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中午,陈女士接到一通自称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电话,以“征信修复”名义,“指导”陈女士从银行及支付宝、爱奇艺、58同城App等多种渠道共贷款约20万元,并转到了不明银行账号。
电信诈骗并不罕见,但让陈女士及其家人惊讶的是,骗子们不仅熟练运用各类互联网产品,甚至能利用“国家反诈中心”App来进行诈骗。
据陈女士家人描述,诈骗方最初用“授权协助警察调查”为由,引导陈女士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下称“反诈App”),并利用反诈App内的“身份核实”功能,向陈女士号码发送了需要身份证及人脸识别验证的核实请求,假称这是警察发起的验证。
【资料图】
而事实上,反诈App的“身份核实”功能普通用户也能使用,作用是验证其他手机号拥有者的真实身份。这项原本被设计为验证潜在诈骗方身份的功能,现在被诈骗分子反向利用,用以增强其“调查”说法的真实性。
接着骗子以指导操作为由,引导陈女士下载了一个名为“瞩目国际版”的在线会议App,此后又让陈女士注册了新的QQ账号并打开群聊语音,一切沟通均在线上语音进行。直到傍晚陈女士接到反诈警察的来电时她才意识到,此前反诈中心已经多次致电,但云会议让来电通知仅显示在手机屏上方角落,加上诈骗分子强硬的语气引导,让她一直未发现来电。
“这些(云会议软件)的优先级比电话高,他们利用这个特点,即使有电话进来也不会整屏显示。”陈女士家人对界面新闻说。
诈骗方还用“把钱转到官方账户上,帮你修复征信”的借口,发来多张不同账号的“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抬头银行信息截图,并诱导陈女士在多个互联网平台进行借款并转账,包括支付宝花呗、爱奇艺、58同城及转转App.这些平台提供小额消费贷款服务,只需通过简单的身份证绑定、人脸识别及信息填写,几分钟内就完成了贷款申请,“基本秒批”,每个平台额度在3-5万元,而陈女士自身月薪仅4000元。各平台放款时间在30-40分钟。
用小金额、多批次的方法,诈骗者诱导陈女士先后借款5次,4次成功(其中1次被家人发现阻止),共计约20万元。陈女士也在诈骗方催促下,分批将刚到手的借款打入所谓的“安全”账户。
目前,陈女士已在广州市番禺区报警并立案。
报警后,陈女士仍面临着每月2万多元的本金与利息还款额,分期年化利率在15%-20%。她尝试联系借贷方协商计息及还款时间,平台客服表示没有协商方案,建议将欠款一次性结清,否则将持续计算利息,并且拒绝由律师代沟通。
“诈骗人找了一些审核门槛非常低,没有放款冷静期的平台,也不考虑借款人的偿还能力。我们是想协商一个合理的期限和利息,家人尽量帮忙偿还。”陈女士表示。但对于这些请求,平台方并未予以支持。
对此,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夏海龙律师表示,用户获得贷款和被骗是两个独立的行为。用户通过向平台提供真实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码并进行人脸识别验证获取贷款这个过程,与平台缔结了借贷法律关系,这个过程本身是合法有效的。用户获得贷款后无论是消费还是转账给第三人,其实跟平台就没有关系了。用户依然需要按照借贷合同约定履行还款义务,至于是否可以推迟还款或停息,也取决于平台是否同意。
在近些年的多次整改后,非法网贷平台已经难有生存空间,对于持牌的正规互联网贷款平台也有相关规定。
2020年7月,由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当月开始实施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建立有效的反欺诈机制,实时监测欺诈行为,定期分析欺诈风险变化情况……防范冒充他人身份、恶意骗取银行贷款的行为。”
《办法》还规定,要结合借款人已有债务情况,审慎评估借款人还款能力,确定借款人信用等级和授信方案;建立人工复核验证机制,作为对风险模型自动审批的必要补充,商业银行应当明确人工复核验证的触发条件,合理设置人工复核验证的操作规程。
但在陈女士进行线上借贷过程中,并没有触发相关平台的反诈机制,也未有人工复核手续。
陈女士的经历是典型的“征信修复”骗局,此类骗局自2022年开始蔓延,成为新型的诈骗手段。根据多地公安部门官网公示,诈骗方一般会冒充金融机构、贷款平台客服等身份,编造“贷款影响信用行为”等理由,使受害人产生恐慌情绪,再诱导受害人一步步转账汇款。通常,该类诈骗会要求私下加QQ指引受害人从各大网贷平台借款转账到指定银行账号,从而完成诈骗。
然而,所谓“征信修复”并不存在。警方提醒,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任何人无权删除或修改,如对个人征信存疑可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凡是接到自称贷款平台客服电话或信息,以“贷款记录影响个人征信为由,指引配合注销贷款账号、清空贷款额度、提高征信”的都是诈骗。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