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涉县坚决贯彻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精神,将营商环境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命脉,围绕“三个坚持”下苦功、出实招,不断提高服务效能,努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力。
坚持高位谋划建机制,打好顶层设计“组合拳”。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为统筹推进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及时调整涉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和职责分工,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13名相关县级领导任副组长,下设综合协调、政企沟通、帮办服务等7个工作组共同推进,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二是组建工作专班。围绕“市场、政务、金融、法治、信用”五大环境,由分管县级领导牵头,组建工作专班,制定总体思路、目标任务、举措措施,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抓整治、促提升,找差距、补短板,集中攻坚,确保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三是完善政策支持。先后3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集体研究,召集35个县政府主要部门起草《关于进一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拿出优化营商环境“硬核”措施,并逐项分解、明确责任,定期调度、强力推进。
坚持创新机制优服务,增强投资项目“获得感”。一是创新项目审批机制。推行投资项目“四个一”机制,即对招商引资项目,推行一个项目“1个会商专班、1名服务专员、1次综合测绘、1日完成环评批复”工作机制,实现项目在土地出让手续办理启动之日,并联办理立项、施工许可等手续,1个工作日内“拿地即开工”;将企业取得环评批复时间由7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二是加大项目奖补力度。在落实省市奖补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县级财政奖补力度。探索上市奖补“关口前移”模式,对符合条件的上市企业给予200-300万元补助;对新增规上工业企业、规上服务业企业每家奖励5万元,新增限上企业每家奖励3万元,“小升规”企业每家奖励2万元。同时,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助企行动,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配套资金支持。三是实施企业纳税奖励。对县域内纳税企业,由财政部门按规定比率予以扶持,采用超额累进办法,以上年度企业缴纳各类税收总额为基数抵扣后,超出金额分段分比例计算奖励资金;当年新增缴纳税收的企业,按规模分配比例计算奖励资金。四是开展企业人文关怀。对新投资建厂的企业,提供一次上门义诊和免费职工体检服务。提供足额学位满足企业家和企业职工子女入学需求,同本县户籍学生享受同等待遇。科学调整公交班线,根据企业需求开通公交专线。
坚持创优环境促招商,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一是做优招商基地平台。以推进经济开发区能级提升为契机,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原则,实施双创基地和研发中心项目、小微企业基地项目,新增标准化厂房共计16.5万平方米,为企业降成本、减流程,确保项目拎包入驻、即投即产。二是促进企业诚信建设。推进信用信息归集和共享常态化,加快完成企业综合信用评价,为企业发展做好基础数据平台。积极推行“信易批”,全量归集信用数据,实现了各部门归集信息动态化、常态化、及时化。先后开展三次信用修复培训,共培训企业30家,促进政企共建诚信氛围。三是切实转变执法理念。秉持“执法+服务”理念,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三不罚”原则,对存在轻微违法行为的市场主体,开展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实行告知承诺制,执行“轻微不罚、首违免罚、非主观故意不罚”,减少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四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在政府网站开设优化营商环境专栏,公开投诉举报电话,拓宽社会监督渠道,确保企业和市场主体的各类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今年共收到群众投诉问题8件,均已妥善处置到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