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区域跨越式发展,关键在科技创新。合肥市庐阳区作为合肥中心城区,近年来依托大科学装置集中区、能源研究院等原始创新载体,充分发挥区域商贸服务、教育医疗、历史文化、生态资源等区位优势,找准产业发展新“赛道”——都市科创,下非常之功推进科技创新“栽树工程”,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让“科创回归都市”的品牌更响,科技创新、城市更新、产业焕新“三新联动”的脚步更实。
在庐阳区委科创委的全程指导、统筹调度下,去年9月,庐阳区举办“都市与科创”研讨会,专家、企业家等现场头脑风暴、献计献策,庐阳都市科创版图呼之欲出。一纲举而万目张,经反复推敲打磨,近日,《庐阳区“都市科创”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为庐阳推进“全域科创”、构建“一城三园”都市科创空间吹响“冲锋号”,让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变成持续深耕科创的奋进之年。
“一城三园”强筋壮骨 科创星火正待燎原
(相关资料图)
农历新年伊始,位于合肥庐阳经开区的安徽大恒能源智慧光伏园区智能光伏组件生产制造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4条生产线全线开工,仅需19秒,一块组件就“出生”了。该公司每天可生产10000余块全面屏组件,海外订单火爆,一直处于满产状态,订单已排产到2023年4月份。”该公司副总经理周杨表示。在创新动力的加持下,公司全球首创一体化光伏系统SolarUnit及光储系统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和TOPCon光伏组件智造基地项目正在规划建设中,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企业有望成为庐阳区首个“百亿企业”。
新出炉的《方案》提出,庐阳区将统筹规划“一城三园”空间布局。“一城”:包含科学岛及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等周边地域的“合肥未来大科学城”;“三园”:位于环城公园内庐阳主城区范围的“环城科创园”,位于四里河片区黄金地段、毗邻科学岛、南邻淝河湾的“董铺湖高科技成果转化园”,位于庐阳北部中心区域的“庐阳高新技术产业园”。
大恒能源所在的“庐阳高新技术产业园”,是“一城三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园区跟踪服务、保驾护航,企业狠抓研发、赶制订单的场景频频涌现,折射出政府不遗余力培厚科技创新沃基、企业马不停蹄深耕技术研发的区域发展底色。未来,庐阳将竞逐优势赛道,以“一城三园”承载源头创新、成果转化、科创产业全要素服务及产业发展等综合性功能,贯通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充分融入“科大硅谷”片区规划建设,主动对接大学大院大所,吸引更多科技成果在庐交易转化应用。
“八项举措”提纲挈领 催生科创“最大增量”
坐落在董铺水库北岸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闪耀最美科研圣地,“安徽第一路”长江中路上的“科创大街”加速汇聚创新要素,“红专1号”科创驿站高效服务入驻企业,IE果园孵化空间亮相“全国双创周”,“科创加工厂”、安徽科技大市场庐阳市场设立,董铺湖风投创投街区揭牌亮相……踩着科技创新的鼓点,庐阳区正全域布局创新载体,加速构建起从研发、小试、中试到商品化、产业化的科创生态体系。2022年,全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企业新增 4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业净增 103 家、增长 6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连续 15 个月居四城区第一。
《方案》明确,将强化未来大科学城创新引擎效应。全力服务保障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深化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院所高校常态化沟通,促进科技成果“三就地”,做好科普产业培育,做实“科学普及岛”项目。
——深入实施环城科创园项目建设。整合环城内商务楼宇资源,建设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鼓励科技赋能文旅、消费、商业、金融等场景应用,培育科技服务类产业,为创新创业人群提供优质工作生活环境。
——全力推动董铺湖高科技成果转化园建设。推进中试研发平台建设,承接大科学装置集中区以及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打造高科技项目集聚的国际科创社区。
——持续加速庐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盘活低效用地,发展新能源、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精密光学、大健康等产业,加强高科技企业招引与培育,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形成重点产业链生态圈。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制定出台配套科创产业政策,继续实施高成长企业培育行动,发挥安徽科技大市场庐阳市场平台作用。
——加大创新创业人才扶持力度。完善创新创业人才支持政策,高标准建设“创业安徽大厦”“庐阳人才港”,全力做好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服务保障,为创新创业人才营造良好环境。
——加强科创企业“双招双引”力度。大力开展对优质科技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服务业、高层次人才团队等科创资源的招引工作,对优质项目给予孵化载体、基金投资、人才团队政策等支持。
——充分发挥金融资本和区属平台作用。推动金融、科技和产业良性循环,构建广渠道、多层次、可持续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完善覆盖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到成熟期的基金投资链条,发挥省级金融总部集聚区优势,促进金融科技、消费金融等新兴金融持牌机构聚集发展。
下一步,庐阳区将深入实施“都市科创”行动,强化“一城”科创牵引作用,加速推进“三园”建设,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通道,构建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区域创新体系,持续引培一批战略性创新平台、科研机构、重大科研项目、科技型企业、产业链龙头企业,努力打造原始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强劲、高端科技创新人才汇聚、各类科技创新要素汇集、成果交易转化应用高效、新兴产业集聚的都市科创新高地。(王凯)
关键词: 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