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4月28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发布其《2022年年报》(《年报》),当中包括外汇基金的财务报表。《年报》指出,为确保香港保持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香港金管局在金融科技、内地机遇,以及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等策略性重点领域不断开拓市场新界限。此外,金管局亦进一步加强香港本地的金融平台,提供顶尖服务,吸引更多企业落户香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香港金管局首次分开出版了《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旨在让公众更深入了解金管局在加强香港银行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构建绿色金融生态圈,以至如何实践作为负责任投资者及可持续发展机构这几方面的工作策略和重点。
“2022年是迎难而上的一年,尽管面对重重挑战,金管局仍致力保障香港货币与金融稳定,并于主要策略范畴推进多项有利发展的措施,进一步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香港金管局行政总裁余伟文表示。
展望未来,余伟文称,尽管外围环境仍然充满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内地经济重启会为香港以至整个地区重新注入动力。金管局将继续紧守岗位,履行维持香港货币与银行体系稳定的职能,并积极寻求更多有利香港发展的机会,展现及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此外,金管局亦会继续为提升全球气候应变能力及可持续发展出力。
货币及金融体系:坚稳如昔
《年报》指出,联系汇率制度(联汇制度)自1983年实施至今,历经多个经济周期,成功抵御各种各样的外来冲击。2022年则再次见证联汇制度的抗震能力。
香港金管局数据显示,在美国联邦储备局(联储局)大幅收紧货币政策下,弱方兑换保证于2022年5月至11月期间被触发41次,金管局按照既定机制,以有序及具透明度的方式从市场买入合共2421亿港元。其间港元汇率及货币市场继续运作畅顺,反映联汇制度稳健有效。
“这份对联汇制度的信心,来自于建立多年的稳固根基”,余伟文表示。他称,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2022年对外部门报告》中重申,联汇制度的公信力建基于多项因素,包括具高透明度的运作规则、充裕的外汇储备、审慎的财政制度、稳健的金融监管,以及灵活的经济结构。
此外,余伟文指出,我们深信除了稳健的机制外,致力与公众及市场沟通以加深其对联汇制度的了解、进行有效的市场监察,以及就不同情景作出应变计划,均有助巩固各界对联汇制度的信心。我们就联汇制度运作机制推出的社交媒体宣传活动,有助在年内弱方兑换保证多次被触发的情况下,有效维护市场对联汇制度的信心。内部方面,金管局亦善用数据分析技术加强市场监察,让我们能适时回应最新市场形势。
银行体系:有效监管确保运作稳健
银行体系方面,余伟文表示疫情持续3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均有所加剧,例如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温及主要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然而,依靠多年来妥善的风险管理及有效的监管,香港银行体系得以维持稳健,继续发挥支持经济的重要作用。
《年报》显示,年内,尽管面对宏观层面的挑战以及递增的信用风险,香港银行体系仍然维持稳健,资本及流动性均非常充裕。2022年底,本地银行的综合总资本充足比率为20.1%,远高于国际最低要求的8%。2022年第4季,大型银行的流动性覆盖比率稍升至162.3%,亦远高于法定最低要求的100%。鉴于信贷环境面对挑战,银行体系的资产质素略为转差,特定分类贷款比率于2022年底升至1.38%,但有关水平仍属稳健,并低于2000年以来的长期平均水平1.8%。
余伟文表示,过去一年面对的一项主要监管挑战,是在第五波新冠疫情后经济仍充满不确定性之下,确保银行继续为客户提供所需支援的同时,维持稳健的信用风险管理。“预先批核还息不还本”计划进一步展期,并加入自愿性部分本金还款选项,让借款人可以选择开始偿还部分本金,协助客户就最终回复正常还款作好准备。
《年报》指出,因应主要经济体大幅收紧货币政策令市场波动加剧,2022年金管局另一项主要监管工作是加强监察银行的市场及流动性风险承担。金管局深入评估各经济体同步收紧货币政策对银行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就压力测试引入新情景,以评估银行应对长时间流动性压力的韧性。
余伟文透露,金管局将继续采取具前瞻性的措施,促进在多个范畴的有效风险管理。在运作稳健性及网络防卫能力方面,金管局提供指引协助银行制定综合及全面的运作架构,以达致稳健经营,并就银行具体的运作范畴提供详尽监管指引,例如因应云端技术普及而就使用云端运算提供指引。此外,因应数码化加速发展,金管局亦加强了应对“网络钓鱼”骗案和推进消费者及投资者保障的工作。
