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新能源车降价潮似乎正在来袭,先是特斯拉斯Model Y、Model 3全系降价,接着小鹏汽车和零跑汽车“低调”调整终端促销政策,而奔驰甚至狂降23万。
新能源车为何出现大批量的降价?是否会继续降价?其实,此次新能源降价,或与“销量”相关,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明年新能源国补即将退出,车企降价之后,若届时再提价,反而会处于被动位置,不利于销售的开展。目前虽然主流市场销售较好,但是新能源车,尤其是新势力品牌的商超店,正面临着商场客流下降的挑战,在销量方面大幅承压。并表示,今年年末不仅不会出现大范围的新能源车降价潮,反而有可能出现一轮涨价潮。
(资料图)
实际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成本非常大,多数新能源整车厂都是亏损状态,很难赚到钱。目前,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甚至能达60%,不仅锂矿企业赚的盆满钵满,电池企业的业绩也不错。包括宁德时代(300750)、LG新能源、亿纬锂能(300014)、国轩高科(002074)、欣旺达(300207)等动力电池企业都实现营收创新高。但只有一家例外,那就是孚能科技。
孚能科技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88亿元,同比增长299.15%;净亏损1.9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孚能科技在二季度刚扭亏为盈,实现了单季度盈利,净利润8475万元。主要原因系三季度高毛利客户确认收入占比相较二季度回落。孚能科技的和讯SGI指数评分三季度为54,依然不合格。
盈利能力方面,孚能科技持续承压。加权净资产收益率持续为负,今年前三季度为-3.04%,不过同比于去年同期的-4.25%还有些进步。孚能科技毛利率在动力电池企业中表现较弱,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毛利率分别为18.95%、15.86%、14.12%、13.23%。而孚能科技今年前三季度仅为10.86%,从单季度来看更惨,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6.70%,环比下降9.68个百分点。净利率也仍为负值,前三季度-3.22%。
现金流方面,孚能科技因依赖大客户,存货及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资金压力一直较大。今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5.8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6.82%。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孚能科技现金流依然吃紧,但与去年同期的-7.50亿元相比也有很大进步。
孚能科技应收款项高企,存货余额较大,今年前三季度17.47亿元,较年初的14.72亿元又有增加。不过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仍良好,前三季度为61.87天,相比于年初的151.14天大幅缩减。
研发方面,孚能科技虽然挣不到钱,但研发一直大手笔,今年前三季度为4.63亿元,同比提升17.81%,不过研发占比仍较低,前三季度仅为5.37%。但并且与其他动力电池相比,研发费用也较低,宁德时代、欣旺达、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的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分别为105.77亿元、18.96亿元、14.32亿元、10.39亿元。
孚能科技是软包电池的代表企业。目前锂电池从封装工艺划分可分为软包、方形和圆柱。目前,国内最主流的为方形,华经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从2017年到2022年,方形电池在中国动力(600482)电池市场的份额从57.5%增长至86.4%,软包从15.3%降至7.3%,圆柱从27.2%降至6.2%。在国外市场,软包电池渗透率远高于国内,但第一梯队主要是日韩企业,如LG化学、AESC、SKI等。不但如此,当下圆柱电池又因特斯拉被“力挺”,孚能科技的软包电池确实有些尴尬。
另外,孚能科技的固态电池业务,近日孚能科技发布包括半固态电解质的软包电芯技术,为向固态电池过渡作准备。但以目前的技术来说,短期内全固态电池仍无法大规模量产。而现有的半固态电池业务也只是个过渡,安信证券邓永康曾指出,半固态锂电池对现有四大材料体系以及电池制备工艺没有太大的改变,只是一种过渡产品,并非解决安全性、提高能量密度的最终方案。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孚能科技的电池不良率,孚能科技2022年上半年计提资产减值了,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77亿元。主要原因是产销规模大幅扩大,以及镇江工厂二期产能爬坡,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电芯不良品。同时,主要客户对公司产品要求较高,产生了部分未满足主要客户要求的产品。
而这并不是第一次,2021年1月20日,孚能科技也宣布,由于电芯产品出现减值,对2020年度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约1.1亿元,而减值原因之一则是“新增客户的产品与新的产线爬坡调试产生B品”。B品即电芯不良品,在生产软包电芯的过程中产生的这些产品达不到工艺和品质要求,外观、性能具有瑕疵或缺陷,无法修复,不能进一步加工成模组或者电池包,于是公司对这部分产品降级处理。
并且,去年孚能科技曾接连陷入两起汽车召回风波。一起是北汽召回,两款车型的部分车辆动力电池系统存在一致性差异,在高温环境下长期连续频繁快充,可能导致个别单体电芯性能劣化,极端情况下引发偶发失效,引起动力电池起火风险,存在安全隐患。孚能科技还承担了北汽的相应召回费用。
另一起是长城汽车召回,主要系公司供应的长城汽车欧拉IQ电动汽车所搭载的动力电池模组与BMS软件控制策略存在匹配差异,长期连续频繁快充后导致电池性能下降,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动力电池热失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近期,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认为,预计最晚后年电池全产业链都将出现产能过剩。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也曾在今年3月份公开预测,2025年中国电池产能将会出现电池产能过剩。产品如不能达到上成,未来又该如何应对?
关键词: 和讯s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