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推销,部分银行春节“特供”产品难觅踪影,节前理财还香吗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1-26 18:14:05 

临近春节,按照惯例,银行会借助节日顺势而为推出春节专属理财产品。不过,1月26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春节前夕,节前理财推销普遍处于“哑火”状态,部分银行春节“特供”理财产品难觅踪影,仅有少数银行发售相关产品。

春节“特供”理财难觅踪影

春节将至,银行以往会通过定制专属理财产品吸引投资者购入,不过今年的春节专享理财产品却鲜少“露头”。1月26日,北京商报记者查询中国理财网发现,多数大中型银行及理财子公司春节专属理财产品都处于“哑火”状态。目前仅有新疆银行一家银行推出的春节专享理财产品在售;预售列表中的春节专属理财产品也只有7款,分别由河北银行、廊坊银行、浙江禾城农商行推出,另有2款恒丰银行、宁银理财推出的春节专属理财产品处于存续状态。

线上产品“寥寥无几”,线下情况如何?北京商报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地区部分银行网点发现,目前各大银行推出的春节专属理财产品较为稀少。一位国有大行客户经理表示,“今年我行没有春节‘特供’理财产品,2021年有,那时‘资管新规’还没有正式实施,理财产品收益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春节推出的理财产品一般收益会高一些,‘资管新规’实施后都是净值型理财产品,收益都是波动的,只能分析大概趋势”。

更有一位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坦言,“春节理财只是宣传‘噱头’,”他解释称,以往春节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会比同类产品高几个百分点,但现在理财产品都是净值型,收益都是波动的,还要结合市场情况来看。

除鲜有银行推出春节“特供”理财产品外,对代销的新春专享理财产品银行客户经理也较少主动推荐。一位国有大行工作人员表示,现在理财产品都是净值型表示方式,收益都是根据市场变化的,什么时候购买都可以。

谈及春节理财推销“哑火”、难觅踪影的原因,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认为,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之后,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不代表实际收益率,即使春节特供理财产品比其他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略高一点,也不代表其实际收益率要更高,这使得节日特供理财产品失去了原本的优势,发行意义不大。

部分节前理财“一元起购”

自2019年开始,在利率水平处于下行趋势的背景下,理财产品收益率受到压制“节节败退”,银行对节日特供理财产品的发行意愿就明显不足。那么标明春节理财字样的产品情况又如何?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当前银行发行的新春专享理财产品大多为固定收益类。例如,某家农商行推出的喜迎新春理财产品,为固收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于1月21日起购,1月28日起息,起购金额为1万元,投资期限为189天,业绩比较基准在3.25%-3.45%之间。

部分银行推出或代销的新春专享理财产品还降低了投资门槛,实现“一元起购”。北京商报记者查询一家国有大行手机APP发现,目前该行代销旗下理财子公司一款中等风险的新春专享理财产品,于1月19日开始销售,1月26日起息,该款产品起购金额为1元,业绩比较基准为4.45%,投资期限为371天。

而从整个理财市场来看,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理财子公司存续的产品起购门槛较低,起购金额为一元及以下的产品占比达40.54%。对于理财产品投资门槛降低的原因,普益标准分析认为,净值化转型前,产品多为刚性兑付,银行往往通过划分不同的起购门槛区分产品收益高低,起购金额与产品收益有较大相关性。然而,随着理财产品净值化,刚性兑付不再,产品收益只由产品自身净值决定,因此发行机构无需再对起购金额进行划分,为拓展更多的客户群体,扩大客户规模,银行理财的投资门槛显著降低。

一般情况下,节日特供产品收益率略高于普通理财产品,但在净值化全面转型的背景下,这一吸引力也不复存在。一位发售春节专享理财产品的农商行客户经理直言,2022年以后全都是净值型理财,非保本浮动收益,春节专享理财产品利率不会有太大的变动,若是短期为了资金流动可以考虑理财,长期稳健增值可以考虑存款保险类产品。

在调查过程中北京商报记者还注意到,部分银行会将近期推出或代销的理财产品作为节前特供理财产品推销。一位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该行虽不会在宣传口径上直接写春节理财,但该行代销的一款理财子公司产品仍是当作节前特供理财推出的。该款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4.35%,中低风险,100元起购,认购期为1月24日至27日,1月28日起息,投资期限为14个月。

