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上海书展(供图:汪耀华)
【资料图】
2017年暑假的尾声,我们嘉定区化学教师培训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每年必去的“上海书展”一直都没能成行。到了8月22日,化学培训的最后一天早早结束,我立刻马不停蹄的赶往“上海书展”,这天已经是书展的最后一天了。赶到书展的时候,已经下午五点多了,然而书展上的人潮不减反增,可见申城人民爱书的热情。我在各个展柜、各种书籍间流连忘返。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已到晚上九点。恋恋不舍中,我随着人潮离开展厅,我竟然有幸成为了“最后一名离开书展的幸运读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问到:“请问你以前参加过书展吗?”我的思绪飘到第一次来书展的时候……
初遇
与“上海书展”的第一次接触是在2010年的夏天。那年是我初到上海的第一年。初来大上海,有着环境巨变带来的不适,有着对将来未知的迷茫。而心中的不解只有从书中去寻找答案。从媒体上看到“上海书展”的信息,第一次来书展,完全被震撼到了。2010年是世博年,整个场馆的布置充满了世博会的元素。诺大的场馆,随处可见书和读者。这里是书的海洋,是爱书人的天堂。书展按照出版社设置展台,各个展台都把自己最具代表性的书放在显眼的位置。而且书展中活动众多,有各路大家的签名售书、名人面对面和高层读书论坛等等。
上海展览中心虽然很大,但是读者更多,为了让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展会方面搭建了超大的“阳光棚”,而且阳光棚把几个展厅连接起来。让读者可以在几个展厅间不受天气影响自由穿梭。所以,楼梯上、展台边,随处可见阅读中的读者,读者虽多,但整体氛围是安静而有序的。
在这次书展上,我流连于各展台之间,寻求对话自我、剖析自我的心灵书籍,并收获了许多心理、励志方面的经典书籍。书如清风,能驱散我们心中的烦绪;书如阳光,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这些书籍也伴随我度过了刚到上海的“适应期”。 一次书展,书香一年。
熟路
2012-2014年间,我的人生进入新阶段——我升级做妈妈了。对于如何做好新手妈妈,我即紧张又焦虑,我思考:孕期如何注重营养的均衡摄入;新生婴儿应该如何照顾;小宝宝各个阶段应该发育到什么阶段,如何帮助宝宝更好的发育;学龄前儿童如何度过“第一次心理叛逆期”。对于我来说,万事都一次,可在书籍中,这些事情都早已重复百次、千次。正如高尔基所说:“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这几年的书展,育儿方面的书都是我关注的重点。也正是这些书,让我对于如何做好妈妈,做到有理有据、有的放矢。谁说妈妈是没有岗前培训、没有上岗证书,人人都可以做的职业?!我这可是由书展做证,不断修炼育儿技能的发展型妈妈。
发展
每年到了暑假,最期盼的就是8月份“上海书展”的到来。书展几乎年年去,却每次都有新发现。比如:我在书展上看到出版社的“直播现场”。网络直播经常看,现场看直播还是第一次。我关断的关注了这个出版社的直播间,在家也能“网上看展、网上购书”。上海书展不是只在8月份出现,微信公众号——“上海书展”在持续推送好书。书展在抖音、天猫、京东、拼多多四大平台推出“2022上海书展云端新阅读”活动。网络直播间帮助上海书展打破了空间地域的局限,线上线下相结合。上海书展一直在我们身边。
再说说我每次参加书展携带的工具吧。第一次是个简约的小挎包,买的书就放在塑料袋里。可是书装的多了,塑料袋又沉又勒手。后来我学聪明了,背着双肩包去逛书展。双肩包越来越沉,我不由得羡慕拉着行李箱去逛展的朋友。现在我逛书展,还是一个简约的小包,因为书可以邮寄回家啦。书展人性化的小举措,方便你我他、也温暖了大家的心。
辐射
这次书展上我有幸成为了“荣誉读者”,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变化。我所在的学校,在教师节上举办了“我与读书”的读书交流活动。我主持的校班主任工作坊多次组织学员们开展读书交流活动。然后由老师带动学生,组织学生开展“少年说·书香伴成长”的共读活动。
“荣誉读者”的称号,让我与有荣焉,是对我这个小书虫,读书数十载以来最大的肯定;又让我受之有愧,做为理科生,读书实在不敢称多。但我愿做为一个小小的火种,不仅自己要多读书、读好书,还要带动身边的朋友、学生在读书的道路坚持不懈的走下去……
作者:王慧慧(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中教师)
编辑:卫中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