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前9个月,我国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同比增长8.6%;乡村休闲旅游业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网络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创建了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98个农业产业强镇,促进了产镇融合、产村融合。这些亮丽的数据反映出发展“大农业”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没有兴旺发展的产业,乡村振兴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就要充分挖掘乡村的多种功能和价值,整合资源要素,培育乡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业需要突破传统农业单一功能的限制,向全面充分利用乡村各种发展资源、全面实现乡村多元价值的多功能“大农业”转型。
“大农业”推动乡村振兴,首先要因地制宜。要结合区位、资源、环境、政策等要素,立足农业资源多样性和气候适宜优势,认真研究产业发展规律、市场动态和消费趋势,科学选择、规划有基础、有潜力、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并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同时,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深化改革,盘活乡村各类资产资源,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智慧农业(行情000816,诊股)等新产业(行情300832,诊股)新业态;紧扣产业发展需求,根据本地资源禀赋条件,辅以政策扶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功能角色定位。
其次,要适应需求端新变化。产业发展一定要经受市场的检验,发展“大农业”需树立大市场理念,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供给内容和水平,合理安排农业产业发展优先顺序。这就要求加快向农业深层次进军的步伐,深刻把握城乡居民不断升级、日益多元的消费需求。一方面,紧盯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质要求的日益提高趋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通过发展品牌农业和实行优质优价,提升农产品的价值承载能力和品牌溢价、品质溢价能力。另一方面,紧盯消费者对农业生态、景观、文化功能的需求增加,大力发掘乡村和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发展多类型融合业态,形成农业多业态的发展态势,不断拓展农业产业新功能和富民产业的盈利空间,确保富民产业长久、可持续发展。
同时,要提升科技水平。坚持科技兴农、用科技和装备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趋势。要以科技创新引领“大农业”发展,大力推进科技强农,综合利用高新农业技术、高端农业设备、现代管理经验,提升先进技术装备、现代生物技术、精准化信息技术对农业规模化、良种化、信息化的支撑水平。
“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它区别于传统的、主要集中在耕地经营的单一农业。多功能性“大农业”能把过去被忽视弃置的乡村资源重新利用起来,让过去被隐藏的资源价值予以显化,从而赋予农村新的发展动力。通过提升农产品的价值承载能力,实现其产地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的价值;通过休闲体验农业、乡村旅游、农村康养产业等新的产业形式,使农业和农村的文化传承、生态景观等功能得以商品化,并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使农业的正外部效应得到更充分的实现。此外,“大农业”推动乡村大振兴,还将重构农业同乡村、农民之间的联系,赋予乡村和农民在功能上的不可替代性和价值上的独一无二性。
(作者单位:贵州省国家治理现代化地方实践高端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