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浙皖代表委员:热议长三角,共谋一体化

来源:本网专稿  发布时间:2023-03-17 12:49:47 

过去一年,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交出来之不易的成绩单:2022年,沪苏浙皖经济总量占全国的24.1%,研发经费投入占全国的29.8%,数字长三角、科创共同体等合作加速,通苏嘉甬高铁、沪苏嘉城际铁路等项目开工,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


(资料图)

□本报记者 张海莺

涵盖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过去一年,三省一市交出来之不易的成绩单:2022年,沪苏浙皖经济总量占全国的24.1%,研发经费投入占全国的29.8%,数字长三角、科创共同体等合作加速,通苏嘉甬高铁、沪苏嘉城际铁路等项目开工,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点名”,要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是“长三角一体化”连续第5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沪苏浙皖四地的代表委员围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构建长三角一体化新发展格局

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长三角一体化的内涵与外延日益丰富。不少代表委员注意到,一体化实践已从最初有形的、基础性领域,如打通断头路、环境群防群治,向着无形的、更高层次、更核心领域逐步延展。

通过5年的探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制度创新方面已经有了很大成效。放眼未来,要构建长三角一体化的新发展格局,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建议沪苏浙皖要在3个方面发力,在高质量一体化上迈出更加实质性的步伐。

首先,要率先构建起一体化的产业链供应链,确保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安全。切实推动长三角地区在产业供求对接、大中小企业链接、上中下游产业配套、产业链供应链的相互衔接上,发挥更大的创新发展和示范作用。

其次,要在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驱动和构建科技创新发展体系上更好更快地走在全国前列。

再次,在“高质量”上要继续开拓新路子,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在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对于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权衡充满信心,“未来,长三角一定会走出一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继续探路”。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采购经理李丰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通过各领域的实践探索,已经取得很多实效。下一步,长三角三省一市还应持续融合,通过立法、制度等手段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

联合争创国家级创新基地

在经济活跃的长三角地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由来已久。从合作共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到规划设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及数据中心集群,长三角地区已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科技厅厅长罗平表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安徽将继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资源禀赋优势,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罗平透露,安徽将与沪苏浙共同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预研,共建创新平台,联合争创国家级创新基地。例如,推进实施第二批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项目,支持建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共建区域协同发展“样板间”等。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已迈向3.0时代,其标志就是创新和产业的深度融合。如何将沪苏浙皖在科教资源、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转变成为长三角科技创新的整体优势,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全国政协委员、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集团董事长许礼进认为,长三角科技创新能力目前位居全国前列,创新投入总量较大、创新成果比较丰富、制造产业基础较好,但还存在着原始创新能力不够、科技创新协同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不畅通等问题。许礼进建议,围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卡脖子”问题,在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长三角合作专项。集聚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开展重大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发挥“绿水青山”生态资源优势

近年来,长三角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加强,在皖江频频可见“水中国宝”长江江豚结伴嬉戏,“鸟中国宝”东方白鹳又返巢湖。

对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红枫建议,加快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充分发挥长三角“绿水青山”生态资源优势,携手打造长江、淮河、新安江生态廊道,协同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不断完善跨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从共保联治向共同开发、共享优质生态产品拓展,共建绿色美丽长三角。

在全国政协委员、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院长王媛看来,“共饮一江水”的长三角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有着自然而然的联盟属性。“希望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之间打破地域壁垒,共同作出生态环境保护示范。”

不久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正式获批,下了一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王媛表示,会持续关注示范区的发展,尤其是生态环境联保共治方面的成绩,同时期待用自己的专业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作出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张甘霖认为,长三角地区要实现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关键要实现生态环境标准、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管执法的协调统一,进而形成生态环境联保共治的机制。

此外,在产业的布局协调上,张甘霖希望长三角地区能建立更加紧密的分工合作关系,充分考虑区域的环境容量和资源特点,进行产业的均衡、合理布局。

关键词:

沪苏浙皖代表委员:热议长三角,共谋一体化

过去一年,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交出来之不易的成绩单:2022年,沪苏浙皖经济总量占全国的24 1%,研发经费投入占全国的29 8%,数字长...更多

2023-03-17 12:49:47

世界看热讯:英特尔携生态伙伴打造“绿色商用电脑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崔立勇报道可持续发展是任重道远的过程,企业责无旁贷。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直是发展主线。以科技...更多

2023-03-17 11:57:06

“津信惠”银企融资对接赋能新发展

本报讯李揽月记者朱波报道日前,天津市发展改革委主办的天津信易贷平台“津信惠”银企融资对接会在天津市公共信用中心成功举办,近3...更多

2023-03-17 09:50:33

【世界快播报】期市助力中小企业风险管理提质增效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扩就业、惠民生、稳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更多

2023-03-17 09:50:56

桓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激发经济活力

本报讯记者汪险峰报道近年来,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产学研合作,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县域产业绿色高质...更多

2023-03-17 10:09:13

环球速递!恩施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

本报讯近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府办公室印发《以控制成本为核心持续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工作措施》,为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更多

2023-03-17 09:51:56

当前通讯!“十四五”将建设国家储备林3600万亩以

本报讯记者田新元报道《“十四五”国家储备林建设实施方案》近日印发。《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科学布局和实施国家储...更多

2023-03-17 09:48:11

国家统计局:2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上涨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6日讯今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2023年2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更多

2023-03-16 15:08:50

德国已基本填补“俄气”缺口

本报讯德国能源监管机构联邦网络局的数据显示,德国加大从挪威等国进口天然气后,已基本实现对俄罗斯天然气的进口替代。德新社援引...更多

2023-03-16 11:49:38

环球热门:我国林草产业年产值 达8.37万亿元

本报讯记者田新元报道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发布《2022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22年林草产业总产值达到8 37万亿...更多

2023-03-16 09: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