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是一种历法置闰方法,日期记录有闰月的出现,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为什么农历有闰月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资料图】
1.常说的公历(阳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记时365天5小时48分46秒。而农历(农历〉是以月亮围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记时29天半。
2.农历主要在东亚地区民间被广告使用。农历是一种传统的阴阳合历。相传为古代黄帝时代或是夏朝研制的,农历又称黄历、夏历
3.大月每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只有354天或355天。这样一样,农历的一年就要比我们常用的公历一年少11天左右或者少了10天。因此,人们为了和四季的转换相符合,便会在一定的时间后增加了一个月,而这个月便被我们称为闰月。
4.自打使用了西方格里历之后。中国传统的历法便被称为了旧历或者传统历。之后就把西历称为公历,而旧历称为农历。
5.闰月的确定其实通常是跟24个节气相关。农历里的24个节气的日期是逐月延迟的。这样就可能出现有些月份有一个节气在月末,下个月只有一个节气的情况,农历就规定在这个月以后安排一个闰月,例如在1982年农历4月28日是小满,后边的一个月就只有一个节气芒种,要再下一个月才有夏至。因此,就在四月以后安排一个闰月,称为闰四月。
6.闰月几年一次。俗话说:“三年一闰,五年两头闰”,换句话说农历会每隔两三年就有一个闰月。民间有“十九年七闰”的归纳法。
以上的便是关于为何农历有闰月的基本介绍了。
扩展阅读
闰月是中国农历中的一种特殊月份,通常是在正常月份之间插入的一个月份。在农历中,一个月通常有29或30天,但农历年的长度为12个月加上一个闰月,这使得农历年的长度可以与地球公转周期更好地对齐。闰月最早是在古代中国的夏朝时期开始使用的。
四月五日的清明节,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恰好是农历的农历二月份,对于闰月,有许多的讲究,包括闰月鞋、闰月面、闰月菜、闰月饭等等,并且有许多的禁忌,例如不能动土,不能迁坟,甚至不能上坟。
闰月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抵消农历与回归年之间的差异,每隔两至三年农历中就会多处一个闰月,这样农历就不会与自然四季脱节,仍旧符合自然节气。如果一年中有闰月,则这一年就是13个月,今年的农历天数就是384天。自古农历闰月为“十九年七闰月”,闰月比较多的月份主要是四、五、六月,二月比较少见,此时的清明节也就变得更加神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的古代天文学家们通过观测天象,发现每隔2至3年,农历中就会出现一个“闰月”,即在这个年份中,会再增加一个月份,这个“闰月”可以让农历与太阳历的时间再次保持同步。所以,闰月的出现是为了弥补农历与太阳历的时间差异而设立的。
这是因为农历有闰月和非闰月。农历的闰月必须重新计算,农历比较难计算,但中国最重要的节日都是以农历为准。其实,过农历生日还是过格里高利生日,要看个人喜好和情况。公历和农历都用于计算日期。大部分人都是用农历来算自己的元年,不过也有一些不同的情况,只要可以分享给他们的亲朋好友,我们一起过生日,不管是农历还是阳历,都非常快乐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