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技日报官方微博4月7日消息,英国《自然·衰老》杂志3日报道了一种潜在机制,该机制或能解释低温如何延长了线虫寿命,并减少年龄相关性蛋白质功能失调。
图片来源:科技日报微博视频截图
(资料图片)
德国科隆大学科学家团队发现,蛋白酶体拥有降解蛋白质的功能,能消除受损或错误折叠的细胞蛋白的聚集,而这类聚集与某些疾病相关。在秀丽隐杆线虫中,低温(15°C)能促进激活因子PSME-3介导的蛋白酶活性,而且PSME-3的表达能延长寿命。同时,将体外培养的人类细胞暴露在适度偏低的体温(36°C)下,也能激活人类版本的PSME-3,并有望减少疾病相关的蛋白质改变。
图片来源:科技日报微博视频截图
据新华社,严重的低温无疑是致命的,但多项研究发现适度的低温能延长寿命。这不仅适用于线虫、果蝇和鱼类等变温动物,对小鼠乃至人类也有效。
对于携带人类亨廷顿舞蹈病和“渐冻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基因突变的线虫,低温能有效防止疾病相关的有害蛋白质积累。这两种疾病都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与异常蛋白质积累对神经细胞的损伤有关,老年人发病风险更高。
激活因子基因PSME3在人类基因组中有着对应的基因,称为pa28γ,体外培养实验表明适度低温也会激活人类细胞的相应机制。通常人类体温在36.5摄氏度至37摄氏度之间,新研究显示36摄氏度的培养环境可显著降低亨廷顿舞蹈病相关的有害蛋白质积累。如果人为增强激活因子基因的表达,在37摄氏度环境下也可以取得类似效果。
该成果可能为治疗老龄相关疾病提供新的靶点。研究人员说,这一机制在线虫与人类中都存在,说明在进化史上,低温保留了它对蛋白酶体调节的影响,可能对延长动物寿命起着关键作用。
该消息也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科技日报、新华社、新浪微博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