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市一周年已是不远,一鸣食品(605179.SH)的股价仍在低位徘徊。
2020年12月28日,拥有上千家门店的一鸣食品,在经受疫情困扰后,等来了振奋人心的时刻——公司股票鸣锣上市。交易首日,一鸣食品大涨41.48%,随后更是连续拿下7个涨停板。彼时,这家被誉为“鲜奶吧之王”的温州民企风头无两,展望未来,既有疫情行将结束的大好预期,也有浙江之外还未“开垦”的大片市场。
然而,令不少投资者没能料到的是,上市后不到10个交易日,一鸣食品的股价就已来到“历史高点”,等待一鸣食品的,是上半年的剧烈调整,以及下半年的漫长阴跌。截至11月16日收盘,一鸣食品报14.50元/股,总市值58.15亿元,距离1月7日股价高点跌去近四成,40多亿元的市值烟消云散。
“产品单一,品类单一,渠道单一,模式单一,区域单一,是一鸣食品最大的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向记者表示。
日前,就单店营收、市场培育、业务模式、渠道变化等方面,银柿财经记者向一鸣食品发送了采访提纲。不过,公司称,因监管对上市公司有相关信息披露要求,考虑到信息披露的公平性,将采用公开方式交流,如在年报中说明上述提到的问题,目前公司不便接受相关采访。
省内市场走向“内卷”
2002年,全国首家“一鸣真鲜奶吧”开业,随后,公司步入快速发展,2005年,一鸣食品在泰顺县建成了自有牧场,2008 年,又相继投资3亿多元,建设了一鸣现代化工业园。
在招股说明书中,一鸣食品曾指出,公司最具差异化、竞争力的业务优势,即“中央工厂”“冷链物流”与“连锁门店”等业务模式相结合,以“乳品+烘焙”健康食品组合为内容的专业食品连锁门店经营模式。同时,公司还具备一体化全产业链优势,在建立了自有中央工厂、冷链物流体系与奶吧零售网络的同时,还拥有自有示范牧场。
在中央工厂、冷链物流的支持下,一鸣食品的奶吧门店数量迅速扩大,到2021年三季度末飙升至1935家。据公司公告,这些门店绝大多数集中在浙江省的各主要市县,同时已向省内的行政镇渗透。
不过,光靠浙江省市场,可能支撑不起一鸣食品发展的野心。在其公开披露的资料中,有几个值得深思的数字。
首先,是一鸣食品的单店平均经营业绩的下滑。直营门店的单店平均营收从2017年的156.96万元下降至2019年的149.22万元,加盟门店的单店平均营收从2017年的164.90万元下降至155.96万元。
其次,根据一鸣食品披露,除了情况较为特殊的2020年,2017年到2019年,一鸣食品营业额较大的店铺多位于地铁站、高铁站等交通站点或者学校、医院等人流密集地区,这些地段天然稀缺,一鸣食品能否在浙江找出更多类似的点位,仍是疑问。
对于一鸣食品近年来单店收入的减少,乳业专家宋亮认为,主要原因包括“新零售”业态崛起带来的冲击,快速涌现的“奶茶+烘焙”店铺带来的冲击,以及店铺的精细化管理、专业化服务提升较慢。
以此来看,“内卷”已经形成,向外开拓市场可能才是一鸣食品要走的路。当然,开拓市场也伴随着风险,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记者表示,如果品牌力不达标,盲目开拓市场,风险是巨大的。
单一模式或制约扩张
2017年,一鸣食品来源于浙江省市场的收入占比达到90.84%,数年过去后的2020年上半年,这个数字仍为89.26%。
对一鸣食品向外发展产生制约的,或是其引以为傲的“中央工厂”“冷链物流”与“连锁门店”相结合的业务模式。由于一鸣食品的产品以短保质期的新鲜乳品与烘焙食品为主,天然就存在销售半径,因此,“中央工厂”对于省外市场的拓展,显得有些“力有未逮”。同时,这一独特的业务模式,也使一鸣食品进军其他市场的脚步略显“沉重”,以江苏常州工厂为例,该项目预算数为5.8亿元,早在2017年便已挂账在建工程,而正式投产,则要等到2021年5月。
“我个人认为,一鸣食品的模式是有问题的。低温产品以新鲜为核心,工厂应当是分散化的。而搞中央工厂模式,很大程度上会增加成本,同时,也无法根据各地特色生产特色产品。”宋亮对记者指出。
