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春分一过,后山地区的备耕工作立刻忙了起来。作为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农业局局长,庞学峰频繁入农户、进田头,落实低耗水作物种植计划。“从前主要是‘旱改水’,把旱地改良为水地,提高农业单产。”庞学峰告诉记者,“现在180度大转弯,‘水改旱’,只为保护察汗淖尔湿地。”
还有比这更独特的湿地吗?察汗淖尔――华北地区最大的季节性湿地,蒙古语意为白色的水洼,当地老乡称为“盘子里是水面”。赶上大旱年头,连“盘子里”这点水也保不住,片片盐碱白茫茫,阵阵扬沙灰蒙蒙。历史上,察汗淖尔湿地被称为“漠南盐池”,受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影响,湿地功能下降,导致草原功能退化和次生盐渍化。距离北京直线距离240公里的察汗淖尔一“翻脸”,滚滚沙尘遮天蔽日过京津,把好多人弄了个灰头土脸。
商都县委书记高永斌说,察汗淖尔湿地横跨内蒙古、河北两省区,总面积7359平方公里。其中,内蒙古境内4925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67%,河北省境内2434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33%。在内蒙古,湿地又跨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两盟市。5个旗县里,商都县湿地面积2515平方公里。“作为察汗淖尔湿地面积最大的县域,商都必须扛起保护湿地的主体责任。”
商都县委、县政府认识到,察汗淖尔湿地退化根本原因在水位下降,治理重点在增绿抑尘,恢复出路在调整作物。在选择耐盐碱植物、低耗水作物为湿地“梳妆”之前,商都县先为湿地“健体”: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开展增雨增雪作业18次。开展河道疏浚清淤,有序推进十八顷河、特布乌拉河河道疏浚治理工程,保护河流原生态。加强河道巡护,将5条一级支流全部升级为县级管理河道,常态化开展巡河工作,防止侵占河道,维护河道通畅。持续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及时关闭察汗淖尔湿地周边灌溉机井355眼、流域内1196眼,严控新打取水井,大力推行农业综合水价改革,累计安装智能节水计量设施4476套,最大程度保障湿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质量。按照湿地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原则,推进察汗淖尔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对湿地公园采取53公里网围栏围封。
以水定粮,改变了察汗淖尔湿地周边农业的样子。过去,井房、水泵、喷灌圈成为田园标配,如今,井房已被混凝土封闭、时针喷灌器难寻踪影。过去,玉米青纱帐之外是蔬菜、甜菜的无边绿野,如今,燕麦草、小杂粮、覆膜马铃薯成为当家作物。“重新梳妆后,察汗淖尔湿地周边节水、增效同步改善。”庞学峰算了第一笔账:以甜菜为例,每亩地平均需要130立方米水,最高的地段要用170立方米水。而种植燕麦草,只用天上水搞“雨养”农业,不使用地下水。第二笔账:种植甜菜,亩产3吨左右,按550元一吨计算,毛收入1700元左右。扣除用水等1300元左右的成本,亩效益在400元左右。种植燕麦草,亩产1500斤左右,按每斤0.4元计算,毛收入600元左右。但是成本也下降到300元,亩效益保持在300元左右。加上轮作补贴、“水改旱”补贴,亩效益也达到600元左右。
商都县小海子镇董家村农民李景家的27亩耕地位于察汗淖尔湿地。为保护生态,两年来专门种黍子、燕麦等耐旱作物。“过去我主要种甜菜,用水量大。改种黍子和燕麦,主要靠雨水,每亩地能节省200到230立方米水。”李景说,10亩黍子每亩收获300斤,一斤平均2元。9亩燕麦每亩收获300斤,一斤平均1.8元。再加上“水改旱”政府每亩补贴400元,算下来比种水地时还多挣一些。
3月的草原还未返青,但是记者已经在察汗淖尔湿地核心区――商都察汗淖尔湿地公园见到了许多珍稀植物。“灰绿藜,俗称灰菜,是北方常见的一种耐碱植物。但在盐碱凸斑里,如此顽强的植物也必须经过人工铺沙隔离碱土、单独移栽育苗钵、滴灌浇水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才有成活的可能”。商都县草原工作站站长阴林告诉记者,湿地恢复,首先要选择适地植物。除了灰绿藜,许多乡土植物也先后成为草原工作站的试验对象。最终,马莲、碱蓬、雾冰藜、盐爪爪等植物顽强地扎下了根,在白色的盐碱地里铺展绿色。
恢复植被,调整作物,商都县努力为察汗淖尔湿地提“颜值”。两年来,全县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1700亩、退化林防护修复工程3.7万亩。大幅压减蔬菜、甜菜等高耗水作物20万亩,扩大燕麦、杂粮等低耗水耐旱作物种植24万亩,发展旱作雨养农业100万亩。监测显示,地下水位逐步回升。其中,最高时是2022年第一季度上升89厘米。不怎么发朋友圈的商都县县长杨文辉,近日按捺不住喜悦之情转发了一幅美图:3月6日,内蒙古商都县境内的察汗淖尔湿地公园迎来迁徙的大天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