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今天你飙了吗?
《狂飙》究竟有多火
开年第一爆剧《狂飙》究竟有多火呢?
大概就是整个春节不管你去谁家串门,电视机上演的都是《狂飙》;返程的车厢一眼望去手机屏幕上也是不同进度的《狂飙》;同事、亲友不知道聊什么?聊《狂飙》总没错。
打开昨晚的微博热搜,前十名中一半都是《狂飙》。
虽然时代变化了我们再也无法用万人空巷这样的词去形容一部影视作品的热度,但也有更多具体的数据可以进行说明。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2日6点,《狂飙》收获13个全网正片播放市占率日冠、2个全网正片播放市占率周冠、8个舆情热度日冠,同时也是抖音剧集热度第一名。
具体而言,云合数据显示,《狂飙》正片有效播放市场占有率高达65%,遥遥领先于同档期其他热播剧集,创下云合数据单剧新高,而单日播放量已经突破3亿大关,是第二名《三体》的十余倍。
截至目前,《狂飙》酷云实时收视率峰值超过了3.7%,几乎是其他几个地方卫视收视率的几倍之多。
该剧不仅掌握了电视机,网络平台也拿捏了,直接成为了首个爱奇艺站内热度破11000 的剧,创下了历史新记录,被他甩在身后的是《赘婿》、《人世间》和《苍兰诀》这样的绝对爆款。
除了数据上的绝对胜利,《狂飙》也收获了好口碑,豆瓣评分一度超过9.1。而9分几乎可以称得上国产片的神剧门槛。
《狂飙》为什么能成为爆款
任何在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的作品势必都把握住了最大公约数的观众与时代情绪。
如果说这两年我们的流行文化趋势是什么,答案中一定无法避开复古。爆红的王心凌、Y2K妆容其实都是当代人对千禧年的回忆。
《狂飙》故事的起点就发生在那个时候。
2001年,《狂飙》的导演徐纪周大学毕业,后来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他回忆起那个年代的蓬勃生气——中国申奥成功、加入世贸组织、经济高速发展,时代在催生大家的欲望,每个人心中都很躁动,每个人都充满希望。
但与此同时,那也是一个急速变动的时代。90年代国企改革,一代人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无论是高家兄弟还是唐小龙唐小虎,他们都是工厂子弟,是被卷入这场风暴中的人。高启强每次跟警方解释自己与唐家兄弟的关系时,总会说:“以前父母都是一个厂的……”这似乎也为后来他们的联合与命运转向埋下伏笔。
而这些细节与情绪也让每一个坐在屏幕前的人都能找到共鸣。
与此同时,《狂飙》又是现实的。它选取了时下影视剧中最容易出爆款的赛道——悬疑与刑侦,但同时却用一种近乎白描式的三幕剧结构讲述了一个跨越二十年的故事,这其中有普通人的生活也有体制内的“揭秘”。
就像导演在采访中所说的那样,“这部戏是想讲中国20年社会变革,希望从人带出来。警匪故事肯定是最极致、最好看的方式。确实是想描摹这一个特定历史阶段中国基层社会生态,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环境的生态,包括权力生态。我希望京海能成为中国二三线城市的缩影,把中国20年里一些重大社会事件、社会变革,用警匪这样一个最成熟的方式给讲出来。”
比起悬疑,民生才是这个故事的底。
好故事需要好演员,而《狂飙》几乎每一位都是最好的演员。
被称为最强alpha女的大嫂高叶红遍了全网,大家模仿她的发型、她的妆容,其实都是对这个角色的喜爱。最近演员高叶在小红书发布一则“妆容揭秘”,观众才知道让人魂牵梦萦的陈书婷式港风妆容暗藏如此多的玄机,“陈书婷是特别有劲儿的一个人,我会尽量剔除掉一些女性妆容里面的那种‘讨好感’。”
李响几乎是全剧中最让大家意难平的角色,他有理想却陷入困局,他身上呈现了生而为人的复杂性,黑白之外更丰富的灰色。而所谓的灰度变化却并没有写在剧本上,都是他自己一点一滴琢磨的。
在大结局播出的当晚,不少演员发布了自己关于电视剧的“小作文”,但这些文字一点儿都不“小”,也完全没有以往内娱的矫情或公式化。饰演唐小龙的林家川这样写道:“唐小龙出狱那场戏之前,我熬了个大夜,临上场又给自己灌了瓶啤酒,希望能增加唐小龙重回人间的恍惚感……”他说,拍了多年戏,第一次浅尝“红”的滋味,“这种喜欢犹如潮水,汹涌而来,又会穿指缝而走。”
所有创作者用堪称工匠的态度完成了一部影视工业化时代的作品。
一部爆款,半部好剧
但很遗憾,《狂飙》依然只是一部爆款剧,距离神剧一步之遥。
《狂飙》的时间跨度长达20年,整个剧作将它用“三幕剧”的形式分成了三段,在第26集关键人物李响与高启盛去世时全剧达到顶点,但没想到之后是一路滑落。有网友开玩笑称,《狂飙》窜稀式烂尾,请专案组调查下谁负全责。
《狂飙》的成功在于无数个形象丰满立体的人物塑造,与盘根错节的人物命运交织,但这些都为后续的故事线收束提出了巨大挑战。
消失的陆寒、死去的陈书婷、腾生的感情线……第三幕的不少关键情节都被处理地格外草率与生硬,这些都让享受了26集高品质电视剧的观众难以接受。
人最不能忍的不是坏,是蠢坏。
在第三幕中,几乎所有重大推进都在靠反派自我分裂,再也找不到之前双雄博弈、政商界风云诡谲的感觉。
或许就让这部剧停在26集也很好,两个意外命运交织的人,都付出了最惨痛的代价,而这也是大多数现实故事的结局。而不至于让一部神剧沦为“虾系剧”,去头去尾可食用。
这些遗憾一定程度上与创作团队本身有关,但某种程度上也是当下创作环境的反映。日趋极端化的网络舆论正在不断破坏内容创作的氛围,大众对于复杂角色的接受度正在逐渐降低,非黑即白成为了某种“正确审美”。
在播出过程中,“反派究竟是否着墨过多,有美化之嫌”一直都围绕在《狂飙》上,观众对于正派和反派的灰色程度容忍都非常有限,这也成为了此类剧集的最大困局。作为现实主义题材,此类剧集与现实生活接近受众广,总是能引发讨论,但更广泛的讨论意味着它更容易变成一种真假模糊的“社会议题”,有很高的舆论风险。这也是“虾系剧”越来越多的原因。
无论如何,《狂飙》是国产剧市场一个好的开始,虽然距离神剧一步之遥,但依然是一部好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