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柿财经记者注意到河南科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隆新能”)这家公司,主要是因为它的保荐机构——中天国富证券。因为鑫甬生物而吃到证监会警示函,中天国富证券保荐业务的执业能力也没少受质疑。作为中天国富证券目前在注册制下(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仅存的四个保荐项目之一,科隆新能又能否顺利过关呢?
六年四换保荐机构
事实上,中天国富证券已经是科隆新能IPO之路上更换的第四家保荐机构了,创业板也是科隆新能近六年更换的第三个上市目的地。
2017年,科隆新能曾计划主板上市,当时找了招商证券做上市辅导。2018年,科隆新能的辅导券商变成了国泰君安证券。经历了两家头部券商多轮辅导后,公司却并未出现在主板IPO受理的队列中。
2019年,科隆新能IPO申请被科创板受理,而此时公司的保荐机构变成了民生证券。2020年5月,科隆新能撤回了上市申请,科创板IPO进程也就此终止。
2021年6月,科隆新能第四次,也就是本次,试图冲击资本市场,保荐机构也就是中天国富证券了。目前公司正在交易所问询阶段。
在创业板首轮问询中,深交所也特别问到了科隆新能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的具体原因,以及是否存在收到现场督导函或现场检查通知书后撤回材料的情形。科隆新能对此回复称,公司向上交所撤回申请的具体原因系结合市场环境、疫情对业绩影响及项目审核情况,考虑长远发展需要。并且“存在收到现场督导函后撤回材料的情形”“发行人于2020年5月收到现场督导函,同时由于届时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对发行人主要客户已产生较大影响,2020年经营业绩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并且因疫情造成的影响能否在短期内缓解亦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综合考虑审核情况,发行人决定撤回材料。”
当深交所追问“前述原因是否对本次发行上市构成障碍”时,科隆新能表示:“前述市场环境与疫情影响对发行人2020年的业务开展及收入增长有一定影响,但未对公司业务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不会对本次发行上市构成障碍”。诚然,创业板和科创板的定位存在不同,对IPO企业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但是,公司2020年5月12日才刚披露了科创板第二轮审核问询回复函,怎么到了当年5月18日就突然撤回申请了呢?记者不由地发问,如果此次科隆新能再次收到现场督导通知书,是否会影响其IPO进程?
同样,在创业板首轮问询里,深交所就科隆新能的信息披露问题也要求发行人逐条对照《招股说明书准则》的相关要求对招股说明书进行通篇核对,确保提交的招股说明书所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简明清晰、通俗易懂。
对于科隆新能此次的保荐机构,中天国富的保荐能力这一问题,记者也曾在《中天国富保荐能力受质疑:别让“看门人”变成“开门人”》中,列举了中天国富证券保荐的另一个创业板IPO项目北农大在问询中被深交所数十次要求“请保荐人、申报会计师的内核或质控部门就项目团队执行的程序、获取的证据,发表的核查结论进行复核,说明相关结论是否具备充分、客观的证据予以支持,结论是否清晰、准确,项目团队是否客观谨慎、勤勉尽责”。在之前的科创板保荐项目白山科技和木瓜移动中,中天国富证券和相应保荐代表人也曾被监管关注。
如今,在中天国富证券保荐下冲击创业板,科隆新能IPO前景如何尚未可知。
原材料成本占比高
科隆新能主要从事电池正极材料及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
2018年至2021年6月,公司分别录得营业收入15.59亿元、14.41亿元、15.55亿元和12.9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常年占营业收入的98%以上(包括2016年和2017年)。结合此前申报科创板时披露的2016年和2017年营业收入11.51亿元和16.77亿元来看,近五年一期,公司整体营收规模虽有波动,但也相对稳定。据科隆新能申报科创板时的招股书称,2017年收入增长是由于当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快速发展,对锂电池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需求强劲。2018年,汽车用动力电池业绩表现不佳,公司减少锂电池产销量,导致收入下降。而在本次创业板招股书中,科隆新能对2019年营收负增长的解释为“受下游客户广东天劲应收账款逾期未收回的影响,公司终止与其合作,公司三元正极材料销量有所下降,导致收入规模下降”。
成本端来说,科隆新能主要的成本来自于原材料,包括镍粉、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碳酸锂、氢氧化锂及银等。公司2018年~2021年6月直接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均在85%或以上。
毛利率方面,相比于当升科技(300073.SZ)、中伟股份(300919.SZ)、容百科技(688005.SH)等可比公司,科隆新能2021年1~6月综合毛利率略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
科隆新能解释称:一方面,中伟股份、芳源股份(688148.SH)均在三元前驱体上游原材料产业链有所延伸或布局,可有效降低原材料成本。且同行业竞争对手规模较大,更具规模经济效应,有助于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二次电池板块,毛利率相对较高的军事装备领域订单主要集中在下半年,2021年上半年电池板块毛利率贡献有所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原材料成本占比较高,正极材料加工行业受上游资源价格影响较大,原材料成本可以占到三元正极材料总成本的近90%。为进一步提升利润空间,头部企业正在加快布局上游资源,尤其是在近年来镍、钴、锰、锂等金属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掌握上游资源的企业可以更好地调节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
科隆新能处于行业中游,从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来看,公司并没有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如果未来原材料采购价格和供应状况发生波动,有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三元前驱体与正极材料下游主要为动力电池或新能源汽车等直接或终端客户,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受补贴退坡等因素影响,行业洗牌加剧,锂电池也存在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等技术路线,如果未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发生不利变化,科隆新能的市场需求也会受到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