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周蕊
办喜事倡导文明、健康、节俭、安全;办丧事摒弃陈规陋习,营造移风易俗的氛围。上海嘉定区新的村规民约,正成为居民日常生活“准则”。
(相关资料图)
一过完年,上海嘉定区徐行镇小庙村村民李师傅来到村里的小庙餐厅,预订了30桌婚宴。“这两年我们村里一般都是这个规模,感觉又热闹又温馨。”他说。
记者了解,随着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地很多年轻人都愿意回乡办婚礼,为倡导文明新风尚,村里在2021年11月专门成立了村干部、村民组长和志愿者组成的自治组织红白理事会,让基层党员、乡贤、先进模范们带头,倡导移风易俗。
“开始,大家还有些攀比心理,生怕‘没面子’,希望婚宴办五六十桌。经过宣传引导后,现在村里大操大办的现象几乎没有了。”小庙村红白理事会秘书长李峰说,理事会不仅制定了红白事简办标准,全程监督婚丧办事流程,还主动为村民提供安心安全、让利于民的操办服务,村民办宴席的费用只需同样水平酒店花费的四成,受到村民欢迎。
记者翻看村里的婚宴预订本,看到小庙餐厅几乎每个周末都已订满。
据了解,小庙餐厅的厨师、帮工要通过徐行镇统一组织的培训考核后获得上岗证,还要每年按时进行健康检查;理事会每月会将菜单、桌数、厨师上岗证、健康证等信息报备市场监管所,接受抽查;选择菜品时,厨师会建议居民选择价位合理的菜品,控制菜量大小,建议居民尽可能不使用奢靡的烟酒;餐厅还为居民提供免费的打包盒、打包袋,倡导光盘行动……一条条硬规定和软措施,让小庙村成为移风易俗、反对浪费的文明标兵。
徐行镇党委委员苏彪说,倡导文明新风尚,制度化的运行与多元立体的宣传方式同样重要。在徐行镇,在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被写入不少村的村规民约,办事前红白理事会提前介入,制度化推进移风易俗。与此同时,从村里随处可见的移风易俗宣传墙绘、宣传板、易拉宝,到深入村组的“徐行镇客堂汇”百姓宣传团和“云”上的“徐行之声”公众号等,立体化打造宣传文明风尚的矩阵,“我们还计划在乡音戏曲沙龙团队送戏下乡演出中融入移风易俗的剧情,潜移默化地对村民进行移风易俗教育”。
在嘉定区外冈镇,红白事移风易俗也有不少创新的做法。镇里移风易俗的主力是“老大人”们,“老大人”是嘉定农村对长者的尊称,由在村、居民中享有较高威信的长者以身作则,主动带头倡导红白事新风尚。
“移风易俗,要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也要在关键时点上‘一锤定音’,发挥榜样的作用。”外冈镇“老大人”戴建明说,近年来,嘉定农村婚宴从上一代的“连吃三天”,逐步变成了“吃一天”,从“男方办完、女方办”变成“合办”,从场场大桌变成“中午小桌、晚上大桌”,婚宴新风尚逐步形成。
戴建明说,在红白事的操办过程中,老一辈人的意见尤为重要,抓住“少数关键人”,移风易俗的效果更明显。他介绍,自己作为娘舅,在外甥的婚宴操办过程中主动倡导压缩亲友邀请规模,简化菜品选择,8桌草坪婚礼办得非常温馨,也为周围居民树立了文明新榜样。
嘉定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嘉定区正在多措并举,推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文明餐桌、光盘行动、反对餐饮浪费等相关工作,还聚焦农旅企业、农家乐餐厅等,鼓励企业推出“小份菜”,引导消费者“适量点”,倡导光盘行动,打包剩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