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9月23日,在2023年第五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北方新金融研究院院长陈文辉称,大量的所谓“创新”由于投资者看不到底层资产,盲目投资,最终酿成金融风险。
陈文辉指出,金融行业往往是通过一些标准化的产品积聚客户资金,并投资到一些产品上来达到这一目标。但在这一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所谓“创新”,出现产品的多层嵌套,反而失去效率,甚至导致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始终不能到达实体经济。
金融业应该如何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第一,金融业可持续发展事关全局。陈文辉认为,金融业只有解决好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服务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否则,只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第二,金融必须以服务实体经济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和根本责任。陈文辉认为,短期看,金融产品的买卖互相抬高价格,似乎都有收益、利润,事实上并不创造价值。长期看,这样一种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最终会酿成金融风险,最后还是要由全社会来买单。更有甚者,由于产品的所谓“创新”,投资者看不到底层资产,盲目投资,最终酿成金融风险。
第三,金融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必须尊重市场规律。陈文辉表示,金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金融作为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必须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从整个金融发展史来看,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金融监管的实施都是为了使金融市场更加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确实存在个别地方干预金融机构,要求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些金融机构不尊重市场规律,盲目扎堆进入一些领域,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投资泡沫,其中蕴含着不少金融风险。“在光伏、风能等领域,现在也存在着一些这样的风险。”
陈文辉强调,长此以往,必将对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形成威胁。其结果是非但不能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自身发展不可持续,最后还将拖累整个经济。
陈文辉认为,金融企业的治理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些年来出现的一些金融机构风险,都与治理上的不完善直接相关。”他举例称,近年来,一些中小银行、保险公司出现风险,主要就是一股独大、治理失效、个别大股东对金融机构操控,盲目、不计成本地发展业务并将其变成提款机、印钞机,掏空金融机构,酿成金融风险,最后由国家买单,自己也走上倒闭、被接管的路子,教训极其深刻。另一类问题是内部人控制,从全球来看,金融业的高薪问题一直是一个被社会广为诟病但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于金融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是一个更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包括股东利益的平衡,避免一股独大,董事会、管理层、员工利益的平衡等。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