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随着和元生物、均普智能两家公司联袂敲响上市之锣,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正式突破400家。
“有人问我们,均普智能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对于这个问题,均普智能董事长周兴宥给出的回答简单有力——“一家中国人拥有的全球化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
拆解来看,作为均胜集团控股子公司,均普智能拥有浓厚的“中国基因”和同国内市场共成长的使命感;通过全球产业并购搭建起跨国业务布局,公司在欧洲、亚洲、美洲均有战略“落子”;以工业大数据为驱动,公司向客户提供包括成套定制化装配与检测智能制造装备及数字化软件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
横向整合增效,纵向深耕智能,如今,登陆资本市场又为均普智能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很感谢科创板让我们能有上市的机会。”周兴宥诚恳地说,“当然,我们的最终目的一定是发展公司,为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做贡献,赋能全球制造业,并最终回报投资者。”
软硬结合:量身打造“智能钥匙”
汽车工业、工业机电、消费品、医疗健康四大方向,再加上串联其间的数字化软件,共同构成了均普智能“4+1”的业务板块。在总经理Shilai Xie眼中,“软硬结合”是公司为客户打造“智能钥匙”的核心能力。
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均普智能现已拥有从高效的精益生产系统、可单项或组合使用的单元生产系统,到成套智能制造装备、数字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丰富产品类别。除了可实现微小零部件(产品重量在1g到50g)的高精度快速(节拍低至0.1秒/件)装配和检测,公司还能为中重型产品(产品重量在300kg以下)提供高精密可靠的智能制造装备。
身处工程服务业,Shilai Xie强调,方案的创新性、技术的领先性以及更显著的规模效应,是均普智能制胜的关键。“要做模块化、单元化、柔性化的设计,严格把关硬件中包括机器框架、传导系统、上下料流程等各部分,着力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可重复性,增加生产效率。”
抗疫初期的快速响应,便是均普智能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厚积薄发的最好例证。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向宝马、采埃孚、均胜科技、捷普科技、大陆集团、旺旺集团等客户合计交付了超过130套全自动平面口罩生产线及全自动KN95口罩生产线,交付口罩生产线总产能超过1000万只/天。
而真正赋予硬件“灵魂”的,是均普智能引以为傲的“智慧大脑”。通过安装智能传感器,并应用公司自主开发的工业数字化应用软件,公司的智能制造装备得以实现生产产品可追溯、生产流程可监控、设备维护可预见、设备性能可优化等一系列功能。
“我们的软件还可以独立于自家硬件,对第三方做的产线进行升级改造。” Shilai Xie补充说明道,“这主要是针对部分客户既有产线自动化、系统化程度较低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我们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用数字化、自动化、专业化的系统解决方案赋能客户。”
更进一步说,Shilai Xie口中的“竞争力”可解读为一种“Know How”的能力。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所具有的高度定制化特点,就要求公司在大量实践中积累起与项目相关的设计路线、设备集成技巧、操作要点等“技术秘密”。项目操作沉淀为经验,经验变成算法,算法集成为软件,软件输出结果,在这样的流程中,均普智能逐步构筑起自己强大的“护城河”。
全球布局:并购整合携手发展
“在智能制造这个板块,均普布局得相当早。公司前些年收购的海外资产,平均成立时间都在40年以上。可以说它们是经历了电气化向自动化转型的全过程,深度参与全球竞争,并在各自细分领域拥有关键工艺和核心技术的强者。”周兴宥颇有信心地表示,“我们目前是业内少数能够参与全球化智能制造装备项目竞争的供应商之一。”
回溯可见,2017年,均普智能先后收购Preh IMA和Macarius GmbH 100%股权。其中,前者主要提供定制化的汽车电子、汽车安全、消费品和医疗健康类智能制造装备;后者主攻定制化的汽车动力总成、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等装备和软件服务。“引进来”的汽车、医疗、消费品等领域装配和检测的丰富行业经验及工业数字化应用软件等前瞻技术,为均普智能的全球化发展打下坚实“地基”。
以Macarius GmbH为例,收购前,它合计拥有超过400名工程技术人员及专家,业务区域覆盖欧洲、美洲市场,并进入戴姆勒、宝马、采埃孚等优质客户的供应商体系多年,已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壁垒。
依托Preh IMA和Macarius GmbH原有的销售网络和全球化布局,均普智能迅速融入国际化项目竞争,在欧洲、亚洲以及美洲皆实现了业务布局,并将合作关系进一步拓展至整车制造商、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以及消费品、工业机电和医疗健康类企业等更大舞台。
