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猪肉虽小但关乎国计民生。同时,基于中国的CPI统计方式,猪肉价格更关乎整体食品价格的稳定。以9月份公布的统计数据为例,在2.8%的CPI整体涨幅中,仅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就占了约1.56个百分点,而食品价格的上涨又与猪肉价格大涨36.0%、涨幅比上月扩大13.6个百分点密切相关。
从历史看,中国CPI上涨通常与农产品、食品价格关系密切。为什么?这当然和中国农业产业不断市场化、产业链分工不断细化的改革发展相关。比如,过去农民自产自销、进城买菜,基本没有考虑土地成本,也不会考虑人力成本,更不会考虑时间成本,如此等等。但随着农业产业化不断发育,从育种育苗到科学种植,从收割仓储到运输加工,几乎所有环境都商业化了,整个农业产业链不仅吸收了大量就业,而且农民增收了,这一切是不是都会体现在城市的餐桌成本上涨?这其实是正常的,体现了城市反哺农村的历史趋势。
但这里有个关键问题必须解决:更加准确、精致、及时、方便的信息服务。为什么?第一,中国城市的饮食结构已经发生巨大转变,当年被定位于“农副产品”的需求可能已远远超越粮食等“主产品”;第二,从现实看,“农副产品”市场基本属于自由市场,竞争剧烈,以农民为主的自由生产者处于劣势地位。正因如此,政府应当下大力气向农业、农村、农民输送信息服务,加大整个市场的透明度,以使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获得稳定的信息支持,强化农民的价格察觉、议价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农副产品”的价格稳定。
猪肉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一会儿是涨价引导出一哄而上生产过剩,一会儿又是跌价引导出过度屠宰肉贱伤农,以致猪肉价格大起大落。
10月10至14日当周,因36个大中城市猪肉零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40%,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猪肉市场进入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随之,国家发改委准备向市场投放今年第六批中央猪肉储备,并指导各地加大力度同步投放地方政府猪肉储备。据了解,今年6月以来猪肉价格开始一路上涨,9月8日,发改委投放第一批、3.77万吨中央储备,截至10月14日,已连续投放五批,合计10.71万吨。
国家猪肉收储与储备投放的制度安排,显然对稳定市场价格和价格预期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收储与投放的“三级预警制度”,三级最低,一级最高。但进一步,国家储备与投放是不是可以变成强大的信息引导机构?其实,储备和投放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给出市场供求变化的信号。所以,不只是“三级预警制度”,而应当依据养猪周期,提前给出增养、减养的预测数值。
实际上,对于中国,基于庞大的数字时代优势,管理者获取信息、统计信息,以及经营者接收信息、分析信息已经不再是难事。关键是要利用现有庞大的信息基础设施,为市场提供较为充分的信息。当然,相关部门已经为此努力多年,但现在看,第一,需要大幅提升及时性和精准性;第二,需要大幅提高前瞻性;第三,需要大幅提高覆盖性。总之,要想方设法为生产者提供更多的科学管理的依据,进而减轻宏观经济的波动。
(文章来源:经济网-中国经济周刊)
关键词: 精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