(来源:香港金融管理局《2022年年报》)
《年报》还提及,除了维持银行体系稳健外,金管局亦致力推动普及金融及提高银行服务的便利性。银行对于金管局就提供基本银行服务的呼吁反应正面,有银行在新发展地区的大型公共屋邨增设分行及自助银行服务设施。受到疫情相关的旅游限制影响,许多香港市民无法使用其内地银行户口。有见及此,金管局与有关各方紧密合作,协助重新启动约50万个内地银行户口,受影响户口持有人无需亲身前往内地办理。
另一个对银行业持续发展具策略重要性的范畴是提升专业能力。《年报》指出,为扩展业务,银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仍然庞大。金管局在其人才发展策略“连接人才与未来”的基础上,在过去一年推出多项措施,协助银行业吸引、培育及挽留人才,集中提升及再培训现有从业员的技能,以及培育年轻一代,以建立可持续的人才库。
金融科技:
五大范畴均取得显著进展
金融科技方面,《年报》指出,继2021年6月公布“金融科技2025”策略后,2022年金管局在五大范畴均取得显著进展。
全面推展银行数码化方面,《年报》显示,根据金融科技应用评估的结果,香港银行业在不同业务领域广泛采用金融科技,而且所采用的科技类别持续增加。金管局自2017年以来逐步推广及支持数码化的工作获银行积极回应,并持续取得成果,成续令人鼓舞。余伟文表示,金管局将继续与业界紧密合作,根据评估的结果,进一步推动金融科技在特定银行业务领域的应用及促进个别科技类别的发展。
央行数码货币方面,《年报》显示,金管局主导的“多种央行数码货币跨境网络(mBridge)”项目进入试行阶段,并成为全球其中一个率先为企业跨境交易进行真实结算的央行数码货币项目。在零售层面,数字人(行情835670,诊股)民币跨境使用的技术测试已进入第二阶段,主要测试通过“转数快”为数字人民币钱包增值。
数码港元方面,金管局将采取三轨道方式为将来可能发行数码港元作好准备,并推出第二轨道先导计划,邀请业界深入研究数码港元可行的应用场景。
此外,金管局于2022年10月推出的“商业数据通”,以数据拥有人授权为本,共享数据基建。《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商业数据通”已促成超过1000宗中小企贷款,总额逾19亿港元。
余伟文总结道,我们在拥抱金融创新和它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亦需明白有必要监察及处理好相关发展可能带来的风险。他表示,我们正密切注视虚拟资产领域的发展,并参与相关监管事宜的国际讨论。他透露,经考虑公众咨询收集到的意见及相关国际标准后,金管局将采纳“相同风险,相同监管”的方式制定稳定币的监管制度及界定其监管范围。
内地机遇: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内地机遇方面,《年报》指出,过去一年,金管局在持续发展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首先,中国人民银行(人民银行)与金管局之间的货币互换协议于7月优化为常备安排,协议的规模亦有所扩大,令香港有别于其他地区,无需续签有关协议,并拥有全球最大的货币互换规模。余伟文指出,此举令香港作为人民币枢纽的地位更为稳固,亦有利市场活动及产品的发展。在这基础上,金管局亦同步优化了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为市场流动性提供进一步支援,让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全面的产品及服务。
《年报》表示,金管局2022年亦进一步优化了与内地的各项互联互通机制,以促进在香港开发更多元化的人民币计价产品。于2022年7月宣布推出的“互换通”,将香港与内地之间的金融合作扩大至衍生工具市场中的利率互换市场。“互换通”的推出将与“债券通”产生协同效应,便利国际投资者管理其内地债券投资的利率风险。此项举措亦将巩固香港作为风险管理中心的地位。
此外,《年报》还指出,其他互联互通机制亦继续顺利推展,并广受市场欢迎。余伟文透露,未来将陆续推出多项优化措施,包括扩大“跨境理财通”的合资格产品范围。
金融基建方面,金管局制定了提升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的计划,项目横跨数年,旨在将该系统发展成为亚洲主要的国际中央证券讬管机构,从而更有效地支持内地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
香港作为主要离岸人民币中心,2022年在银行存款、贸易结算、支付及离岸发债等人民币业务均继续录得显著增长。《年报》数据显示,国际结算银行2022年进行的三年一度外汇及衍生工具市场成交额调查再次确认香港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外汇及利率衍生工具市场,其中人民币外汇交易日均成交量较3年前调查时增长了78%。
全面提升香港作为金融平台整体竞争力
金管局一直致力于努力提升香港整体金融平台的竞争力。
《年报》显示,为加强香港作为区内家族办公室业务枢纽的吸引力,金管局与其他政府部门及金融业界合作,缔造有利家族办公室落户香港营运的环境,其中包括去年提交的法例修订,为在港营运的家族办公室提供税务宽减安排。