需考虑产品收益与风险

2022年,“资管新规”三年过渡期收官,从2022年1月1日,理财市场打破刚性兑付,实现产品真净值化全面转型,投资者必须根据产品情况和自身实际,来选择是否能够承担相应风险的产品,在净值化的趋势下,节日理财产品是否还值得购买?购买时又应该注意什么?刘银平建议,对投资者来说,不能光凭表面上较高的业绩比较基准就去购买一款节日理财产品,还要综合考虑产品风险、流动性等多方面因素,包括业绩比较基准多高、产品资金实际投资方向是什么、历史净值波动大不大等。

普益标准研究员郑哲涵则建议,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时,一方面应注意各类资产的流动性及配置比例,适当提高低风险等级、短期限理财产品的配置比重;另一方面也应在购买理财产品时看清合同条款具体内容,以免造成决策失误。对于稳健型投资者,可考虑风险等级较低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纯债基金,以及国债、定期存单等理财产品。

1月20日,全面降息落地,1年期LPR利率为3.7%,5年期以上为4.6 %,相较上月利率分别下调10基点和5基点。而在此前的1月17日,逆回购利率和MLF利率均相继下降10个基点。受央行降息、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等政策影响,未来理财产品收益率走势将如何? 

刘银平分析指出,监管仍在引导市场利率下行,短期内固收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会有明显变动,但是中长期收益率可能会小幅下降;对于配置了一定比例权益类资产的混合类、权益类理财产品来说,收益波动相对较大,证券市场的大幅波动会影响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产品收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中低风险的固收类理财产品,产品净值波动相对较小,实际收益率可能不会偏离业绩比较基准太多。

“过去预期收益型产品在季末、年末等流动性紧张时期收益率会高于平时,但是净值型产品不会受这种因素影响,过去一年净值型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波动不大,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无需考虑买入时点问题,但不同产品的净值波动差异可能会较大。”刘银平说道。

北京商报记者 宋亦桐 李海颜

关键词: “佛系”推销,部分银行春节“特供”产品难觅踪影,节前

【环球速看料】雅居乐2022年中报:降负债、稳经营

2022年8月30日,雅居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383 HK,以下简称“雅居乐”)发布了2022年度上半年业绩公告。中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更多

2022-08-31 09:41:17

王思聪退出了万达集团董事职务 这些年“万达父子

8月29日,一则关于万达集团的工商变更信息引发市场关注,万达创始人王健林的独子王思聪退出了董事职务。相关人员名单变更为:董事长...更多

2022-08-31 08:52:12

热点在线丨抖音“百川”入综艺

影视剧制作周期较长,虽然当下立项或投资的情况确实不好,但市场上剧集的不错表现还是能给人一种热火朝天的感受;而综艺则以一种更...更多

2022-08-31 08:32:25

热门:白酒中报密集披露,泸州老窖净利增速赶超茅

近期,白酒公司纷纷交出中报成绩单。从财务数据来看,多家酒企上半年实现营收、净利双位数增长。其中,贵州茅台(600519,诊股)、五粮...更多

2022-08-31 08:43:52

市场误解了中国的银行股 逢低应买入优质银行股

上周有两大声音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一是任正非的寒冬论一不小心把寒气传到了A股市场,当日4000多只股票下跌;二是美联储主席鲍威...更多

2022-08-31 08:46:36

深圳“绿色产业”崛起 2021年产业增加值达425亿元

一吨碳可以卖多少钱?在深圳有了具体数字。日前,2021年度深圳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放工作完成,最终成交58万吨碳,总成交金额2526万元。碳更多

2022-08-31 08:25:19

“大湾区组合港”模式获肯定 入选广东自贸区最佳

近日,广东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发布了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2021年最佳制度创新案例。深圳海关推出的大湾区组合港入选。据悉,在大...更多

2022-08-31 08:16:28

天天快消息!上半年营收大增83%,毛利率却接近腰

8月29日,周大生(002867 SZ)发布最新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0 98亿元,同比增加82 79%;归母净利润5 85亿元,同比减少4 07%;毛利更多

2022-08-30 22:31:03

焦点速读:稻盛和夫离世,揭开其商业成功的秘籍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日本著名实业家、京瓷公司名誉会长稻盛和夫于8月24日在京都市的私宅中去世,终年90岁。世上唯一创立两...更多

2022-08-30 21:38:49

最新快讯!国家药监局部署规范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

金融界8月30日消息据国家药监局网站消息,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开展规范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生产经营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决定...更多

2022-08-30 20: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