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指工业企业用于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方面的具体活动。包括用于企业研究与发展课题活动的直接支出,以及间接用于研究与发展活动的一切支出。近年来,我国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应运而生,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
(资料图片)
中国科技部门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初步形成了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为核心的协同创新格局。与此同时,包括天津、山东、江苏等6省市的纵向沿海"创新带"和四川、重庆、湖北等横向长江"创新带"的"T"字型布局日渐成型。
2023年中国科技创新行业市场全景调研
现如今,我国金融科技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与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为新形势下的金融科技创新厘清了重点与方向。工信部发布了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目前,工信部已累计培育“小巨人”企业8997家,848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覆盖医药、汽车制造等多个行业。
从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科学技术以其基础性、先导性和强渗透性,已成为大国国力竞争的关键性因素。
从科技创新行业区域分布来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5370家集中在东部地区,占比约60%;2068家分布在中部地区,占比约23%;1167家分布在西部地区,占比约13%;392家分布在东北地区,占比约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全国分布与工业增加值全国分布基本保持一致。
当前世界科技创新格局呈现美、亚、欧三分天下的局面,欧洲、北美、东亚三大区域占全球研发支出比例近95%。近年来,创新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日益凸显,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显著上升,世界创新核心区也呈现东移趋势。亚洲创新地位迅速提升,清华大学联合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发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1)中,全球领先的50个国际科创中心,有23个在亚洲,有9个在中国。亚洲成为全球高端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转移的重要目的地,特别是东亚成为全球研发和创新密集区。
据中研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科技创新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预测报告》显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发展之路,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纵观当今世界创新型国家,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科技自主创新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主导战略,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大约都在70%以上,对外技术的依存度都在30%以下(我国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达50%以上)。
因此,科技自主创新方能体现出国家的创新能力,只有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全民创新潜在生产规模非常大,只要中国进入某个领域,产业链集群的规模化优势就可以爆发出来,即使在劳动力成本更高、税率更高的条件下都可以杀出更有市场竞争力的价格。
当下,中国迈向科技强国产业的战略机遇期,科技投资、创业是大势所趋。但众所周知,从事硬科技行业的向来是苦行僧,作为一家“技术资本”,国科嘉和希望为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体系性的工作机制,通过常态化对接大院大所,建立可转化的科技成果库,借助资本的力量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数据上看,国科嘉和目前将70%的子弹投在硬科技赛道上,25%-30%的子弹投在生命科学领域。未来三年到五年,半导体、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数字化、国防军工、商业航天、能源安全、双碳、新能源、创新药、医疗器械与耗材都将是很好的投资切入点。
更多消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科技创新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预测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