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项“黑科技”,最大无烟煤基地谋求低碳转身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2-03-29 16:24:21 

□新华社记者梁晓飞、马志异

面对1000℃以上的高温火焰喷吐,你敢伸手去触摸一张薄薄的毛毡吗?走进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记者遇到这样一个邀请。

一年多前,这家企业还是以“全国最大无烟煤基地”著称的阳煤集团,曾率先建成全国首座5G煤矿;2020年10月以来,整合重组后的华阳集团瞄准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持续发力,以每月一项“黑科技”的速度,重新站上新的产业“风口”。新春伊始,记者走入华阳集团一探究竟。

从“炭”产业到“碳”机遇

“现在丁烷枪焰心温度超过1000℃,你把手紧贴毛毡背面,有啥感觉?”在华阳集团阳中新材公司产品展厅,公司综合部部长温孝忠一边拿着丁烷枪火烤一块1厘米厚的毛毡,一边示意记者体验一下。

记者把手放在毛毡背面,只感到有些温热,再看承受火焰喷吐的一侧,已经烧得通红。

“毛毡的秘密,在于使用了一种神奇的气凝胶材料。”温孝忠说,气凝胶是世界上密度最小、重量最轻的固体,看上去就像一团烟,却是绝佳的保温隔热材料,应用领域非常广阔。展厅里,三分之二的区域展出的都是近半年来研发的新品。

走出展厅,一间看似“集装箱”的气凝胶零能耗小屋引人注目。记者实测发现,室外温度4℃下,小屋内的温度接近19℃。温孝忠说,这间小屋的外墙、玻璃、门窗都使用了气凝胶材料,屋顶采用光伏板,地板下铺设石墨烯发热膜,冬暖夏凉,零碳排放。

图为在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的华阳集团宏厦三建公司,工作人员展示气凝胶防火保温板的隔热性能。

华阳集团气凝胶科创城研发中心技术总监张德忠说,以气凝胶粉体为基础,华阳集团发力绿色节能建筑新材料产业,目前已经成为亚洲重要的气凝胶生产企业,并牵头设立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气凝胶应用技术专委会,推动传统行业绿色转型。

过去70多年,阳煤集团累计产煤超过20亿吨,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供应作出贡献。在“双碳”目标下,低碳、减碳、零碳成为华阳集团新的使命和机遇。除绿色节能建筑新材料外,碳基合成、新能源蓄能、铝镁合金、石墨烯等多条新材料产业规模初显,曾经的老牌煤企变身新材料领域的“新秀”。

紧盯“研发尾部、量产首部”

在位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华阳碳谷,去年10月并网的1兆瓦时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已经成为周边“网红”打卡地,不少新能源汽车前来体验绿色充电。截至3月初,这套储能系统累计充电量已近10万千瓦时。

“一般的充电桩相当于充电插座,这里可以说是一个充电宝。”华阳集团新能源蓄能新材料事业部副总经理赵广说,这套系统的核心设备就是钠离子储能柜,通过集成光伏发电、飞轮储能、电化学储能、充电桩等多项技术,绿色电量变得可储可控。

做“研发尾部、量产首部”的投资者,是华阳集团抢先布局钠离子电池领域的关键之一。山西省电能服务产业协会特聘专家、华阳集团新能源蓄能新材料事业部党支部书记张彦生说,五年前,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在钠离子电池碳基负极材料研究上取得突破,无烟煤正是负极材料的上佳原料。

利用丰富的无烟煤资源,华阳集团联手中科海钠科技公司共同推进钠离子电池规模化应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目前,钠离子电池2000吨正极、2000吨负极生产基地即将投产,钠离子电芯产业化生产线正在抓紧建设。

图为2021年10月并网的1兆瓦时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新华社记者 梁晓飞 摄

