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微芯生物:看原创新药企业如何坚守 实现高质量发展)
原创新药领域如何突破?这类企业如何披荆斩棘,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有着怎样的励志故事?
(资料图)
带着这些问题,近日,深圳媒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就走进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中国原创新药领域的先行者——微芯生物,探寻这家企业从深圳起步,一步一个脚印,到迈向世界的原创新药研发高质量发展之路。
选择并坚守原创新药 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资料显示,微芯生物是由资深留美归国博士团队于2001年创立的中国原创新药领域的先行者。公司秉承“原创、优效、安全、中国”的理念,专注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抗病毒五大领域的原创新药研发,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可承受的、临床亟需的、具有革命性疗效的创新机制药物。
在媒体调研现场,微芯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鲁先平介绍了微芯生物以科学为基石、从满足临床需求为出发,构建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和实践经验。
鲁先平介绍,公司现在已有两个原创药上市,第一个是肿瘤药西达本胺,它主要是针对肿瘤的转移复发和耐药,它的面市填补了我国外周T细胞淋巴瘤治疗领域的空白,第二个是去年刚上市的二型糖尿病药物西格列他钠,它解决的是2型糖尿病的核心病理机制——胰岛素抵抗,同时为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综合管理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对于原创新药,鲁先平认为,生物医药产业是所有产业中研发投入最大、高度调控,既受制于药品管理法和药品注册管理法,又受制于专利法的一个十分特殊的产业,选择做原创新药是一条艰难的路,但却是最正确的选择。
微芯生物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微芯生物的发展经历了纯粹投入期(2001-2005年)、成长期(2006-2014年)、高速发展期(2015年以后)等多个阶段。
在公司的纯粹投入期,微芯生物创立,构建核心技术平台,并开展早期研发,这一阶段是创新药物研发风险最大的阶段。2002年,公司成功构建国际先进的核心技术体系(基于化学基因组学的集成式药物发现与早期评价),首次发现西达本胺(抗肿瘤实体分子)这一亚型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并申请了全球发明专利,西格列他钠这一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全激动剂并申请了全球发明专利。
在公司的成长期,公司确立商业模式、开始产生收益(合作研究、专利授权),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开始产生现金流,风险可测。
进入高速发展期,公司原创药实现产业化及产品陆续上市销售,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公司第三阶段的跨越发展,可持续的产品链建设/国际开发注册与国际市场销售。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包括西达本胺生产基地(坪山基地)通过GMP认证,并实现产品生产与上市销售等。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品牌形成、效益剧增、回报社会。
观察上述微芯生物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原创新药企业发展过程的艰辛和长期性,需要相关企业和负责人时刻保持强大的定力才能坚持和坚守。
深圳良好氛围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渥土壤
在调研活动现场,微芯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鲁先平回顾了微芯生物创立、发展的历程,以及其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他认为,这一过程中,深圳市场化、创新、包容等氛围给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渥土壤。
鲁先平21年前来到深圳创业,当时深圳民营企业发展很好,市场化氛围浓厚,政府的服务意识远超国内其它城市。
2005年—2009年,微芯生物先后面临了融资困难和巨大的临床研发费用的双重压力。当时,深圳市委市政府及时伸出援手,由市政府为微芯生物代建产业化基地,帮助企业的肿瘤新药西达本胺产业化在深圳顺利实施。
鲁先平回忆道, 2005年公司在最困难的时候要进行二轮融资,但没有一家大机构愿意投,最后投资的4家机构全部来自深圳中小型投资机构。他们看好微芯未来的发展,勇敢地投资支持微芯,这也是微芯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西达本胺上市后,一年多就纳入了深圳地方重病医保,而且支付比例很高。深圳从新药医保准入到便利的融资环境,再到政府对研发的支持,都让企业受益非常多。
微芯生物作为中国原创新药研发领域的先行者和领军者,从创业之初至今,始终坚持原创,与深圳特区共同走过的21年,参与和见证了深圳的历史变迁和创新发展。从微芯生物的创新实践表明,在生物医药产业,只有坚持技术创新,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拥有长久的竞争力。近年来微芯生物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升级核心技术,支持新药的早期风险预测、降低临床开发风险、提高临床开发效率,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