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洽棠
为期3天的端午假期,多地假期消费呈现“小旺季”。从以往经验来看,在假期内和假期外,或存在“人山人海”与“门可罗雀”的鲜明反差。
笔者认为,假日经济具有时空分布不均衡的显著特点,即在时间上集中于假期内,在空间上集中于热门城市与景点。因此,延长假日经济产业链,需要从其典型特点入手,对症下药。
在理念上,与“旅游+”结合,实现全域旅游新跨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上e时代的消费需求愈加多元化、柔性化、定制化,使得供给端的“场景革命”亟待跟上。从场景上看,排浪式蜂拥知名景点的情况依然存在,体验游、深度游、文化游、小众游、独穷游等“旅游+”的新业态也逐渐成为主流,这些均需要适配特定的假日消费场景。而优良的旅游消费体验则需要实现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的理念更新,从而完成由“围景建区”的封闭内循环,向“区景一体”的开放外循环的跨越转型。
在空间上,与乡村振兴结合,实现从城市经济向农村经济延伸。目前乡村旅游整体仍处于初期阶段,品牌建设还有待时日,产品多样性亟待丰富,基础设施配套仍需完善。笔者认为,除了有景点规划的顶层设计、景点线路的因地制宜,还要有市场化手段的开发与配置,以风情小镇、田园综合体等新业态为抓手。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乡村旅游提升质量与品位,满足不同年龄结构与消费层次群体的需求,以期成健康稳定的“空间延伸”。
在时间上,与夜经济结合,补齐休闲经济中的重要一环。相较于假日经济而言,夜经济以其高频性、特定区域性等特点,涵盖商业、交通、餐饮、旅游、娱乐等几乎所有第三产业。同时,夜经济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既可以消费,也可以不消费;既可以提前消费,也可以延后消费。因此,更好的政府引导与商业配套成为消费力度的关键。近年来各地十分重视夜经济的发展,出台了不少鼓励政策措施;已经到来的夏季更是夜经济的繁荣时期。此种情况下,消费者的优质体验成为能否实现“时间延伸”的关键,考验着城市管理的颗粒度与精细度,“用脚投票”机制也将倒逼产品和服务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