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哲人:
从供求关系看中国物价“稳”全球
从供求关系出发,可以看到中国自加入全球生产网络以来,持续提供着电视、冰箱、手机、电脑等耐用消费品和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各国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工业制成品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在这个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基本同质的供应商,任何一个供应商由于成本因素单独提价只能导致销量的下降,进而使得利润受损。中国出口商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面对劳动成本刚性上升、资源环境约束持续强化、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压力时,出口企业往往依靠提高效率、优化管理、完善工艺、加快技术进步等“内功”来对冲成本上升对利润的压缩。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出口企业的艰苦努力平抑了能源资源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给世界各国带来的通胀压力。
2021年,根据万得数据库数据显示,在进口商品价格平均上涨12.4%的情况下,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仅平均上涨3.3%,低于美国、欧盟、日本的14%、5.7%、7.2%。
综合来看,此次全球各国的通胀压力加大,背后的原因还是发达国家实施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但推高了国内需求,而且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再叠加疫情和地缘政治冲突等非经济因素,使得供求关系持续偏紧,最终推高了物价水平。中国实施负责任的货币政策,不但促进了国内经济恢复和物价稳定,也为全球物价稳定作出了特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