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千年》细描历史变迁
【资料图】
回溯六千年,用历史散文为城市立传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邢虹
“朱元璋的宫殿以前是一片湖水。
“湖水在很久很久以前是海的一部分,无数次的地壳变动后,南京才从海面浮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里有了人类零星的痕迹。六千年则是一条清晰的索引,串联起文明的开场,也指向了城市绵延不绝的回忆……”
作为华夏历史的枢纽之城,南京是中国南北文化交汇的重要城市,也是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交汇的枢纽之地。近期由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南京六千年》,以历史散文的笔法,从最早出现在南京的人类活动遗迹讲起,细腻地描绘了南京的历史变迁,完整地梳理了南京城市的发展脉络。该书作者是艺术文献学博士、文化学者、南京传媒学院副教授文心(本名王冠),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情有独钟,此次花了三年多时间为南京写下这本“城市传记”。
1“从无名高地到被纳入华夏框架,再到担当起可以成为天下之中的凝聚力,它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的本质是一种文化的认同”
记者:这本书的书名叫做“南京六千年”,写南京为什么会定下“六千年”这个时间概念?
文心:可能很多人会有疑问,中华才上下五千年,怎么南京就六千年了?六千年实际上是一种叙述方式,它让我们理解这片土地曾有过的独特文化如何一步步纳入华夏文明的框架,一步步成为华夏本身。这个过程我觉得是理解华夏文明精神内核非常好的一个切片,从一座城市看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记者:关于南京的书有很多,你这次为城市立传出于什么考量?
文心:写南京,一定要从其自己独立孕育出的地域文化开始写。
南京我们确切可考的,目前已知的独立的地域文化就是六千年前北阴阳营台地遗址的文明遗迹,那时候生活在北阴阳营台地的南京人和我们今天一样,喜欢吃莲藕、菱角、芡实,他们种稻黍,驯养野猪、捕鱼,他们戴玉石串饰,佩雨花石,甚至雨花石也成为这些先民墓葬里的陪葬品。这和此后的南京人有着很多情感、审美、生活习惯上的呼应。
这群人生活在南京,是南京的先民,但他们不是华夏的子民,因为这个时候华夏的概念还没有形成。文心解释,当华夏的概念形成的时候,南京的土著因为文明程度远远落后于中原,也落后于周边的一些文明,所以它必然会被纳入其他文明的框架中,这个纳入的过程很漫长,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不断扩张、吞并、聚合,试图更靠近华夏的中心圈层时,南京也在一次次被争夺中开始了它的城市建设史,它成了屡屡易主的棠邑堡垒、淮水之上的越国边塞,拉锯战里的吴头楚尾。“但这个时候南京的内里依然不是华夏,它还是保留了太多属于这片地域独有的生活风俗,直到西汉丹阳太守李忠的铁腕推进,将礼乐教化扎进了这片土地,南京才从风俗上成为了华夏。
而南京真正将自己从内心里、情感里认作华夏,是在六朝时期。从那以后,南京成了华夏的堡垒与避难所,成了中原文脉的薪火地,复兴华夏的排头兵,它拥有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那么这个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怎样从中原一步步转移到南京?我觉得只有从六千年前开始讲起,这个故事,这个情感,这些变化的过程才完整。
这座城市从无名的高地到被纳入华夏的框架,再到担当起可以成为天下之中的凝聚力,它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的本质其实是一种文化的认同,几千年来,中国的疆域版图变化巨大,但这种文化认同的向心力让古老的中国总显示出一股非凡的恢复力。所以,这不仅仅是写南京,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出我们何以为华夏。
2“这座城市参与了中国历史进程中文明推进的所有关键节点。别按时间线来理解南京,六千年间所有的城市记忆共同塑造着城市的面目”
记者:在《南京六千年》中,你把南京的城市布局形容成一座图书馆,说“所有的故事都不是随机摆放,而有着特定形式分类”,这个比喻很新鲜有趣,是如何想到的?
文心:当我们探索这座城市的时候,就会发现,作为文化的容器,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秩序体,这个有机的秩序体在不断产生新的符号和象征,这些符号和象征影响着城市里人们的行为模式,而对南京这样一座意义丰富的城市来说,很多过往的集体记忆都在城市里慢慢凝固成符号,而新的事件又不断赋予城市新的符号与意义。
这些符号的影响触及每一个个体,以至于南京意象的丰富、意义的多样,让每个人都可以有着对南京不一样的想法。这就像阅读,不同的人会看见不一样的城市。所以当我决定按城市的符号与意象来书写城市时,比如名士之城、复兴之城等,我觉得就像在一座巨大的图书馆里穿行,你看到无数的书籍,但这些书籍都遵循了特定的形式被分类。你看到古往今来发生了无数的事件,但这些事件都按某种形式塑造了城市。
记者:你在这座“图书馆”里阅读的时候,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文心:这座城市参与了中国历史进程中文明推进的所有关键节点。历史与生活在这座城市里是平行乃至交融的,时间只用来区别此刻与未来。别按时间线来理解南京,南京不属于时间,它没有时间的边界,六千年间所有的城市记忆都在当下共同塑造着城市的面目,没有哪一座城市有南京这样伟大的生命力,更没有哪座城市像南京这样,既生于历史,也生于未来。
气味,也是描写南京的一个重要部分。
有来自食物的气味,比如看着夕照吃一盅茶与它所代表的南京人的趣味,“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离开南京”的城市故事,还有夫子庙的小吃、杏花村的酒以及写《随园食单》的袁枚……
有来自赶考考生的书卷气。一路舟车,跋涉而来的考生背上的书篓被汗浸得透湿,陈旧的书页里埋伏着各自家乡小书房里老油板桌上的齁酣气。每到春秋两闱时,夫子庙一眼看不到边的两万多间考棚里就密密麻麻关进了中国读书人的全部梦想,开考那几日,这书卷气搅着汗馊味儿一并发散出来,在大半个南京城里发酵起来……
城市还有时尚气、书画风、时令节气里的灯火味……每一种味儿都是城市活生生的面目。
3“写这本书,阅读了四大箱近200本相关著作,做了16万字笔记,写了五稿比较完整的南京,最难的是要‘看见’那些看不见的部分”
记者:你为《南京六千年》的创作做了哪些准备?创作过程遇到哪些困难?
