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刘国强:明年货币政策力度不能小于今年

来源:证券时报网  发布时间:2022-12-17 17:58:29 

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12月17日出席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2022-2023经济年会”活动时表示,总的看,明年经济还会面临许多挑战,但肯定会比今年好,“非常的肯定”。明年的货币政策要坚持“总量要够,结构要准”。明年货币政策的力度不能小于今年,“总量要够”既包括更好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也包括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资金价格维持合理弹性、不大起大落。

“结构要准”就是要持续加大对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要继续落实好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效果好的可以酌情加力,对一些具有明确阶段性要求的政策,要及时评估,可以按时有序退出,也可以根据需要延长,而且让别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接续。


(资料图片)

明年货币政策力度不能小于今年需要的话还能加力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

刘国强对此表示,近几年,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稳”成为最重要、最具挑战性的目标。针对这种情况,中央提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政策基调,要求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2020年以来,人民银行累计实施了7次降准,金融机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0.4%调整为现在的7.8%,共释放长期流动性约5万亿元。2020年到2022年三年累计新增贷款预计超过60万亿元,今年可能会达到21万亿元。2022年前11月,企业平均贷款利率为4.2%,较2019年全年下降了110个基点,处于有统计以来的最低点。总量政策的力度是巨大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是有力的。

同时,近年来人民银行创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超过10个,有力支持了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发展,保住了大量市场主体。刘国强强调,这些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特殊时期特事特办的必然选择。结构性货币政策虽然政策性较强,但也非常注意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最后一公里”是完全市场化的,包括资金贷给哪些企业、贷多少规模等,都是由银行和市场主体自主协商决定的。

谈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货币政策部署安排的理解,刘国强概括为“总量要够,结构要准”。他表示,总量要够就是货币政策的力度不能小于今年。需要的话,还要进一步加力,除非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超出预期(这也是有可能的),到时候中央还会适时做出部署。

“总量要够也是可以做到的。”刘国强称,当前我国仍然是少数保持正常货币政策的国家之一,货币政策的工具仍然比较充足,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都有空间,流动性管理的手段和经验都比较丰富。“总量要够”既包括更好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也包括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资金价格维持合理弹性、不大起大落。

房地产是支柱产业

刘国强也对货币金融政策需要支持的重点领域发表最新看法。他表示,从当前情况看,一些需要进一步支持的领域是比较明显的。比如,房地产当前既是重点领域,也是薄弱环节,理应加大金融支持。房地产对居民生活和财产、宏观经济循环和产业链稳定、财政和金融市场的影响都不是别的产业可以比肩的。

“房地产就是支柱产业,支柱不能大幅度摆动,非保持总体稳定不可。”刘国强称,“房住不炒”的定位不能偏离,要以惠民生为落脚点,以稳市场主体为重要抓手,优化金融监管制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在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支持方面,刘国强称,科技创新是高投入行业,也是高风险领域,必须充分发挥各类资本的作用,这是我国实践和科技领先国家实践的基本经验。所以,我们既要规范资本市场,规范资本运作,也要多开一些“绿灯”,不能忘记规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发展质量,不是不发展。

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按我的理解,可以口语化的表述为,保持警觉,完善制度。”刘国强称。

具体来说,保持警觉,就是要充分认识到金融是有经营风险的,是全周期的行业,自带风险基因,而且贪婪逐利的人性弱点在金融领域最为明显。同时,经济周期波动、产业结构调整等客观因素也会在金融领域形成风险,并放大风险。而且金融风险又具有隐蔽性、颠覆性,因此,必须保持高度警觉,做到“时时放心不下”。

“近几年,金融风险整体保持收敛,金融乱象得到明显遏制,许多风险机构得到有效处置。但也要看到,旧的风险没有断根,新的风险还在积累,经济下行导致的水落石出风险、房地产风险、地方债风险、市场异常波动风险、外部冲击等风险都不容忽视,而且这些风险的关联性日益突出。同时,一些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失效,一些机构腐败问题突出,都会带来金融风险。”刘国强称。

完善制度,就是要加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体制机制,提高风险应对能力。这几年,防控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弥补了许多制度短板,但是捂盖子、富贵险中求的现象目前还不少,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一事一议而不是依靠机制性安排。统筹一事一议进行处置的比例过高,处置责任仍然有待进一步明确,处置的资源仍然需要进一步充实。

刘国强透露,金融稳定法目前已进入人大的立法程序,预计明年有望出台,这将明显提高重大风险防控能力,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发挥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国际经济

央行刘国强:明年货币政策力度不能小于今年

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12月17日出席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2022-2023经济年会”活动时表示,总的看,明年经济还会面临许多挑...更多

2022-12-17 17:58:29

即时看!沃森生物:您的建议已收悉。公司在研新冠

沃森生物(300142)12月16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更多

2022-12-17 16:56:55

每日聚焦:20家机构抢筹面板龙头百亿定增!一众明

面板龙头TCL科技的百亿定增落下帷幕。更多

2022-12-17 17:06:16

央行研究局王信:从中长期看经济有序低碳转型可促

12月17日,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财经》年会上表示,绿色低碳转型对经济的短期、中长期影响不同。短期内,绿色投资增量不一定...更多

2022-12-17 17:03:14

天天通讯!聚焦IPO | 华平智控“一言堂”弊病凸

华平智控100%的表决权高度集中在实控人一人手中,这让人担忧其可能存在“一股独大”的风险。此外,经营中存在的关联关系、同业竞争...更多

2022-12-17 15:58:58

全球速讯:迦南科技董秘回复:公司业务板块包含智

迦南科技(300412)12月17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更多

2022-12-17 16:02:53

焦点简讯:韩文秀:我国三年有效应对全球五波疫情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副主任韩文秀今天在2022—2023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三年来,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更多

2022-12-17 16:16:19

*ST计通董秘回复:截至2022年12月9日,公司股东户

*ST计通(300330)12月17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更多

2022-12-17 15:15:07

每日热讯!北上资金开始“囤药”!4.53亿元加仓华

本周,北上资金先抑后扬,合计净买入56 65亿元,连续第6周加仓A股。分市场看,加仓重点仍在深市,深股通获得52 96亿元净买入,沪...更多

2022-12-17 15:15:13

环球热头条丨特斯拉(TSLA.US)股价腰斩 分析师和

特斯拉(TSLA US)股价近期继续下跌,截至周五收盘,该股跌4 72%,报150 23美元,年内跌幅达57%。值得注意的是,本周分析师和知名股东对特斯拉CE更多

2022-12-17 14: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