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柳宁馨,实习生吴素娴 广州报道
【资料图】
8年前,一个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深化改革开放”为方向,以“粤港澳合作”为特色,以“可复制推广”为基本要求的自贸试验区在广东挂牌落地,广州南沙新区、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横琴新区3个片区开启了制度创新的探索。
截至2022年8月,广东自贸试验区累计在全省复制推广了203项改革创新经验,发布了245个制度创新案例。
今年6月,广东自贸试验区2022年最佳制度创新案例出炉,包括全方位构建“一件事”审批服务体系、全国首创保护中小投资者全过程法律服务机制、全国率先打造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港澳全流程参调参审模式、港澳居民税惠快享“规则转换桥”等15个案例,涉及投资贸易便利化、法治建设提速、金融开放创新等多方面的制度创新。
“经过8年的发展,广东自贸试验区也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尤其是制度创新方面,必须由拼数量转向拼质量。广东自贸试验区要继续走在前列,必须重视制度创新质量,开展制度集成创新,解决改革创新中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广东决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史欣向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广东自贸试验区引领全国改革创新
广东自贸试验区成立8年来,制度创新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更注重解决深层次的痛点难点问题。
在推进贸易便利化方面,2022年4月,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大豆品种正式上线,达成首批基于真实跨境贸易的大豆品种线上交易;在中国人民银行及跨境清算公司的支持下,首次通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实现大宗商品贸易货款的跨境支付和结算。
这一制度创新可以实现人民币跨境支付的当天到账(2小时内),为企业节约至少1-2天的结算时间,有效提高结算效率。在广东自贸试验区2022年最佳制度创新案例中,“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跨境交易机制”这则案例成为入选的15个案例之一。
除此之外,“基于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共享和监管互认改革”建立了海关、税务、外汇、海事、边检、市监、交通、口岸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及交叉验证机制,针对进口水果寄售代销业务核价难、计税难、通关慢等问题,推动高峰时段通关效率提升100%。
除了一些引领全国改革的制度创新,广东自贸试验区作为粤港澳深度合作的重要战略平台,在建立粤港澳金融合作创新体制、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以及通过制度创新推动粤港澳交易规则的对接等方面也开展了很多探索。
广东自贸试验区2022年最佳制度创新案例中有不少与港澳规则衔接的优质改革成果。
例如,“实施琴澳商事登记‘跨境通办、一地两注’机制”案例在琴澳两地分别开设“跨境通办服务处”,这是基于内地和澳门不同体制下推动机制对接和规则衔接的全新尝试,自2022 年实施以来,成功服务办理琴澳两地商事登记业务23宗,两地互派人员开展跨境业务培训6批次;业务办理时间缩减60%。
“港澳居民税惠快享‘规则转换桥’”案例率先构建全面衔接港澳居民个税税制的税惠落实机制,目前,“港澳居民优惠减免测算”系统已纳入广东省电子税务局功能模块,已有近300人次享受了港澳居民个税优惠线上测算服务。
在高水平开放方面,“‘CLAP-U葡语世界通’金融服务方案”搭建“四海E家”金融服务体系,为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商机撮合、跨境结算及人民币国际化推动、全球现金及流动性管理、项目融资及应收账款管理、汇率及利率风险管理等提供全方位服务。
在史欣向看来,广东自贸试验区一直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排头兵、前沿阵地,很多与港澳对接、与国际对接的体制机制问题都是首先在自贸试验区内突破,然后再向大湾区其他城市复制推广,广东自贸试验区对大湾区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制度型开放还是广东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最终都要落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上,这是广东自贸试验区明显区别于其他自贸试验区的特点,“有了自贸试验区,广东与香港、澳门之间的合作便利性进一步提升。”
明确未来制度创新方向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从广东自贸试验区起步,链接世界,外资企业也在这里扎根,将国际经验融入广东发展的根基,继续生长壮大直至枝繁叶茂。
2022年,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实现进出口总值5350.8亿元,同比增长27.8%;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839家,实际利用外资70.18亿美元,占全省的1/4。这样的成绩背后反映了广东自贸试验区制度的不断优化、开放的持续扩大、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
与此同时,广东自贸试验区的红利不断向周边溢出。
2022年6月,广州、深圳等13市设立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联动试验、协同创新、资源共享”,率先复制推广62项改革创新事项,把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自主实践的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到更大的空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广东设置了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未来区内区外会越来越不明显,意味着人们期待的自贸试验区外溢效应更加突出,制度创新的经验复制推广的力度更大,复制到周边甚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白明说。
根据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连续多年发布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前海片区、横琴片区一直名列前茅,2022年度广东自贸试验区综合排名第一。
史欣向在第九届中山大学自贸区高端论坛上曾提出,在学术探讨中,自由贸易试验区下一步发展方向可以分为改革导向的创新和发展导向的创新,改革导向创新是以首创性、系统性、集成性制度创新为目标,发展导向创新主要是跟随式创新,主要是考虑如何创造性地复制推广先进经验。
“如果根据广东三个自贸片区近几年的制度创新得分及实践成效,应该都是属于改革导向创新。”史欣向表示。
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加快,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起步……以三大战略性平台为代表,广东自贸试验区将发挥自身临近港澳优势,进一步深化首创性、集成化、差别化改革探索,为引领示范全国自贸试验区改革探路。
在横琴,商事登记“跨境通办、一地两注”机制建立起来;纳税数据资产凭证助力企业跨境融资的创新应用;“CLAP-U葡语世界通”金融服务方案助力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商机撮合。
在前海,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创新持续深化,18类港澳专业人士备案即可在前海执业,已有51家机构、513位港澳专业人士在前海完成执业备案(登记);前海法院探索跨境商事法律规则衔接新机制。
在南沙,“一件事”审批服务体系全方位构建起来;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发展路径加快探索,全国首家气候特色支行已设立,全国首个碳中和融资租赁服务平台已上线;港澳居民税惠快享“规则转换桥”搭建完成。
“下一阶段,广东自贸试验区的首要任务就是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三大平台方案,广东自贸试验区要进行改革导向创新,要引领全国,面向世界,体现港澳特色,‘方向’就在三大平台方案里,如今的关键是怎么样创造性地做好这篇‘文章’。制度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制度创新引领全面对外开放,制度创新推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均值得期待。”史欣向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