在太原理工大学超硬材料实验室内,煤层气制备金刚石的研发升级如火如荼。在阳泉神堂嘴煤层气工业园区,华阳集团煤层气制备金刚石的培育、打磨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一边是科研院所,一边是市场企业,华阳集团瞄准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新技术、新项目,积极构建系统性的合作体系,为新技术提供可持续创新、可快速产业化、可持续盈利的条件,一批“黑科技”产品相继亮相。

走出“转型找死、不转等死”的怪圈

对于传统能源企业来说,转型一直都是生死攸关的必答题。资源总有采完的一天,不转型就是等死,但转不好就是找死。

采访中,不少企业干部职工坦言,对煤矿来说,不管技术如何升级,开采出来的都是经过亿万年演化形成的煤炭,但一进入新材料行业,技术日新月异,产品不断迭代,颠覆式的技术随时可能产生,这些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翟红说,投资最忌讳的就是盲目投资,在立足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华阳确定了新能源蓄能新材料、绿色节能建筑新材料等五大新材料发展方向,通过合作、合资、合伙,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图为华阳碳谷中展出的钠离子电池。新华社记者 梁晓飞 摄

科技创新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近年来,华阳集团主动向各大院名校“掘金”,柔性引入高层次专家45人,其中院士4人,教授博导14人,形成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工程中心、实验室、研发中心等数十个创新平台。

坚持“从0到1”的原始创新,拓展“从1到N”的应用实践。华阳集团不断向科技借智借力,将科研机构的硬核科技成果、企业家的成熟市场通道、投资家的雄厚资本深度融合,使企业成为技术资源的“高地”、汇聚人才的“洼地”、科技创新成果的“试验田”,转型之路越走越宽。

关键词: 华阳集团 研发中心 已经成为

用好动力电池残余价值 深圳这家“变废为宝”企业

在位于宝安区桃花源科技创新生态园区的格林美(深圳)超级绿色技术研究院门口不远处,有一个约7米高的钢铁人,它左肩上扛着一颗绿色的...更多

2022-08-31 08:28:28

深圳划定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 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

日前,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依据《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开展了《深圳市战新与...更多

2022-08-29 08:32:58

三部门联合出手 打击光伏行业哄抬价格、垄断等违

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提出强化跨部门联合执法,...更多

2022-08-26 08:20:54

对接"一带一路" 西部陆海新通道逆势跑出“加速度”

5年前,一条全新的国际贸易物流大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诞生,将西部内陆与浩瀚的海洋紧紧相连。5年来,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网络迅速...更多

2022-08-26 08:18:13

创新产融结合模式实现产业链共荣共赢 基差贸易被

在聚烯烃产业链中,企业时常面临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基差贸易模式则为产业企业管理聚烯烃价格风险带来了一种全新选择,能够使企...更多

2022-08-25 08:11:54

四川发布盲盒APP消费调查报告:侵犯消费者公平交

100%必中、19 9得iphone13pro……近年来,盲盒经济迅猛发展,盲盒+消费图景遍地开花,但在万物皆可盲的背后,隐藏着涉嫌赌博、消费...更多

2022-08-24 08:31:10

美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网红燕麦奶被召回 婴幼儿

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困扰着美国。8月15日,据央视新闻援引美媒的报道,鉴于肉毒杆菌污染可能性和阪崎克罗诺杆菌的威胁,美国食品服务业...更多

2022-08-16 08:08:13

无人驾驶产业迎来密集利好 相关公司有望迎来快速

进入8月,无人驾驶产业迎来密集利好。国内首部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8月1日起正式实施。重...更多

2022-08-10 13:48:32

线上投保+专业风险管理+科技平台赋能 上海保交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订后明确,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国家规定的高危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投保安全生...更多

2022-08-03 08:55:31

机构:7月全国100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止涨转跌

受传统销售淡季等因素影响,机构统计发现7月房价出现环比止涨转跌的情况。8月1日,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7月,全国100个城市新更多

2022-08-03 08:2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