2022年全国出生人口956万人,其中二孩占比为38.9%,三孩及以上占比为15.0%。
10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下称《公报》),披露上述数据。由此计算,2022年一孩占比为46.1%。
一孩、三孩占比增多
(资料图片)
相较去年,2022年新生儿中一孩、三孩占比增多。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为41.4%,三孩及以上占比为14.5%。由此计算得2021年出生人口中一孩占比为44.1%。
“对比2021和2022年出生人口的孩次数据可以看出,2022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下降了,说明二孩政策带来的二孩生育堆积基本结束;三孩占比稍有上升,说明三孩政策虽然取得一些效果,但并不显著。”人口学者何亚福分析,从绝对数量来看,2022年出生人口中,无论是一孩、二孩还是多孩,出生人数均比2021年减少了,说明育龄女性数量和生育率同时下降。
8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乔杰在医药创新和科技前沿论坛上表示,中国新生儿人口数量近5年内下滑约40%,2022年全国出生人口共956万人,“预计2023年出生人口数约为700万-800多万。”
乔杰称,现阶段育龄女性生育力堪忧,包括育龄女性数量的进一步减少、不孕不育率提升、不良妊娠高发等。
乔杰的观点引发外界热议。何亚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3年出生人口低于900万很有可能,但低于800万的可能性不大。
人口负增长时代已成现实
据《公报》,2022年全国出生人口956万人。这一年不仅出生人口跌破千万,而且首现负增长。今年1月,国家统计局曾公布:2022年,中国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低于全年1041万的死亡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0.60‰,全国人口141175万人,较上年减少85万人。
除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人口过去几十年来一直处在正增长状态,但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逐渐逼近零增长和负增长,2022年如预期中出现人口负增长并不意外。在人口负增长到来之前,中国出生人口规模已经开始塌陷:从2017年起已持续走低,至2022年跌破1000万,已不及20世纪90年代初期2000多万新生人口的一半。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生育率下降的原因,既有年轻人生育成本的问题,也有文化层面的原因,以及婚恋观念的改变,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等,很多人已经不认为孩子是自己今后养老的唯一或者重要保障。
陆杰华认为,下一步人口发展的思路首先是稳总量。稳总量是很重要的人口发展策略,就是要保证人口总量不能下降太快。
其次是调结构,就是少儿人口、劳动力人口和老年人口要保持一个适当的比例。不能使老年人口上升太快,少儿人口下降太快,也就是要解决少子化和老龄化两个突出问题,从而能为劳动力人口提供支撑。第三是化风险,从长远来看,人口衰减是趋势性的,不仅在中国,其他国家也会面临这种变化。而这种变化有很多风险点,比如少子化、老龄化、劳动力人口红利逐渐缩小等,这些风险都应该通过各种制度安排去延缓,要有风险意识。
最后是促均衡,使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内部均衡,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在世界范围内彰显中国的人口实力。
中国人口负增长的趋势会延续吗?
8月10日,第十六届西普会——中国健康产业(国际)生态大会在海南博鳌开幕。在开幕式上,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以《拐点之后:人口结构变化与产业机会》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原新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人口负增长的趋势还会延续到本世纪七八十年代,积攒了30年的人口负增长能量需要释放。
原新援引相关数据指出,2022年,中国总和生育率为1.2,出生人口比死亡人口少了85万人,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同时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超过78岁。一方面生得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活得越来越长,年龄结构顶端的人越来越多,这是老龄化和人口负增长的根本原因。
在原新看来,中国已经从一个“养小为主”的社会,转变成了“养老为主”的社会,而且养老负担越来越重。到2073年,老年抚养比将达到102,即每100个劳动力对应102个老人。他表示,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负增长是人口发展规律的必然,在挑战中也存在着产业机遇。“人口规模依然巨大给了我们规模上的信心,这也是我们能够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一个基本人口基础。”
(文章来源:海报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