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2月9日电(汪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此前联合印发的《关于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指导意见》,强调以市场化、特色化、品牌化为导向,鼓励和引导农户特别是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在符合用地政策前提下,利用自有院落空间及资源资产,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实践证明,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实现农民增收、庭院增绿、村庄添美,是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措施。笔者结合曾在乡村一线挂职扶贫的经历和研读《关于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指导意见》的体会,建议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布局、政策引导、资源调配、要素支持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依托脱贫地区产业的品牌、渠道、技术、资本等方面的发展优势,推动分散的庭院经济实现规模生产、集约运营、错位竞争、绿色发展,逐步成规模、上质量、响市场、创品牌。
一、统筹庭院经济发展布局,突出区域优势和乡土特色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治理有效等多个方面齐抓共管、协同发力。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不仅帮助农村老弱劳动力和返乡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有效增加收入、减少支出,而且盘活闲置的自有院落空间资源,有利于绿化美化居住环境。同时,庭院经济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还有助于培育发展特色帮扶产业,促进实现“产业兴旺”。为此,脱贫地区特别是西部落后地区,要站在力促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高度谋划布局庭院经济。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合理规划。脱贫摘帽县要把发展庭院经济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庭院资源丰富的县乡,可组建庭院经济发展工作专班,以行政村为单位因地制宜进行庭院经济的指导服务,在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提高庭院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优化庭院生产布局,确保做到节约集约用地、依法合规生产经营,坚决防止出现乱占耕地、违规搭建、质量安全等问题。比如,庭院种养植业探索实行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收购销售、分户经营的发展模式。二是因地制宜,突出乡土特色。不搞运动式的“一刀切”,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宜商则商,在统分结合中实现错位竞争、差异发展,积极打造庭院精耕细作、低农药无化肥等健康绿色农产品品牌优势,防止不切实际的盲目跟风,促进庭院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三是积极宣传,调动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积极性。村两委和驻村帮扶工作队通过有针对性的宣讲,深入解读《关于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指导意见》,积极引导农民认知庭院经济对改善生产生活生态的重要性,激发开发院落空间资源的内生动力,同时根据自家庭院面积、劳动力状况、自身经济和技术实力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庭院经济模式。
(资料图)
二、对接当地主导产业,拓展庭院经济增值增效空间
庭院经济以农户家庭为基本单位、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面积有限的农户庭院及其周围空置土地为经营场所,规模都比较小,可谓是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满足自身和亲友乡邻消费为主的小规模农业经济。政府尽管可以通过科学规划,采用集约高效的生态循环模式等帮助个别农户提高收益,但大多数农户的庭院种养殖设施农业除自用外,剩余产品不多,拿到市场销售也费时费力。手工业、服务业等类型的庭院经济,往往需要较多的资金支持,一般农户可能因缺乏抵押物而无法及时获得贷款。所以,地方党委政府在统筹庭院经济布局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链接企业和农户的桥梁优势,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以庭院资源向经济资源转化为核心,推动分散的庭院经济无缝链接当地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打造高附加值农产品,有效解决一些农户面临的缺资金、技术、销路等难题。一是实现“小庭院”对接“大市场”。利用现有庭院开展代收代储、原料加工、农资配送、农机作业等生产性服务,提高庭院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商品率,形成庭院产品产地优势和商品规模;二是加快庭院经济产业化运营。强化龙头企业对庭院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组织指导,鼓励企业进行庭院农产品收购和精深加工,改变农户随意种植养殖的粗放生产模式,实现种植养殖等主导产业对庭院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推动完善庭院生产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培养乡村全面振兴必需的“绿领”新农人。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庭院经济的农户更新观念、学习技术,促进相关生产技术普及应用和农村高技能人才培养,进而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三、完善庭院经济发展模式,增强联农带农增收实效
联农带农机制是促进广大农户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保障。所以,庭院经济对接当地主导产业的关键是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丰富庭院经济发展模式,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有效解决带农方式比较单一、帮扶责任落实不到位、增加农户收入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建议地方政府按照农户自愿、因户施策、分类指导、点面结合的原则,大力发展龙头带动、互助代管、股份合作等庭院经济模式,作为传统农户自主经营发展庭院经济模式的补充,进一步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户参与劳务得薪金、提供场所得租金、龙头企业得利金、代管代工得酬金、股份合作得现金。立足培育主导产业、强化龙头带动、延伸产业链条,尤其要大力培育农业产业联合体,拓宽农户增收渠道。一是“龙头企业+农户订单”模式,依托当地龙头企业发展庭院订单种植、养殖、加工,政府给与收购企业优惠政策,通过订单联结企业与农户,促进双方合作共赢。二是股份合作型模式,鼓励农户以现金、人力、庭院、技术等要素入股村经济合作社,通过合作社链接市场,共同发展庭院经济。三是互助代管型模式,无劳动能力或外出务工的农户,通过签订协议委托第三方发展庭院经济,避免庭院资源闲置浪费。
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引领,厚植庭院经济发展底色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脱贫地区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从传统关注庭院经济产业价值的单一维度向同时关注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庭院绿化美化等多个维度转变。为此,我们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引领,强力推动庭院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与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相结合,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一是政府、市场和社会同向发力,加强正面引导和典型示范,广泛宣传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对促进产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用,挖掘绿色引领庭院经济的先进典型和经典案例,营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政府通过规划安排、政策引导、产销对接、督促检查等多种手段,建立健全庭院经济“无形”的准入制度,杜绝与绿色发展背道而驰的涉污生产和服务。三是行业部门通过产业顾问、技术培训和资金支持等多种方式,加大对电商平台、休闲旅游、文创服务等庭院经济的帮扶力度,推动乡村生态环境优势有效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
总之,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必须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从拓展庭院经济增值增效空间、增强联农带农增收实效、厚植庭院经济发展底色等方面努力,推动资源利用更加高效、庭院环境更加美丽、农户面貌焕然一新。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