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猪周期”下行,养猪行业集体遭遇寒冬,除牧原股份(002714.SZ)外,上市猪企差点“全军覆没”,且亏损幅度之大令人震惊。
随着各大上市猪企近期陆续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红星资本局初步统计,天邦股份(002124.SZ)预计亏损35亿元-40亿元,新希望(000876.SZ)预亏86亿元-96亿元,温氏股份(300498.SZ)预计亏损130亿元-138亿元,最离谱的正邦科技(002157.SZ)则创纪录预亏高达182亿元-197亿元!
你亏几十亿我亏上百亿,养猪大户“比惨”
养猪行业历来存在典型的“猪周期”现象,猪肉价格大涨时一家家猪企数钱数到手软,猪肉价格下跌时业绩又集体遭遇滑铁卢。亏损十几亿只是小菜一碟,亏损几十亿也不算啥,亏损上百亿了仍属正常。这么多年过去了,养猪大户仍和中小股民没什么区别,习惯了在猪肉价格的巨幅波动中追涨杀跌。
正邦科技预亏182亿元-197亿元,成为此次业绩预告中亏损金额最高的上市猪企。正邦科技亏损情况已创历史之最,让投资者不可思议。究其原因,正邦科技2021四季度能繁母猪淘汰幅度惊人。红星资本局从其公告中发现,公司为提升母猪效能、优化资源、降低成本、保证资金安全,对种群进行进一步优化,合计死淘能繁母猪及后备母猪约220万头,亏损62亿元-68亿元。显然,公告里的所谓“优化”,其实就是“追涨杀跌”换了个体面的说法。
正邦科技创纪录亏损
温氏股份也不甘落后,预计亏损130亿元-138亿元,而上年同期则盈利74.3亿元,业绩如此巨幅波动让人大开眼界。其实温氏股份养禽业务还实现了整体盈利,报告期内销售肉鸡11亿只、肉鸭5798万只,都保持了同比增长,但架不住养猪亏损的窟窿实在太大。此外报告期内摊销股权激励费用约5亿元、计提减值准备约25亿元,也进一步加剧了亏损。
新希望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86亿元–96亿元,而上年同期盈利49.44亿元。对于业绩变动原因,新希望表示,公司报告期内出栏生猪997.81万头,较同期增加20%。但由于国内生猪产能逐渐恢复,2021年生猪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公司商品猪销售均价同比下降约42%。同时因饲料原料价格连续上涨,国内玉米价格创历史新高、豆粕现货价格也大幅上涨等因素,使得生猪养殖成本同比明显上升,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出现大幅亏损。另外,公司计提了约10亿元的减值准备。
天邦股份的情况也大同小异,预亏35亿元-40亿元,而上年同期盈利32.4亿元。公告显示,2021年公司生猪销售头数同比增长39%,但商品肥猪销售均价却同比下降了64%。公司也计提跌价准备约8亿元。此外新五丰(600975.SZ)、罗牛山(000735.SZ)、唐人神(002567.SZ)、天康生物(002100.SZ)等只要主业涉及养猪的上市公司,无一例外都亏到腿脚发软。
“猪茅”牧原股份虽盈利,但四季度也开始亏损
2021年“猪茅”牧原股份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5亿元-80亿元,是为数不多还能够盈利的龙头猪企。然而公司净利也同比大幅下滑70%以上。
红星资本局查阅牧原股份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87.04亿元,这也意味着公司在第四季度实际上出现了亏损,亏损幅度在7亿元-22亿元之间。
牧原股份虽盈利,但也同比大幅下滑
牧原股份表示,业绩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源于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出栏量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但由于国内生猪产能逐渐恢复,2021年生猪价格较上年同期明显下降。
中国养猪网数据显示,2021年生猪出栏价格从年初的36.7元/公斤降至10月初的10.5元/公斤,降幅超过70%。进入2022年,在生猪产能恢复、养殖企业出栏增加的背景下,生猪价格仍持续下跌。1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1月10日~14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5.75∶1,进入“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区间”。当前生猪产能总体处于合理区间,建议养殖场(户)科学安排生产经营决策,将生猪产能保持在合理水平。
牧原股份也表示,生猪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未来生猪市场价格出现大幅下滑,仍然可能造成公司的业绩下滑。
在“猪周期”的历史里,我国已经先后经历过五、六次周期,而一次完整的“猪周期”差不多要3年。若以此推算,预计要到2023年猪肉价格才会有明显回暖。
牧原股份董秘秦军预计2023年二季度之后,供需关系才会逐渐好转。温氏股份在调研纪要中表示,乐观估计2022年下半年后猪价可能进入上行通道;悲观估计2023年才能进入下一轮周期的上行通道。
这样来看,养猪大户2022年恐怕也并不好过,还需要耐心的等待才能迎来曙光。这个阶段部分猪企也依靠“逆周期”思维,开始为下一轮行情提前准备。
(文章来源:红星资本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