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日,金字火腿宣布开启上市以来的首次员工持股计划。公告称,本期员工持股计划拟以3.78元/股购买公司回购股票,认购金额不超过1.5亿。不料这份员工持股计划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也引来了深交所的关注函。
很多观点认为,这个方案最大的问题在于其混淆了股权激励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的边界,有定向利益输送的嫌疑。理由有四:一是方案中超过98%的份额由周国华等7名董监高认购,其中5名实控人“嫡系”高管认购比例达到96.39%,“定制”的意图比较明显;二是没有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指标,这被认为是利用了规则上的不同,以方便操作;三是资金来源上,参与对象除了合法薪酬和自筹资金外还可以借款,而且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实际控制人任贵龙为本员工持股计划部分员工提供借款或担保借款;四是受让价格不仅低于目前市价,也低于去年公司回购4.29左右的成本线。
这种质疑有一定道理,因为员工持股和股权激励最显著的不同是两点:一是员工持股通常不设业绩考核限制,股权激励这方面有刚性要求;二是资金来源上,员工持股计划可以融资,但股权激励计划则明确要求“上市公司不得为激励对象依股权激励计划获取有关权益提供贷款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财务资助,包括为其贷款提供担保”。
但笔者认为,存在向部分高管定向输送利益的嫌疑,恐怕还不是这份方案真正的要害。因为深交所的第一个问题没有问利益输送,而是问了一致行动人的嫌疑。交易所要求说明各份额持有人资金来源的具体情况,以及实控人为本期员工持股计划部分员工提供借款或担保借款的年化综合收益,而且说明“本期员工持股计划是否与实控人构成一致行动关系并合并计算持股比例”。
这其实意味着这个员工持股方案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如果大比例参与资金源自实控人的话,那么其真实目的应当是为了继续扩大在公司的话语权,涉及的高管则存在代持嫌疑。而从金字火腿实际情况来看,深交所的担忧是确实存在的。公开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金字火腿遭遇证监会立案调查后,公司原定的向实控人的定增计划暂时搁置。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有几个问题公司和实控人必须解释清楚。首先,是这种做法是否涉嫌变相降低“增持”价格。深交所亦要求公司解释受让价格确定的依据和合理性,是否存在向特定对象输送利益的情形,是否损害公司利益及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其次,选择用员工持股计划来实现这一目的动机是什么?是否如交易所担心的那样,有隐瞒一致行动人的嫌疑?员工持股计划的股份来源为2019年公司耗资1.71亿元回购而来,目前占公司总股本的4.0729%,与实控人20.30%的占比相加则接近25%。实控人后续是否还有其他动作或有其他考虑?
近年来,多家上市公司的“零门槛”员工持股方案都接到过关注函,争议点就是有利益输送的嫌疑。但在实操中,由于此类事务属公司自治范畴,只要程序合规基本上没有障碍。不过,面对纷至沓来、形形色色的“零门槛”员工持股计划,《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等是否有必要考虑适当调整?有没有必要参照股权激励的规定,在业绩考核、授予条件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如果一些上市公司试图用员工持股计划作为载体,来实现相应的资本运作目的,这种情况又该怎么办?笔者认为,这些方面都值得有关部门深思。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