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临沂6月17日消息(记者刘博伦)近日,走进临沂市费县新庄镇金满田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育苗大棚,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翠绿,一捆捆甘薯苗将从这里“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现在种植甘薯不用等到甘薯成熟,甘薯苗就可以直接卖钱,五六天就能收一茬,一捆能卖十五至十六元,基本天天都有收入。”农户王女士告诉记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农户可以直接售卖甘薯苗获得收益,不用等到甘薯完全成熟(央广网记者刘博伦 摄)
费县新庄镇甘薯种植历史悠久,但在种植过程中逐渐出现了甘薯品种品质退化、甘薯健康种苗缺少、栽培技术落后、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加之当地甘薯病毒病严重,金满田合作社在2019年成立初期就陷入困境。2020年8月,山东省农科院实施“三个突破”,与费县农业农村局、临沂市农科院合作,构建“链长制”模式,选派作物研究所甘薯遗传育种与栽培团队副研究员解备涛和博士秦桢到费县挂职,金满田合作社甘薯种植产业迎来了转机。
引进甘薯新品种 推广育苗新技术
要想种出好甘薯自然需要好种薯。解备涛擅长的专业就是甘薯栽培生理,挂职期间,他通过走访了解到金满田合作社遭遇的困境后,对症下药,开出“良方”交给金满田合作社负责人吴电虎。针对费县地区原来甘薯品种品质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通过甘薯“东种西繁”良种繁育模式,对合作社的种薯进行“腾笼换鸟”。金满田甘薯种植合作社先后引进优质鲜食甘薯新品种“济薯26”和优质早熟鲜食甘薯新品种“济薯33”,实现了甘薯优质品种的更新换代。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挂职专家为金满田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甘薯新品种(央广网发 赵梦如供图)
育苗技术也是甘薯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挂职专家在金满田甘薯种植合作社推广“高畦滴灌育苗”技术。该技术增加了土壤通透性,出苗时间缩短1周左右;5茬出苗总量增加39.1%,种苗黑斑病率降低10%以上;人工成本降低30%左右,且种苗质量显著改善,年产健康种苗1.4亿株。推广高畦滴灌育苗模式和滴灌覆膜加水肥一体化,出苗量增加20%,生产成本降低近30%。
推进甘薯深加工 促成合作扩销路
种植出品质优良的甘薯还远远不够,让甘薯农“口袋鼓起来”才是最终目的。挂职专家们推进金满田甘薯种植专业合作社与蒙强食品合作建立甘薯薯片加工线,对甘薯进行深加工,拓展甘薯市场。同时建立了“育繁推一体化”脱毒种苗繁供技术体系,改变了传统的小农户自繁、自育、自留种模式,提高了种薯种苗质量,增加了甘薯产量和种植户的收益,推动合作社在种苗供应、新品种、栽培技术示范、鲜食甘薯贮藏及销售、鲜食甘薯初加工等方面持续深入发展。“2021年,基地的脱毒种苗率就达到90%以上,尤其是在目前甘薯病毒肆虐的情况下,金满田红薯种植合作社售出的甘薯种苗0投诉、0售后,得到种植户的一致认可,在业内创下了良好口碑。”吴电虎说。
育苗大棚内,农户在采集甘薯苗(央广网记者刘博伦 摄)
据了解,截至目前,金满田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05户,拥有新庄镇李家白露村、润宝产业园等4处育苗基地,占地400余亩,年产出健康甘薯种苗2亿株。通过市场和企业订单每年销售甘薯10万吨,每亩增加薯农收入400元。发展甘薯初加工,每年吸收当地留守老弱劳力300名,用工10000个,支付劳务费用80万元左右,每年共增加当地农民收入300万元,真正实现了甘薯田向“金满田”的华丽蜕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小小的甘薯苗也可以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挂职专家的辛勤付出,为每一株甘薯苗写下了“甜蜜注脚”。
着眼未来,解备涛表示,他将与金满田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进一步合作,持续为甘薯种植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并把发展目标放在甘薯产业国际国内大市场层面上,计划开展甘薯品种筛选、脱毒甘薯推广、标准化种植、储藏窖修建、分拣中心建设、甘薯精深加工等项目,通过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提高甘薯产量,增加种植户收益;通过订单带动、扩建储藏窖延长销售期,增加附加值等手段提高种植户及从业者的积极性,真正把甘薯产业打造成乡村振兴大产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