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事通!病房里的春节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03 09:52:52 

□ 本报记者 成 静

“这些一线的医护人员真的太辛苦了,前段时间是病毒感染的高峰期,他们都是带病坚持工作。抢救病人、护理病人,一点都不马虎。我特别心疼他们……”在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楼的诊室里,79岁的季奶奶拉着医生许彩儒的手,声音有些哽咽。


(相关资料图)

“是他们救了我的命”

季奶奶的家就住在北京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面,仅一条马路之隔。然而,就是这条小路,见证了医护人员对季奶奶的救助。

患有冠心病的季奶奶,是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熟客”,她不仅常来这里开药,更是与中心签约了家庭医生。“大夫们知道我自己住,所以常常和我联系,对我的情况非常熟悉。他们对我的关心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就像我的孩子们一样。”

一次,季奶奶突发心脏病,倒在了门前的小路上,被发现时,脸色已经灰白。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安保人员马上叫来医护人员对季奶奶进行了抢救。在简单抢救的同时,工作人员拨打了120,及时将季奶奶送到了医院,挽救了老人的生命。

“所以我说,是他们救了我的命。”季奶奶动情地告诉记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为他们安排了签约家庭医生团队,还给他们免费配备了“一键呼”电话。“我要有什么突发情况,一按就能拨到我的家庭医生手机上。”

春节前夕,为了表示对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们的感谢,季奶奶特意一针一线绣了两个“福”字送了过来。接过这份饱含季奶奶深情的礼物,许彩儒激动不已。她告诉记者:“社区居民的认可就是对我们辛苦工作最大的回报。”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我们的医护人员认真负责地关心周围的老人们,老人们也把我们当亲人一样,发自内心地感谢。”眼前的情景令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任菊非常感慨。她告诉记者,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家庭医生团队大约4~5个人,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中医师等,每个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约2000个居民。“今年,我们家庭医生的任务相对往年更重一些,加入了疫情防控、日常防护宣教等工作。特别是春节期间,家庭医生也都是要保持随时在线待命的状态,还要上门探望空巢老人,他们真的很辛苦。”

“我已经三四年没有回老家了”

距离春节还有几天的时候,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八楼的康复病房就已经挂上了五颜六色的彩带,给白色的病房增添了不少节日的味道。任菊告诉记者,往年康复病房的病人大部分要回家过节,所以,以前康复病房在春节期间是不开放的。由于前不久的新冠病毒感染,康复病房接收了从上级医院转来的几十个病人。因此,今年春节期间,病人们需要在这里过年。

据任菊介绍,为了加强大医院与基层医院之间的互动,有效促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康复期患者回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促进三级医院回归疑难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专业队伍的教学培训,北京市朝阳区建立了“四片一体系、四互一平台”(互联互通互动互认,转诊会诊平台)的医联体工作构架,将全区划分为4个网格,成立了朝阳区中部、东部、北部和南部4个医联体。目前,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纳入以中日友好医院、朝阳医院、安贞医院和垂杨柳医院为核心医院的紧密型医联体中。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应的是垂杨柳医院。

“这些患者‘阳康’后还需要精心护理才能完全康复,所以今年春节都是在病房里过的。为了表达对患者们的关爱,弥补他们不能在家过年的遗憾,我们今年大年三十给康复病房的患者们送祝福,送饺子。”任菊说。

在康复病房医生办公室,记者见到了正在低头记录病案的医生李倩。今年春节,她和往年一样需要值班,她的班就排在大年初一。

“春节期间,我们的日常工作和平时一样。8点上班,但我一般7:30左右会到岗。办完交班,就去查看病房,记录下病人的情况。如果有问题,也会随时处理。”李倩告诉记者,由于天天见面,她跟康复病房的每位患者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对他们的情况也了如指掌。“有一位姓金的大爷,81岁了,因为脑梗从垂杨柳医院转到了我们这里。刚来的时候,血压不稳,意识和情绪都不太好。经过我们的精心护理,现在已经好多了。”

当被记者问到几年没有回家过年时,家在外地的李倩轻轻摇了摇头:“我已经三四年没有回老家了。有时爸爸妈妈为了见我,会来北京陪我过年。”

走出南磨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层服务大厅,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刚刚经历了疫情的席卷,这个春节对中国人显得尤其珍贵。然而,华灯背后,正是无数一线医护人员用他们的坚守,呵护着这座城市里平凡的幸福。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家庭医生 医护人员

天天百事通!病房里的春节

□本报记者成静“这些一线的医护人员真的太辛苦了,前段时间是病毒感染的高峰期,他们都是带病坚持工作。抢救病人、护理病人,一点...更多

2023-02-03 09:52:52

全球最新:“司法夜调”点亮便民利民“灯火”

□本报记者丁南近年来,福建省屏南县人民法院主动转变司法作风、靠前服务,灵活采取“司法夜调”“法官轮值”等多种形式,利用8小时...更多

2023-02-03 10:01:31

全球今日报丨IMF大幅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

新华社华盛顿1月30日电(记者许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30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大幅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更多

2023-02-03 10:04:28

全球微资讯!节后铁路春运累计发送旅客突破1亿人

春节以来,铁路春运客流持续回升,1月22日至2月1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 02亿人次,同比增加3351万人次,增长48 7%,日均发送旅客931万人次更多

2023-02-02 17:03:24

【新要闻】官方通报胡某宇事件调查结果 胡某宇系

新华社南昌2月2日电(记者白阳、黄浩然)2日,江西省、市、县联合工作专班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胡某宇事件调查...更多

2023-02-02 16:09:01

环球热议:中央气象台:降温区移至南方 冷空气影

昨日,冷空气不断深入,给我国中东部地区带来大风、降温天气,气象监测显示,内蒙古东部、辽宁、河北北部和东南部、山东、河南、安...更多

2023-02-02 15:59:13

全球热议:以工代赈项目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国

中新网2月1日电据国家发改委公众号1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颁布了新修订的《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将于...更多

2023-02-02 16:02:48

【环球报资讯】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实施新修订的《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记者安蓓)记者1日了解到,为充分发挥以工代赈中“赈”的作用,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形势下以工代赈管理,国家发...更多

2023-02-02 16:08:58

焦点速读:谁是下一个“万亿之城”?

中新网北京2月2日电题:谁是下一个“万亿之城”?中新财经记者李金磊对于一座城市来说,GDP跻身“万亿之城”是城市经济实力的体现。...更多

2023-02-02 11:58:29

多地公布2023民生清单 这些事被重点关注!

中新网北京2月2日电(记者袁秀月)2023年,各地政府要重点办哪些民生实事?随着2023年省级两会落下帷幕,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实...更多

2023-02-02 11:0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