文心:我从2019年秋天决定写这本书,此后整整三年,阅读了四大箱近两百本相关著作,做了16万字笔记,写了五稿比较完整的南京,中间写一小节就自我推翻的更是不计其数。
在创作过程中感觉最难的是要“看见”那些看不见的部分。城市有形的部分是很表面的,比如历史的编年里,哪一年发生了什么事,城市的某个街道名字的由来等,我开始以为这就是城市历史,但写好后被推翻。因为我永远不会写得比百度全面,比学术论文权威。要找到城市的变化,理解这种变化,明白城市与华夏的关系,体会到城市赋予我们的情感、精神与渴望,这部分是难的。难到我开始两年里一直想放弃,直到有一天,我问自己,我写这本书到底是为什么?城市到底给予了我什么?这样一步步追问,最终完成这部作品。
记者:作为“新南京人”,写完这本书是否感觉和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情感联结?
文心:我的老家在安徽和县。小时候来南京玩是一种奖励——成绩考得很好可以来南京。那时候南京满足了我一个孩子对繁华的所有新鲜感和好奇心,我至今记得小时候在南京第一次坐双层巴士,车子转过孝陵卫驶进紫金山的瞬间,法桐高高的叶子拂过开的车窗,一股森林清新的气息包裹进来,特别美好。长大以后,南京成了我的家,无数的琐事,读研、读博、通勤上班、参与各类活动,这个城市从一个整体的印象变成了无数的细节,如果打个比方的话,之前像谈恋爱,有滤镜,之后像婚姻生活,没有滤镜但真切。
我父母2002年就搬到南京了,我在南京生活也有20年了,在写这本书以前,我看见这个城市无数次,我享受过这个城市,想念过这个城市,依赖过这个城市,但我从没有思考过它。写完这本书,我再行走在城市的街巷里时,我似乎多了一层懂得。这就像是子女看父母,我们最熟悉的人往往是父母,但我们可能终其一生也未必真的理解过父母,懂得过父母,除非你深入地、客观地探寻过他们的成长、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情感、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灵魂。现在我觉得我在体会这座城市了。”
在历史理性和文学感性中抵达城市逝去的时光
□和清宁
这是一本城市传记,却将历史的纵深拉进了6000年的时光。这是一部融合了鲜明学术观点的著作,却丝毫没有学术著作的板正枯燥,相反,这更像一部散文,把城市的前世、今生,寓言与倒影都在历史每一处推进的节点讲述得栩栩如生。
为城市立传是近年来出版领域中一片独特景观,南京这座城市更是不乏名家、名篇、名作,但这部作品依然凭借富有艺术想象力的写作方式,严肃的城市历史建构,接续当下与未来的人文关怀,拥有了独特的文化风景。
文辞的优美让人几乎感觉不到学术的晦涩,而思想的深度又将城市从流水账式的展示中拔高起来,这本书在历史理性的剖析与文学感性的力量中,带领我们抵达城市逝去的时光。
书中采用了文学想象与历史剖析交互融合的写作方式,正如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所说:文学通过想象和书写将历史转变成城市记忆,城市传记表面书写城市历史,实际是通过想象与书写完成城市记忆的复活与还原,从而完成城市历史建构。由于想象的丰满,历史嶙峋的骨架有了鲜活的面貌与表情,对华夏命运的思考与探寻又让城市始终处于意义的渊薮中。多个章节里随处可见的哲理、文学与思考贯通的写作方式极大地拓展了历史叙事空间,让整本书展现出一种独特的人文情怀。
作为一种集体记忆,南京在历史上的厚重确实非同凡响,作者通过理解一座城市来理解真正的中国,让读者看到华夏不是生而为华夏。文明的最初,每一处土地都没有被定义,6000年前还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南京地方文化,在分合、融汇的过程中,被黄河流域的中原文明所吸引,但那时候,它还不是华夏,是在漫长时光里对文化的认同、归属、担当与新的阐释让这片土地拥有了可以成为华夏天下之中的凝聚力。讲述这个过程既是对城市本身的理解,也是对华夏精神的理解。全书中几乎没有“我”,但“我”的视角与追问又始终如影随形,华夏何以为华夏,何以凝聚,何以生长,何以被摧毁,又何以重生?城市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对这一切执着的追问与层层推进的回答让全书高潮迭起。丰沛的情感、细腻的文字、理性的思考也让这本书既有了属于作者本身鲜明的风格烙印,也有了属于城市的新鲜故事与属于华夏文化价值观念的重新解读。
以这样的方式,确实读懂了南京也就读懂了华夏,以这样的文字,城市传记也被赋予了得以流传的新鲜感与独特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