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最新发布的上海与全国主要城市区域联动指数显示,北京与上海的联动发展指数最高,苏州、杭州、深圳、南京与上海之间也形成了较好的合作基础和较强的联动发展特征,这5个城市共同构成了强联动样本。
12月7日举行的第二届区域重大国家战略协同发展研讨会上,“上海与全国主要城市区域联动”可视化系统启动和指数研究成果发布。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表示,从2021年数据的指数研究结果来看,上海与样本城市间的区域联动水平呈现出一定的梯度分布特征,可以分为强联动、较强联动、一般联动、较弱联动和弱联动五类。
该指数研究对象共145个城市,涵盖全国所有直辖市、省会城市及其他副省级城市,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主要城市以及上海对口帮扶和对口合作城市。评价体系涵盖产业关联、商贸联系、创新合作、交通人口、社会文化、公共服务以及政府合作7个方面近50个指标。
同时,较强联动样本城市依次包括武汉、无锡、广州、宁波、成都、合肥、重庆、天津、南通、嘉兴、常州、郑州、绍兴、西安、青岛、长沙、温州、济南、福州、厦门、徐州、大连、昆明、南昌、镇江、金华、台州、盐城、沈阳、湖州等城市。
张学良表示,与上一年相比,排名较前的城市相对较为稳定,变动幅度整体较小,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上海与主要城市之间的联系合作内生于各自发展需求之中,形成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指数研究结果显示,一方面,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龙头引领作用较为明显,特别是上海大都市圈整体形成了较强的城市联动效应,沪苏同城化趋势显著。
另一方面,上海建设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具有坚实的基础,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成渝地区、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区域之间的联动格局初步形成,并进一步带动了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协调发展,国内大循环已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发展体系。
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潘晓岗表示,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上海与全国主要城市区域联动”可视化系统启动和指数研究成果发布,为深入推进区域重大战略协同发展,助力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提供了有益探索。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