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2023年 中国IPO市场找不到悲观的理由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发布时间:2023-01-06 22:04:38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中国资本市场精彩纷呈的一年,特别是对IPO企业来说,过去的2022年是幸福年。

数据可以佐证这种幸福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IPO日报统计的数据显示,2022年,A股共有423只新股上市,融资额超过5700亿元,虽然比2021年全年的522家新股数量下降近19%,但较2021年的融资额5400多亿元上升超过5%,创出历史新高。

A股除了融资额创新高,对IPO企业来说,还有两大惊喜:毕马威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IPO数量和筹资额前两位均为上交所和深交所。

同样令人瞩目的是,全球前十大IPO有4家为中国企业,分别是中国移动、中国海油、中旅免税、天齐锂业。

看了A股市场的IPO情况,我们再来看看全球同行状况。

毕马威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IPO融资额为1800亿美元,较2021年的4680亿美元下跌幅度超过50%。

也就是说,仅中国大陆市场就占了全球IPO市场一半了!

那么,2022年中外IPO市场为何会出现这种“此消彼涨”、中热外冷的强烈对比?今年中国的IPO市场会不会刹车或者倒退?特别是市场有声音认为,A股指数十年来没有增长,还在进行3000点保卫战,就是因为IPO融资泛滥,大量抽血所致,当前应该暂停新股发行。

我们来看看IPO市场中热外冷的问题。客观来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为了提振经济,度过危机,在各国货币宽松政策的刺激下,2021年全球依然流动性极为宽松,一句话,全球不缺钱;然而,这种情况随着2022年3月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而根本性改变。由于全球流动性收紧严重,资金紧缺,IPO市场因此进入寒冬。和其他国家相反,2022年,中国保持了战略定力,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国内流动性依旧充裕,而全面注册制的持续推进使得越来越多企业加快了IPO的步伐。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美联储加息或许进入尾声阶段,但并不意味着全球的流动性就能增加,毕竟前些年的宽松债总是要还的,通货膨胀依然是西方国家需要面对的巨大压力。

而中国的情况则好得多。去年底,中国实施新的新冠疫情防治政策,与封控政策说再见,国门也将再次打开。这虽然造成新年伊始国内疫情防治吃力,但扛过这波感染高峰之后,国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将轻装上阵。而为了刺激经济发展,无论在消费端还是投资端,中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都将是稳健的,可以预料,流动性也将是合理充裕的。

另外,今年的两会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预期:全面注册制可能实施。推行全面注册制是国家战略,目前科创板和创业板以及北交所都实现了注册制。在经过这些年的探索之后,沪深主板实施注册制的条件也日渐成熟。

所以,从总体上来说,国内的宏观政策环境依然是适合企业积极IPO的。

至于说国内A股的沪深指数没有和某些人期待的那样涨上4000、5000甚至10000点,把“罪因”归为IPO企业数量的大发展,不能说这种观点毫无依据,但至少不够全面。不可否认,IPO会形成一定的“抽血效应”,但笔者认为,这个抽血效应应该有一个前提:A股市场参与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会形成一定跷跷板现象。但问题是,A股真的缺钱吗?

有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居民部门新增存款或超过17万亿元,大幅高于往年水平。实际上,A股之所以指数上不去,与三年疫情造成的不确定性有关,与投资者信心不足有关,与股市的回报率不理想有关。但这种情况正逐步改善。

不可否认,当前A股的IPO问题不少,比如超高市盈率问题,比如造假上市问题,企业财务洗澡上市后业绩变脸问题,等等。但这些问题通过全面注册制的推行落实,将会得到较系统的解决、改善。

据IPO日报统计,2022年上半年个别月份,A股新股破发率超过30%,个别新股上市首日跌幅超20%,投资者弃购频频成为新闻的头条。

但在2022年下半年,新股破发的现象渐渐减少,这正说明投资者的不断成熟。新股破发潮的兴起,是市场对高市盈率说不。而通过造假在科创板造假上市的*ST紫晶、*ST泽达,也将受到处罚。这从侧面说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日渐进入良性循环。

不断完善发展的中国证券市场,我们没有理由不看好,特别是注册制全面推行落实的大背景下,可以预计,今年的IPO至少不会比2022年差。

不过,对于当前近1000家等着A股IPO的企业,应当在有充分信心的前提下保持一份清醒:发行价要更实惠才有竞争力,企业要更具高质量才行,毕竟中国投资者的眼光将变得比以往更挑剔。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关键词:

热议:2023年 中国IPO市场找不到悲观的理由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中国资本市场精彩纷呈的一年,特别是对IPO企业来说,过去的2022年是幸福年。数据可以佐证这种幸福感。据IPO日报...更多

2023-01-06 22:04:38

当前信息: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如何

【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如何看?】在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数月后,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5日对外宣...更多

2023-01-06 21:18:55

2022年前11个月我国服务进出口增长15.6%

1月6日,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我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54046 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5 6%;其中服更多

2023-01-06 21:12:51

焦点热文:2022届高校应届毕业生首破千万:读研比

“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其他灵活就业”等非标准就业占比呈总体上升趋势。近日,多所高校的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密集出炉。...更多

2023-01-06 20:19:10

环球即时:促进老字号消费 扩大汽车消费 商务部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月6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将在促进老字号消费、扩大汽车消费、挖掘节日消费潜力等方面多管齐下...更多

2023-01-06 20:06:48

上海启动春季促进就业行动:积极吸纳农民工参与重

【上海启动春季促进就业行动:积极吸纳农民工参与重点工程建设】近日,为全力应对疫情冲击对企业缺工和劳动者稳岗带来的不利影响,...更多

2023-01-06 18:55:13

全球热讯:多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2023年基建投资

2023年伊始,全国多地纷纷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1月1日,福州市组织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此次参加集中开工活动的有1...更多

2023-01-06 19:05:00

中国信登:2022年12月投向基础产业信托资金大幅增长

1月6日,据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官方消息,中国信登信托登记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份全行业新增完成初始登记信托产品3444笔,环...更多

2023-01-06 18:09:14

焦点讯息:国家能源局:交通领域拟大力推动新能源

【国家能源局:交通领域大力推动新能源、氢燃料电池汽车全面替代传统能源汽车】国家能源局就《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更多

2023-01-06 17:55:54

焦点报道:曾刚:财富管理行业规模将持续增长 未

近日,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参加了深圳召开的“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峰会暨中国投资基金群星峰会”,并作主题为《财...更多

2023-01-06 15: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