此外,一鸣食品的业务模式更偏向于重资产,一旦扩张,资金方面可能会产生较高的要求。记者注意到,自2019年起,一鸣食品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净额就要大幅高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
根据同花顺iFinD,2019年、2020年、2021年前三季度,一鸣食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合计7.44亿元,同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达13.35亿元。2018年末,一鸣食品账面的货币资金为3.08亿元,短期、长期借款仅0.21亿元;到2021年3季度末,一鸣食品账面的货币资金为3.64亿元,同时面临2亿元的短期借款,1.66亿元的长期借款。
凭借着2019年前近3亿元的“老底”,以及2020年登陆上交所主板实际募集的4.97亿元,一鸣食品向省外市场发起进攻,但其自身的“造血能力”能否让公司安然完成扩张,还需要时间来回答。
多因素致使利润承压
今年前三季度,一鸣食品实现营业收入16.85亿元,同比增加23.36%;实现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下降37.79%。
从利润表看,造成一鸣食品增收不增利的主因是毛利率的下降。同花顺iFinD显示,2021年以来,一鸣食品单季度的毛利率环比骤降,前三季度分别为36.92%、31.31%、31.06%,而2020年全年,公司的毛利率仍高达40.04%。
在三季报中,一鸣食品曾指出,原料奶及多项大宗物料较上年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同时两大新建工厂的相继投产转固,使得公司当期运营成本较上年同期增加。
原料奶,即生鲜乳,指未经加工的奶畜原奶。虽然一鸣食品以一体化全产业链作为企业优势,但公开资料显示,其生鲜乳的主要来源仍是外部采购,2020年上半年,公司外部采购的生鲜乳占比超过80%。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自2020年5月份起,生鲜乳的平均价格便一路走高,从3.56元/公斤涨至超过4.3元/公斤。11月8日,据媒体报道,一鸣食品在三季度业绩交流会上表示,目前浙江地区原奶收购价为4.8元~5元/公斤,较前期有下降趋势,公司预计原奶价格在未来半年内会有所回落。
宋亮向记者表示,要想稳定原料奶价格,主流的做法是跟中大型牧场签订长期合同保持价格的相对稳定;其次是投资牧业。朱丹蓬同样表示,投资牧场是稳定原料奶价格的重要手段,并指出,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产业链的完整度,产业链完整度不够,就会处处被人制约。
除了原料奶涨价,一鸣食品还面临渠道调整的阵痛、疫情的冲击。
2021年以来,一鸣食品加强了直营门店的建设拓展。根据一鸣食品披露的主要经营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在浙江省新开直营门店122家、闭店30家,新开加盟门店71家、闭店62家;在江苏省新开直营门店92家、闭店19家,新开加盟门店7家、闭店14家。
以此来看,一鸣食品或许在试图调整公司的销售渠道。根据公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直营门店毛利率达到57.83%,加盟门店则只有23.22%。不过,因新开的直营门店多处于培育期,且需要增加门店储备人员以满足快速拓展的人员需求,渠道费用、人员成本增长相对提前,也直接导致了一鸣食品的利润承压。
此外,第三季度南京疫情导致一鸣食品在江苏地区部分门店出现暂停营业,及大部分门店所在地段人员流动大幅减少,期间门店客流出现暂时性大幅下降;同时,浙江、上海地区交通渠道门店客流也受到不同程度地影响,致使对公司当期业绩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2021年对一鸣食品来说可谓“流年不利”。作为一家坚守独特业务模式近20年的老牌企业,一鸣食品将如何解决眼前困难、实现省外市场开拓,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