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这样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个人童年的颜色,就是你未来人生的底色。
关于原生家庭对孩子的重要性,
早已为人们所熟知。
但很多人却忽略了,原生家庭“潜移默化”的价值理念,
会如同一道无形的栅栏,
将孩子的童年与人生困入其中,需要长久的岁月去挣脱抹平。
网络上就有这样的热议:
做过这3件事的人,可能隐藏着连自己都不知道的创伤。
1.过度消费, 在选择小时候没能买到的商品中获得对人生的掌控感。
2.过度幻想, 将小时候得不到满足的需求,通过幻想来获得心理的补偿。
3.过度放纵, 突破小时候被限制的束缚,打破规则,随自己内心所想而生活。
这些经历不是三五人的个例,
而是很多成年人内心的共鸣。
那些在童年错过的事情,
会在成年有能力之后,去拼命的满足自己。
那些童年被强迫的事情,
会在长大之后,拼命的远离。
这不是叛逆,亦不是一身反骨,
而是补偿曾经错过的那些被爱的感觉。
复仇爽剧《黑暗荣耀》引起了众多的讨论,
女主角文东恩的童年生活正如剧名一般深陷黑暗。
而她童年经历中的第一位“霸凌者”便是她的母亲。
在文东恩的原生家庭里,
从未有过情感温馨的画面。
唯一的镜头却是东恩鼓起勇气向同学复仇,
反被老师污蔑,母亲现身签署了东恩的退学申请书。
父母对学习的不重视,
使得东恩在成年之后拼命升学,用知识改变命运。
长期家庭关系的冷漠和疏离,
使得东恩形成回避型依恋人格,
但在男主周汝正的坚定与支持下,互相治愈彼此。
正如心理学大师阿德勒所说: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这就是所谓的童年报复性补偿行为。
这种心理行为经常出现在童年时期经历过不满足或心理创伤的人身上。
一个人在生命早期出现的心理创伤,
例如:没有零花钱、不给买玩具、被重男轻女等等。
都可能会引发内心的痛苦和不满。
而这些未被满足的需求,会在成年后再次出现,
导致一个人不断追求童年未达成的愿望和目标,
来弥补童年的遗憾和内心的匮乏感。
这种童年报复性补偿行为,
在心理学上,也被称作:未完成情结。
它泛指,因在人生某个时期没有完成某件事情,
而在之后的人生阶段,
总是有意识与无意识的追求起补偿的意向。
更重要的是,当事人对此拥有一种偏执的逆反心理,
渴望获得加倍的满足。
这样的未完成情结,其实在心理上更多是一种防御机制。
借用“补偿行为”来维持心理平衡,
缓解焦虑,在内心重建“无论如何我都值得被爱”信念。
因此,适度的“报复性补偿”是爱自己,
和过去和解的一种方式。
它能填补多年来情感的创伤,
在释怀中开启崭新的人生。
因为我们现在是有能力满足自己的成年人,
不再需要他人的同意,来完成自己的心中所求。
可是,一旦将“报复性补偿”走到过度极端的一端,
则容易导致用力过猛,矫枉过正的结果,
反而造成两败俱伤的结局。
就像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
童年时缺少父母关爱的松子,
在成年后有了严重的关系依赖症,
在人际关系中始终扮演着卑微讨好的角色。
一个平凡有爱的家,是松子一生的渴望。
但过度的报复性补偿却使得松子心理失衡,
为了迎合他人而放弃自身的需求、权力与偏好,
最终获得潦倒一生的结局。
所以,在面对童年报复性补偿的愧疚和负累时,
应当选择更加合理与健康的方式治愈自己,
也要学会尝试和接受过去的遗憾本身无法真正弥补的事实。
例如,些人即便在成年后报复性买了一大堆在童年没有得到的东西,
内心并没有获得真正的满足与快乐。
因为他们始终无法释怀的,
是童年时期没能得到父母重视的自己。
心理学界有这样一个说法,
人的每一种情绪和行为背后,
都代表着一个未曾被看见的心理需求。
因此,在进行童年补偿行为之前,
察觉背后的真实需求。
正确的弥补遗憾,培养自我认同和价值感的确认,
做自信而勇敢的自己,
才是疗愈自我真正的方式。
爱自己,也相信自己“无论怎样都值得被爱”。
你的价值从来都不存在于别人眼中,而只需成为最好的自己。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