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法治时评
□林楠特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联合发布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十大司法救助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刑事被害人救助、追索抚养费救助、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救助等可予救助的主要案件类型。
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件并不少见,其中有部分孩子或因为拿不到抚养费、赔偿款,或因为遭遇人生种种变故而陷入急迫困境。对这些困难孩子及时开展司法救助,是有效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举措。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人民法院救助未成年人一万余人,发放救助金4.26亿元。
司法救助并不是帮扶被救助孩子的终点。从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看,司法机关没有停留在缓解“燃眉之急”上,而是不断延伸职能,为这些困难孩子提供常态化的有效帮助。比如司法机关在加快办案节奏,及时给付救助资金的基础上,积极与妇联、教育、民政等部门协作,帮助解决学籍难题、协助办理低保、进行心理疏导等,尽力为受助孩子营造积极、友爱的生活环境,实现了“当下救”和“长久助”的统一。
这些典型案例充分体现了政法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精准呵护和特殊关爱,传递着司法温度,彰显着人文情怀,也是政法机关全面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政法机关在实践中不断回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持续抓好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人员入职查询、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落实,主动做好法治宣传教育,有力构建网络安全“防火墙”……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全面的法治保障。
未成年人保护是民心工程、暖心工作,需要全社会用心用情用力,共同画好“同心圆”。期待政法机关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机制,持续加强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助推全社会各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产生“化学反应”,让法治成为孩子们的“安全带”“护身符”,用法治温度呵护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