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3月7日消息 全国人大代表、石家庄以岭药业(行情002603,诊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相君今年两会带来一份《关于加强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状态的建议》,他建议,将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纳入体检范畴,加强各级医疗机构“治未病”中心的建设,扩大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的应用范围,推进成果转化,特别是针对过早衰老、疲劳、睡眠障碍等亚健康常见状态,探索建立治未病诊疗方案。
以下为详情:
关于加强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状态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相君
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把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预防为主、未病先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据世卫组织研究,亚健康是介于健康和疾病的中间状态,在主观上存在不适感,而临床上却查不出实质性病变,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中医学“治未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防治亚健康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尤其是对机体整体功能状态的调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二、问题
第一,亚健康状态呈现普遍、年轻化的发展态势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日益增多。数据显示,我国70%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相关科研单位对10所高等院校开展的样本为9138例的亚健康状态调研表明,学生亚健康人群占比69.7%,呈现年轻化的发展态势。在一项对2026例亚健康人群的调研分析中发现,教师、科技和工程研究等脑力劳动者占比78.6%,表明亚健康状态在脑力劳动者中更加普遍。亚健康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
第二,亚健康状态严重影响工作效能和生活质量
亚健康状态是一种疾病信号,是机体损耗的不断积累,影响着人们工作、生活的全过程。如腰酸背痛、肩颈不适、心慌胸闷、失眠乏力等症状,导致工作效率变慢、生活质量降低。在多重压力的刺激下,更是容易出现神经功能紊乱,记忆力减退。严重亚健康的人群甚至容易出现疲劳应激,过早衰老,突发急症,增加猝死风险。据发表于《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的研究显示,因疲劳应激导致心脏性猝死占比65%-80%。
第三,亚健康状态是慢性病前期的重要表现
亚健康状态的产生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没有明显的体检指标异常,不易引起重视,但体内已逐渐出现了病理改变,为疾病发生埋下隐患。研究表明,从出现头昏、心悸、胸闷等亚健康症状开始,就进入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潜病期”。7-10年后,约85%的人会患上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也是如此。
三、建议
第一,加大中医健康状态辨识在体检中的应用。
从健康到亚健康再到疾病,人体体质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各种体质差异是疾病失调的内在依据。体检中使用中医健康状态辨识,对于常规体检无异常者实施体质分类,建立“检辨结合”的健康体检方式,促使体检者的亚健康状态、健康风险检出率有效提高,实现个性化、针对性的健康管理。目前,部分省市已成立“治未病”中心,将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纳入体检范畴。建议加强各级医疗机构“治未病”中心的建设,扩大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的应用范围。
第二,加强中医药在亚健康状态管理中的应用。
中医药干预亚健康,需要坚持食养与药调相结合的方式。一是加强传统养生药膳配方的挖掘、整理,根据不同体质制订有针对性、合理的食养方案,加大科普推广力度,推动食养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二是鼓励企业、医疗机构、高校等开发具有中医理论支持的中医药健康产品,开展科学评估和示范推广,推进成果转化,特别是针对过早衰老、疲劳、睡眠障碍等亚健康常见状态,探索建立治未病诊疗方案。
第三,加强中医药在慢性病早期治疗中的应用。
一是对于经循证医学研究证实疗效确切的创新中药,畅通申报渠道,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二是将有国内权威指南共识推荐的优势品种,加强在慢性病中的使用,推动中医药早期介入慢病治疗。
关键词: 全国人大代表吴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