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结主播和直播平台的MCN机构,不再处于管理空白地带。9月2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公开了《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MCN管理办法》)。根据要求,MCN机构要取得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经纪人和签约主播的比例不低于1:100。MCN机构对表演者的责任包括:采取有效手段核实表演者身份;与表演者签订协议;加强对签约网络表演者的约束;对表演者加强教育培训。其中重点提到的是,MCN机构不得以虚假消费、带头打赏等方式诱导用户在直播平台消费。
机构经纪人都要执证
9月2日,《MCN管理办法》在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公开,并于8月30日发布实施,《MCN管理办法》中所称的网络表演经纪机构,俗称“MCN机构”,主要从事网络表演的组织、制作、营销等经营活动;网络表演者的签约、推广、代理等经纪活动。简单来说,MCN就是负责管理网络主播的经纪机构。
根据要求,MCN机构从事演出经纪活动,应当依法取得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直播平台应当依法对本单位开展的网络表演经营活动承担主体责任,核验平台内MCN机构资质。
此外,MCN机构应当配备满足业务需要的经纪人员。经纪人员与所签约主播人数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100。经纪人员从事演出经纪活动,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对于为何设置经纪人和签约主播比例,文化和旅游部解释,相较传统演出经纪服务大多1对1甚至是多对1的线下服务模式,网络表演经纪服务因行业自身特性,大多是1对多的线上服务模式,有的甚至是1对上百、上千。《MCN管理办法》提出的经纪人员与所签约主播人数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100,主要是考虑到经纪人员的管理能力,为保障其提供的经纪服务质量,这一比例限制充分征求了直播平台和MCN机构的意见。
不得炒作打赏排名
那么MCN机构对主播有哪些责任?《MCN管理办法》提到了四点:一是要采取有效手段核实表演者身份;二是应当与表演者签订协议;三是应当加强对签约网络表演者的约束;四是应对表演者加强教育培训。
针对上述四项,文化和旅游部均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在加强对签约网络表演者的约束方面,《MCN管理办法》提到,MCN机构不得以虚假消费、带头打赏等方式诱导用户在直播平台消费,不得以打赏排名、虚假宣传等方式进行炒作。MCN机构应当加强对签约主播的约束,要求其不得以语言刺激、不合理特殊对待、承诺返利、线下接触或交往,或者赠送包含违法内容的图片或视频等方式诱导用户在直播平台消费。
文化和旅游部在解读《MCN管理办法》时还强调,对于粉丝数量较大的表演者,经纪机构应当与表演者共同加强对粉丝群体的引导,避免出现粉丝恶意扰乱其他表演者正常网络表演活动或与其他表演者的粉丝争吵、谩骂等情况。
在对表演者加强教育培训方面,文化和旅游部提到,MCN机构要告知表演者应该遵守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禁止其在直播中出现违法违规内容,或发生脏话连篇、与粉丝对骂等不当行为。通过培训提高表演者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引导网络表演者通过优质表演内容吸引用户。
可提请协会联合抵制
除了教育培训,《MCN管理办法》还针对主播提供违法违规内容的情况,作出了规定。
在主播管理方面,直播平台作为直接提供内容传播服务方,按照《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负有人员管理和内容审核责任,MCN机构按照《MCN管理办法》负有人员管理责任。主播在直播中出现违法违规情况,直播平台与MCN机构均负有责任。
具体而言,MCN机构发现签约主播所提供的网络表演含有违法违规内容,应当立即要求主播停止网络表演活动,并及时通知相关直播平台。MCN机构应当对签约主播的违法违规处理结果、投诉举报处置情况等信息进行记录、保存,并根据不同情形,采取限制服务、停止合作、提请行业协会进行联合抵制等措施。主播借用、冒用他人身份证件签约的,MCN机构可提请行业协会进行联合抵制;情节严重的,由相关部门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国家相关部门对网络直播行业的监管,是逐步推进的。之前更多是对直播平台和主播的约束,这些约束已经形成了有效的管理体系。MCN是联结主播和平台的桥梁,对直播内容的影响力不小,却处于管理空白地带,亟需精细化管理。主播、MCN机构和直播平台之间的相互约束,可以从网络直播的内容源头进行管理。”比达咨询分析师李锦清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作者: 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