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注定是中国经济的大考,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将跑出一个‘加速度’。”
9月28日,“新空间·新动能——凤凰湾区财经论坛2023”在深圳、香港同时举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在预测四季度经济走向时表示,这场“大考”的结果将使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资料图片)
据悉,本次论坛聚集了来自香港和深圳近60位政商学界嘉宾,触探湾区发展的核心问题,协商共话中国经济的发展新动能。
如何强化香港、深圳竞争力,共建湾区新势能?
“大湾区是国家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人口超过8600万,生产总值超过1.9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第十大经济体,处处充满机遇,发展潜力巨大。”9月27日,论坛首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为论坛做开幕演讲时表示,今年3月以来,香港已经在金融领域的国际化上推出诸多举措,这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助力国家金融市场有序开放,另一方面也为香港金融市场和服务开拓新空间。
李家超还强调了股票市场的蓬勃发展,对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国际竞争力有重要作用。他指出,特区政府已成立“促进股票市场流动性专责小组”,深入研究提升香港股市流动性的方法。
对于如何发挥深圳在湾区建设中的新动能?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守睿分享了一个重要数据:“近三年深圳累计在港发行1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深港通’截至去年底累计交易金额58.8万亿元,跨境人民币收付规模突破3.25万亿元。”
王守睿表示,深圳是我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城市,营商环境好,民营经济发达,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和香港两地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合作潜力巨大,深圳将充分吸收本次论坛成果,发挥大湾区联通世界的优势和香港超级联系人作用,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新动能,联手香港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极点,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专家称未来经济增长动能,源于三大产业
站在第四季度的时间节点上,魏建国对今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认为全年完成预计的5%左右目标没有问题——这场“大考”的结果,不仅是中国经济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更是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魏建国引用数据佐证自己的判断:“消费数据可以作为很好的观察视角,今年十一长假的系列数据将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也是一个重大的消费转折点。目前10月1日当天的火车票已售出2287万张,票数爬到了历史最高点;民航方面,预计将有2100万人乘飞机出行;武汉、长沙等城市预约的房间数已经超过了2019年的3倍。”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能是什么?
“第一是服务业,第二是城镇化,第三是制造业。”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副校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在致辞中表示,前40年我们的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能够发挥我们的劳动力资源优势,而下一步制造业发展要依靠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海闻表示,制造业到了兼并重组的阶段,这是产业创新的基础。在科技发展迅速的情况下,由于固定投入越来越大,研发成本越来越高,规模经济的出现就很有必要了,我国制造业也将逐渐过渡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未来选择投资还是储蓄?
“大家今年炒股挣得多还是亏得多?”“未来是多投资还是多储蓄?”
大河财立方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主持人抛出的这一话题引起了现场观众的热议。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回答的一句“挣钱最重要”,更是带动了现场互动。
付鹏表示,国内的利率水平低,实际上反映出现在的实际回报情况不是特别乐观,“全面注册制应该有严格的惩罚机制,否则市场只奖励融资、不奖励投资,所有人只把股市当成一个融资的便捷通道。”
对于如何振兴股市,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给出了另一则建议:应该把资本市场办成一个投资人的市场,并考核深交所、上交所和北交所三个交易所谁更能给投资人带来财富效应。
“现在股市是牛市还是熊市?”“都不是,是狗市。”
“‘狗市’这个词来自国外,股市就像狗,总是围着主人打转。这里面主人就是上市公司,只有主人出门登山,狗才能跟着走高。”原国家房改课题组组长、中房集团原董事长、汇力基金董事长孟晓苏在致辞中解释到,引用这一例子是想表达,如果现在不解决楼市问题,股市也很难起来。
孟晓苏提出股市“三台阶”理论:楼市恢复正常、市场恢复活跃,上市公司业绩好了,股市才能迎来牛市。此外他建议,由中央财政拿出部分资金来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
“政府当前首要职责就是发展保障房,托好政策的底。”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表示,这种保障房不是指以前说的经济适用房,而且指公租房、长租房和共有产权房。其中,长租房比较适合大学毕业生租住,而共有产权房则相对能满足年轻白领和家庭住有所居的需求。
对于当前各地推出的“认房不认贷”和首套房贷款利率下调等政策,贾康建议地方政府在落地政策时,应多考虑如何优化当地的政策组合。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