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区地处赤峰市中心城区,总面积506平方公里。近年来,红山区聚焦落实“五大任务”,坚持项目为王,狠抓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022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赤峰领先地位,综合经济实力位列自治区第13名。
一、做法成效
(资料图片)
一是全程加强项目调度。项目是投资的载体。红山区依据“十四五”规划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实施项目建设“双百工程”,即:年度重点项目不少于100个、完成投资不少于100亿元。为确保项目落实落地,红山区不断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创新项目调度形式和载体,注重发挥前期手续办理专班作用,改版升级项目建设在线调度平台,切实完善“红绿旗”工作机制。2023年已累计制发《周通报》25期、《专报》2期、《提示函》4期,有效提升重点项目手续办结率、开复工率、投资完成率、入库入统率“四率”水平,为高质量发展增添不竭动力。
二是全员开展招商引资。投资稳则项目稳。红山区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十百千亿”工程(做大冶金、物流两个千亿级产业,做优医药、绒毛、装备制造、数字经济、外贸、文旅、中央商务区七个百亿级产业,做精绿色农产品加工、循环经济两个十亿级产业),牢牢把握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设立蒙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利契机,努力回答好红山区有什么、接什么、怎么接、如何保障这“四问”。今年以来已签约项目31个,计划总投资147.97亿元;已开工16个,计划总投资21.9亿元;正在办理前期手续27个,计划总投资120.5亿元;重点在谈项目95个。
三是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抓项目必须立足存量,服务好现有企业。按照《深入落实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要求深度打造“蒙速办·赤诚办”服务品牌攻坚行动方案》要求,红山区着力推进高频事项全区通办,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深度优化一套材料、一张表单、一窗受理、一网审批“四个一”工程,实现“一次办”全面升级。全区审批时间由原来的230个工作日压减至43个工作日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综合得分始终保持自治区前列。优质服务得到了企业充分认可,相关部门先后获赠平民医院、三联商贸、金通铜业等企业多面锦旗。
四是全力推进能耗双控。坚持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红山区认真落实能耗双控工作部署,两年来先后完成了5个能耗违规项目销号清零整改任务,推动远联200万吨冷轧镀锌、金通30万吨铜冶炼、中色浸出渣处理等一批重大项目通过节能审查、开工建设,积极争取工业园区风储绿色供电和全额自发自用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切实处理好节能降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2021年和2022年全区能耗消费总量降幅分别为1.3%和3.2%,单位GDP能耗两年累计下降10.6%,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进度目标的69.2%。
二、经验总结
一是绘就系统谋划一张图,实现项目实施由“阶段性”向“持续性”转变。区委、政府牢固树立“全党抓招商、全员抓环境、重点抓产业、关键抓项目”理念,坚持常态化推进项目,出台了《红山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连续两年分别实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年”、“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突破年”行动,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锤接着一锤敲。并按年度制定任务清单,细化分解责任部门、目标措施和完成时限。利用冬末春初时间,抽调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农水、林草、政法等审批职能部门业务骨干集中办公,联合开展项目审批手续研判、调度、审查、指导等工作,切实加快了前期手续办理进程,为实现“开门红”“双过半”“全年好”夯实了基础。
二是下活资源整合一盘棋,实现项目推进由“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区委、政府坚持高位推动,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负责的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项目建设。每年进入四季度后,区党政领导带头展开调研,分领域确定年度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政府分管领导、一位处级项目管家、一个区直责任部门“三包联”机制,有效加快了项目建设进程。同时注重发挥考核导向作用,印发了《红山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赛马激励机制(试行)》,项目建设赋分占比达到40%,极大激发了各部门谋划项目、包装项目、推进项目、争取项目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023年以来全区49个区直部门、4个产业平台、18个产业链、4支外派招商队、13个镇街累计对接项目122次,谋划生成入库重点项目135项。
三是完善指导服务一条龙,实现社会投资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区委、政府注重增强社会投资的主体作用,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大服务行动,坚持“一企一策”,实行“听、研、办、帮、报、评”六字工作法,主动为经营困难企业纾困解难,为规上工业企业和限上商贸企业成长增效,集中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要素保障、人才支撑、科技创新、项目建设等难点堵点问题,实现了对包联的166家企业和行业商协会走访调研全覆盖,针对120家企业反映的207个困难问题,制定具体解决措施176个,提出意见建议39个,转交职能部门协调解决97个。随着各类问题的有效解决,企业上项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23年重点项目中产业类项目个数和计划完成投资占比分别达到65.7%和64.2%。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持续落实重点项目“红绿旗”周调度机制。推动项目建设在线调度平台尽快投用,完善“线上线下”双调度模式。根据项目建设实际需要,适时制发《专报》和《提示函》,及时提醒分管区长、项目管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面临的难点堵点问题。督促项目加快开复工,千方百计提升投资完成率,确保已发生固投“颗粒归仓”。坚持“退一补一、只增不减、产业优先、等量置换”原则,全力引进育链、强链、补链优质项目和行业领军企业,动态调整项目实施库,及时完善补充项目储备库。实行周统计、旬通报、月调度、季赛马、年考核工作要求,以项目建设“一马当先”促产业发展“万马奔腾”。
二是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深化数字政府建设,完善前台综合受理、中台分发流转、后台分类审批流程,全面推行镇街便民服务中心、村居政务服务代办点综合窗口受理模式,逐步实现审批清单标准化、服务均等化,确保90%以上事项纳入综窗办理,80%以上事项即来即办,90%以上事项全程网办。推广应用“工改”平台,实行全程帮办代办,推动项目手续办理提速提效。进一步畅通“12345”承办服务机制,确保群众企业诉求“直通必达、有求必应”。结合实际需要探索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加快项目地块征收进度,加大处置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力度,破解资金、用地、能耗等要素制约,引燃项目“助推器”,用“软环境”铸就“硬实力”。
三是进一步深化为企服务。深入落实各级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确保政策直达快享。全面落实、及时出台促消费政策,提振消费信心,稳定市场主体。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业务培训,努力提升谋项目、引项目、上项目能力,引导形成全社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继续深入开展企业大走访、大服务助企纾困行动,实时更新企业反馈问题清单台帐,实行销号制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方面的资源优势、主体优势,挖掘本行业本产业本领域的项目信息,同步梳理好的招商项目,实现更精准、更有效地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形成“谋划一批、签约一批、落地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项目建设梯次推进格局。(作者:赤峰市红山区发展改革委 焦景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