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年内赛道股大面积表现不佳,投资者布局需关注重仓股“抱团指数”)
红周刊 特约 |黄大智
昔日公募爆款时代,追捧抱团股的基金产品大多业绩不俗;如今时过境迁,尤其今年的行情严重分化,赛道股大面积倒下也让趋势投资的公募叫苦不迭。
(资料图片)
年初至今,虽然表面上二级市场不乏机会,尤其中特估与AI交相辉映,但基金重仓股指数表现相对一般。具体分析市场主要指数,主要宽基指数中除创业板指和沪深300出现小幅下跌外,上证指数、科创50、中证全指等宽基指数分别上涨3.63%、6.44%、2.57%。
对比来看,Wind偏股型混合基金指数年内已经录得-3.18%的跌幅,意味着基金重仓股表现惨淡。通常,机构投资者会非常关注业绩和基本面,因此重仓热门赛道股的基金表现相对较好。但从稍早公募一季报的重仓股来看,彼时被重仓的行业和标的胜率并不高。
持有占比超过20%
业绩尚可者同时持有前五大重仓股
通常机构抱团重仓的上市公司,因为其强大的护城河和行业龙头属性,多数时候都能取得优于市场的表现。但今年一季度恰恰相反,市场在“中特估”和人工智能两大主题的带动下,分别拉动了上证指数和科创50的上涨,市场呈现出两极分化的“一九行情”。
具体说来,首先以行业视角来看,一季度公募基金持仓占比前五的申万一级行业为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持仓占比依次为17.39%、13.82%、10.59%、9.37%、7.13%。
其中,前三大重仓行业合计占比约42%,但它们年内表现却差强人意,截至5月26日中午收盘,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医药生物三大行业分别录得-7.97%、-5.97%、-2.48%,跑输主要市场宽基指数。
个股层面同样如此。从公募一季报的持仓情况看,持仓比例最高的前十大股票分别为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五粮液、泸州老窖、药明康德、迈瑞医疗、山西汾酒、金山办公、阳光电源、爱尔眼科。但同一时间段,仅迈瑞医疗、宁德时代、阳光电源、金山办公四只个股实现年内正收益,若将涨幅与上证指数相对比,仅有金山办公一只跑赢。
即便如此,持有这些重仓股的基金依然值得关注,因为它们大多是公司中的品牌产品且由明星基金经理管理。事实上,同样持有这些重仓股的基金表现也大不相同。由于择时、仓位控制能力各异,基金净值的分化颇为明显。
以一季报重仓统计来看,同时持有茅台、宁德、五粮液、泸州老窖、药明康德等前五大重仓、占比超过20%的产品中,笔者筛选了如下值得关注的产品,其中葛兰、陈璇淼、刘苏等人具备相当的知名度,有着各自一批坚定的拥趸。
风格分化 抱团股逐渐遭弃
主动权益投资告别“躺赢时代”
从行业的视角来看,受益于居民消费升级和双碳战略的实施,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医药生物三大行业在近几年成为公募的超配行业,这三大行业在过去积累了巨大的涨幅。如果将2022年的熊市表现剔除,从2019年到2021年,三大行业涨幅分别为200%、259%和95%。
这一过程中除了盈利增长外,估值同样被不断抬高。截至2022年末,三大行业滚动市盈率分别为34.4x、26.9x和23.4x,远高于沪深300指数11.3x左右的估值水平。当行业增速下滑无法匹配高估值时,必然面临估值下修带来的回落。尤其三大行业今年均有各自的难题需要面对:医药面临集采带来的行业盈利水平下降,电力设备面临供给过剩和需求下滑风险,食品饮料面临居民消费能力下降和消费降级的“量价双跌”。回眸一季度,上述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行业均处在缓慢复苏中,并非处于发展上行周期,二级市场表现差强人意。
此外,个别行业还面临机构减仓的压力。以电力设备为例,虽然2023Q1显示其仍然是公募的第二大重仓行业,但对比2022Q4来看,公募对电力设备仓位的配置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成为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配置比例下降最多的行业。
具体到个股也不例外,以药明康德为例,其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速仅为5.77%,成为上市四年多以来,单季度营收增幅首次降至个位数。在CXO业务受到美国政策冲击、创新药研发低迷的情况下,公募持仓占比下降不足为奇。因此,选择跟风追逐重仓抱团股的基金,收益率很难尽如人意。
行业热点快速轮动
坚定抱团赛道股基金需拉长周期
不过拉长时间看,上述被公募抱团的公司,长期业绩都验证了公司出色的成长性。在当前存量博弈、市场分化的行情下,这些行业处于宏观经济冲击和行业监管政策影响,不可避免地会面临阶段性失速。特别是经济弱复苏导致行业基本面恢复不及预期,因此它们短期走势不佳。但这些公司长期经营的护城河和优秀的管理层,大概率能够穿越当前的经济周期,需要的只是时间。
同时,对于市场热炒的中特估和ChatGPT需要保持理性,基金投资无需只争朝夕,两者能否从一类主题成长为一条主线,仍然需要时间和业绩的检验。如果没有业绩支撑,当下的暴涨反而可能是更大的风险,此时买入相关概念基金或导致高位站岗。
近期市场表现部分兑现了这种担心。以万得中特估指数和中证人工智能指数表现来看,前者从高点下跌超过20%,后者回调超过10%。虽然它们年初至今均有超过20%的涨幅,但多数投资者或为半路上车,回调容易造成投资浮亏。
(本文已刊发于5月27日《红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基金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推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