识别资产的“慧眼”只是第一步,整合提效的“巧手”更成为海外并购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为解决管理层级重叠问题、提高决策效率,均普智能推行扁平化管理,并建立SAP系统,从而形成统一的生产运营、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系统。
战略层面,业务单元化是均普智能各子公司发展的重要方向,以突出其主营业务及侧重点,精干主体;与此同时,通过推进各子公司之间的业务整合,加强项目协作和技术交流,形成优势合力。
采购方面,均普智能通过“olymPIA”计划进一步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一方面,各子公司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均统一纳入采购体系,实施全球统一采购政策,增强议价能力;另一方面,公司充分利用国内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后续将逐步增加国内采购份额,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
技术和人才上,立足中国,均普智能在德国、奥地利、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克罗地亚合计设有9大生产、研发基地和3处售后服务中心。此外,公司在PIA控股层面组建了海外管理团队,吸收了大量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管理人员。Shilai Xie 介绍道,“我们有很多全球定点,在国内外同步挖掘合适人才;通过导师制度,实现新人传帮带和技术传承;推出‘飞鹰计划’,为年轻员工提供半年至一年的外派学习机会;针对管理层,我们还有PIA学院,为其一对一打造领导力培训计划。”
周兴宥不无骄傲地说,“经过4年多的整合,均普智能无论是在经营管理上,还是在技术、项目、客户等业务开发上,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协同效应的发挥,也进一步建立和巩固起公司的竞争优势,帮助我们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未来,公司还有更多潜力可以释放!”
深耕智能制造:赋能中国转型升级
“全球协同增效,国内吸收开拓。”诚如均普智能在成立之初便确立的经营理念,中国始终是其立足点、落脚点和发展的广阔天地。
Shilai Xie表示,通过不断吸收引进海外子公司领先的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现在均普智能已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核心工艺开发和性能检测、工业数字化应用软件开发、汽车动力总成高精密检测、高端消费品高度自动化装配等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实现突破。
从国内快速切入全球核心客户供应链,无疑是对均普智能“中国力量”的最好证明。截至目前,公司中国区已成功取得了宝马中国的全自动后桥总成系统生产线、采埃孚中国的雷达系统智能制造装备、博泽集团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生产线、宝洁集团中国的新一代电动剃须刀生产线、飞利浦高配电动牙刷首条国产生产线、采埃孚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智能制造装备等众多项目。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制造业正走在向高端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方向上。这就要求均普充分运用自身在数字挖掘和Know How方面的能力,助力中国企业发展。”周兴宥说。
循着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工业数字化应用软件及服务成为均普智能大展拳脚的另一空间。周兴宥表示,要继续加强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医疗健康、高端消费品等领域的市场开拓和产品创新,保持工业数字化应用软件及服务的研发投入,加快人工智能、工业大数据、数字孪生、5G、边缘计算、云计算等技术与现有产品的结合,并逐步增加工业数字化应用软件及服务的独立销售份额。
目前,均普智能在智能制造装备及相关领域已拥有30项授权发明(其中境内发明23项,境外发明7项),正在申请发明24项,境外工业数字化应用软件著作权8项。Shilai Xie透露,“我们的工业数字化应用软件及服务已应用于戴姆勒、采埃孚、吉凯恩集团、SHW、麦格纳、均胜电子等公司的数字化车间。公司还在积极探索新能源技术、自动驾驶技术、主动安全驾驶辅助系统、汽车远程信息处理系统等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公司的募投项目也是朝这个方向推进的。”周兴宥以均普智能制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为例,“这个项目的建设可有效解决公司目前产能瓶颈问题,在我国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增速显著高于全球水平的背景下,帮助我们更快抢占市场。”
周兴宥笑着说,“我对我们自己有信心,更对中国发展有信心。”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