债券市场开发方面,金管局于2022年5月首次安排发行了历年最长年期的港元政府债券——20年期港元政府债券,并于2023年2月协助香港特区政府发行了全球首批代币化政府绿色债券,在债券市场充分发挥分布式分类帐技术的潜力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此外,内地的地方政府发债体亦开始参与香港本地的债券市场。《年报》显示,深圳市人民政府及海南省人民政府分别于2021及2022年在香港发行首批离岸人民币债券,当中包括蓝色债券、绿色债券及可持续债券,令香港市场的人民币金融产品更趋丰富多元。
外汇基金:审慎投资力求长期增长
余伟文表示,2022年的投资环境异常动荡,更是近半世纪以来唯一一次债券、股票及主要非美元货币汇兑同时录得负回报的一年。尽管外汇基金未能避免损失,全年录得投资亏损4.5%,但相比主要市场指数及多元资产基金的表现,外汇基金的亏损幅度相对温和。这反映外汇基金的多元化长期资产配置,以及因应外围最新局势变化作出的防御性部署及战略性调整,有效减低市场风暴的影响。
另一方面,余伟文透露,“长期增长组合”自2009年开展投资以来直至2022年底的内部回报率年率为12.6%。
余伟文预测,2023年的环球投资环境将很大机会受到主要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路向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众多不明朗因素影响。他表示,就此,金管局将一如既往,恪守“保本先行,长期增值”的原则,审慎管理外汇基金,并保持灵活性,以应对复杂的投资环境。此外,金管局亦会加紧将ESG因素融入投资管理程序,推动“投资组合”于2050年或之前达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
(来源:香港金融管理局《2022年年报》)
可持续发展:全力以赴
达致2050年或之前净零排放目标
余伟文在今年首次分开出版的《报告》中表示,金管局已投入大量工作推动香港的气候目标,并为提升全球气候应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出力。
加强银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方面,《报告》称,在2022年,金管局制定了两年计划,将气候风险因素纳入监管程序内,并研究如何利用科技的力量协助银行评估实体风险的影响。随着银行推出越来越多的绿色及可持续产品,金管局亦与业界分享了有关如何妥善管理这些产品的良好做法,以促进银行加强其气候风险管理的能力。
此外,《年报》指出,金管局积极参与各项有关应对气候风险和推动可持续金融发展的合作计划。本地方面,金管局正透过“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跨机构督导小组”(督导小组)与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合作制定本地绿色分类框架。余伟文表示,框架将增加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并使绿色金融政策更趋一致。此外,在国际层面,金管局正积极参与多个不同的国际组织,协助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及评估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巩固香港作为区内绿色和可持续金融枢纽的地位方面,《报告》指出,2022年,香港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务发行金额继续录得强劲增长,增幅达42%,总发行金额增至805亿美元,是亚洲区安排国际绿色及可持续债券发行最具规模的中心。
余伟文分析道,香港绿色债券市场得以蓬勃发展,部分亦归因于特区政府绿色债券计划。金管局自2019年起协助政府发行总值近160亿美元的绿色债券,募集所得的资金被分配至40多个绿色政府项目,包括绿色建筑、废物管理与资源回收、能源效益及节约能源等。
《报告》显示,金管局协助政府在两个方面取得“第一”,包括于2022年5月协助政府发行首批共值200亿港元的政府绿色零售债券,为当时全球发行额最大的绿色零售债券。另外,金管局亦协助政府于2023年2月发行首批代币化绿色债券。这是全球首批由政府发行的代币化绿色债券,而是次发行亦标志着金管局成功结合在债券市场、绿色和可持续金融以及金融科技方面的优势,具有里程碑意义。
负责任投资方面,《报告》显示,2022年,金管局定下了外汇基金投资组合在2050年达致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与此同时,金管局亦优化了风险管理工作,以提高外汇基金的气候应变能力及经风险调整长期收益。
此外,为充分把握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机遇,金管局致力推动外汇基金的可持续投资,搜罗有助支持气候转型和缓减气候变化的投资机会,以提高投资组合的长期回报。
《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底,外汇基金股票组合的加权平均碳密度较2017年的水平下降了43%。事实上,外汇基金对高含碳量资产的风险承担持续较整体市场低。《报告》称,未来金管局将透过不断加强ESG因素融入投资管理过程、主动行使资产拥有权、持续与各持份者合作,并聚焦于投资组合的减碳及转型,以继续迈向净零排放的目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