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曲静怡
6月11日,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碳博会”)开幕,为期4天。首届碳博会以“走向碳中和之路”为主题,聚焦节能低碳技术、产品与成果展示,搭建全产业链各类主体对接、合作、交流的公共平台,推动碳中和相关技术推广应用和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2020年,中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在碳博会开幕式上,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荫凯说,近三年来,中国的“双碳”工作取得良好开局。通过强化政策设计,中国制定了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双碳”实施方案和支持保障措施,构建了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保障体系。加快能源转型步伐,在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区规划建设了大型光伏风电基地,完成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和供热改造超4.8亿千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中国的绿色低碳创新充满活力,绿色低碳产业朝气蓬勃,绿色低碳发展潜力无限。据了解,下一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近期将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能源革命,坚持“先立后破”,有序推进新旧能源转换替代;二是加快重点领域低碳转型,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严把新上项目能耗和碳排放关,引导传统行业改造升级,产品设备更新换代,推进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三是加快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全链条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培育经济增长绿色新动能;四是加快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健全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防控。
据了解,首届碳博会由主题展览、系列论坛和贸易对接活动组成,展览规模10万平方米,国内外近600家知名企业参展,预计超10万人次专业观众参观。开幕式上还集中发布了10个国内外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的绿色低碳企业案例,并发表《上海低碳倡议宣言》(以下简称《倡议》)。值得注意的是,《倡议》提出,将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开幕日——6月11日定为“世界低碳日”。依托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共享低碳发展宝贵经验和智慧,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而共同努力。
在碳博会科学论坛上,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了如何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顺应绿色发展时代潮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杜祥琬表示,以碳达峰碳中和来驱动中国实现技术创新和发展转型,这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必然要求。
杜祥琬认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路径。“我们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同时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杜祥琬说。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黄震看来,除了政策主导、科研驱动外,市场支撑是能源绿色转型的极其重要推动因素。
“碳市场、电力市场、绿色金融市场,这些市场应在能源转型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黄震表示,需要建立并且不断改善碳市场,建议通过碳定额以及碳税来减少绿色溢价。
对于电力市场,黄震认为,应完善中长期电力市场服务机制,更好承担市场在分配能源资源等方面的职责。另外,应更好利用绿色金融市场,从而更好支持能源绿色转型。“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更加科学的设计和决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