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 湖北日报评论员 周磊
最近,两则城管执法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一是“沛县城管沿街挨家挨户撕春联”,一是“三亚城管收走孩子写作业桌子”。
“撕下的是春联,更是文明”“文明城市不该容不下一张书桌”,批评声中,两地官方均已发布通告,大意都是工作中存在简单化问题,在今后的城市管理过程中,将更加注重方式方法。
城市治理需要有力度,也应有温度。城管工作深入百姓身边,在市容市貌、社会秩序的维护上,可谓功不可没。但一些简单生硬的工作方法,也往往会让其陷入“吃力不讨好”的尴尬境地。
一些地方的城市治理,过分追求整齐划一,如强制定做统一招牌、路边不得经营等等,特别是迎接文明城市大检查的关键时刻,“运动式执法”时常就会冒出来。任何“不够统一”的事物,都会被“一刀切”。然而,城市首先是为市民服务的,不顾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具体的感受和需求,一味追求物化层面的“外表光鲜”,也是不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
城管执法越来越深入到百姓生活,也越来越需要百姓支持。争创文明城市与有荣焉,当人人尽责、人人出力。只不过,深入百姓各个生活场景的执法行动,面对的是具体而微、纷繁复杂的现实,不是喊一嗓子就能大功告成的。老百姓的生活习惯、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社会公认的传统习俗,都是执法过程中需要照应的问题。统筹考虑市容市貌和市民生活,不是冷冰冰的照章办事,更不是缺少人情味的机械执法,简单化的行事做派是一种严重脱离群众的管理思维,也是城市治理中首先应当被“清理”的东西。
面对基层治理的微观纠纷,治理手段的单一,或是最大症结。吸取教训、举一反三,不只是应对舆情事件的一种手段,更在于建立规范化管理的长效机制。
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治理水平也应水涨船高。对一座现代文明城市而言,居民的获得感、认同感,需要在每一个细节之中去浸润、去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