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1-05-17 09:24:04 

如何更好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监管机构近期为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划重点”。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关于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围绕加大增量金融供给、优化金融供给结构等五个方面提出了20项举措。

在业内专家看来,金融机构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近几年纷纷下沉业务,发力零售端,服务小微企业本就是其重要的业务转型方向。监管机构此次提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利于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实现有效配置,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型银行要发挥带头作用

《通知》提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全年要继续实现增速、户数“两增”的目标,其中5家大型银行要努力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全年增长30%以上。银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已连续3年实现高速增长,截至2020年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3万亿元,增速超过30%,其中5家大型银行增长54.8%。

对于大型商业银行来说,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已不仅是政策的要求,而是业务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建设银行较早发力普惠金融业务,2018年将普惠金融列为三大战略之一,全面调整公司架构,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发挥科技对普惠金融业务的支撑作用。截至2020年底,建设银行普惠贷款余额超过1.45亿元,也是唯一一家普惠贷款余额超万亿元的大型银行。另外,农业银行普惠贷款余额超过9500亿元,工商银行普惠贷款余额为7452亿元,中国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6117亿元。

此次《通知》在对增速提出要求的同时,还明确要求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发挥行业带头作用,强化“首贷户”服务,努力实现2021年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数量高于2020年,要求大型银行将“首贷户”纳入内部考核评价指标。

“首贷户”是指之前没有在金融机构申请过贷款的用户。在业内看来,提高“首贷户”占比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扩大小微企业服务覆盖面;另一方面是为了防范对优质小微企业过度授信的“垒小户”风险。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分析师周茂华分析认为,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空间仍很大,国内经济恢复呈现良好态势,海外需求也有逐步企稳回暖迹象,相关部门不断释放对小微企业支持的政策红利,不断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保市场稳就业,从整体上看,银行业资产质量不断改善,也为实现“两增”目标打下基础。

更重要的是,银行在普惠金融业务中已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业务发展路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已成为大型银行转型的重要方向,且具有较强的内在动力。据年报统计数据,大型银行2020年零售条线的利润贡献度平均在33%以上。其中建设银行在2020年零售条线贡献了利润的61.21%,其个人金融业务盈利首次超过2000亿元。另外,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的2020年个人金融业务利润总额增速均达20%以上,农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利润增速高达48%。

金融供给结构需持续优化

近年来,伴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不断增加,但在服务质量和有效性上,还有待提升。此次《通知》要求,继续加大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款投放力度,重点增加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中长期信贷支持。

据了解,小微企业的贷款目前多为流动资金贷款,大多是一年期以内,为满足生产经营过程中短期资金需求,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而发放的贷款。一旦遇到下游企业回款时间较长的情况,往往出现资金周转困难,需要“短贷长用”,不少企业只能寻求转贷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极大地增加了资金成本。曾有一家企业的财务人员对记者表示,企业一年转贷3次到4次,增加的资金成本在20%左右。

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务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知》强调要重点增加对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在现实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目前,国家对相关产业龙头企业,尤其是技术含量高的企业支持力度大,银行围绕这些核心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能有效缓解上下游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另外,《通知》要求围绕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制定覆盖上下游小微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优化对核心企业上下游小微企业的融资和结算服务,有序发展信用融资和应收账款、预付款、存货、仓单等动产质押融资业务。据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负责人介绍,近几年金融机构不断探索完善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不少金融机构已开展相关业务探索,并取得积极成效。

同时,该负责人也表示,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还存在不少“堵点”,需要持续提质增效,要让资金配置到真正需要支持的科技企业手中,金融机构还需要持续丰富产品,优化供给结构,提高服务能力。另外,要鼓励深化银保合作机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创新面向小微企业的保单融资产品等。

加强对小微企业贷款监控

“现实中,小微企业往往存在一些内部财务管理不规范、缺乏抵押品的情况,银企信息有时严重不对称,这也制约了银行在放贷过程中的积极性。”江苏银保监局普惠处蔡友才对记者表示,需要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敢贷愿贷”的内部机制,鼓励机构综合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增强“能贷会贷”的服务能力。

近期,监管机构对于贷款资金流向也维持了高度的关注。此次《通知》强调,要加强小微企业贷款用途监控,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实贷款“三查”(即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强化内控合规管理,严禁虚构小微企业贷款用途套利,防止信贷资金变相流入资本市场和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等调控领域。

对于开放性、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开展转贷合作的,《通知》要求,双方均应严格按照业务实质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单独的批发资金账户和管理台账,加强业务穿透管理和资金用途监测,确保贷款全部投向小微企业。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对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真实性加强了考核。一方面严查个人经营贷流入房市,另一方面要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考核剔除票据融资,为数据“挤水分”。此次《通知》特别强调,要重点关注贷款规模、客户数量短期内增长异常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研判是否存在为“冲规模”“冲时点”而在营销获客、授信审批、贷后管理等环节过度依赖第三方机构的隐患,做到及时纠偏。业内预计,随着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服务不断增加,对相关业务的监管也将会不断“加码”。(本报记者 陆 敏)

关键词: 金融服务 小微企业 银行 监管机构

【环球速看料】雅居乐2022年中报:降负债、稳经营

2022年8月30日,雅居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383 HK,以下简称“雅居乐”)发布了2022年度上半年业绩公告。中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更多

2022-08-31 09:41:17

王思聪退出了万达集团董事职务 这些年“万达父子

8月29日,一则关于万达集团的工商变更信息引发市场关注,万达创始人王健林的独子王思聪退出了董事职务。相关人员名单变更为:董事长...更多

2022-08-31 08:52:12

热点在线丨抖音“百川”入综艺

影视剧制作周期较长,虽然当下立项或投资的情况确实不好,但市场上剧集的不错表现还是能给人一种热火朝天的感受;而综艺则以一种更...更多

2022-08-31 08:32:25

热门:白酒中报密集披露,泸州老窖净利增速赶超茅

近期,白酒公司纷纷交出中报成绩单。从财务数据来看,多家酒企上半年实现营收、净利双位数增长。其中,贵州茅台(600519,诊股)、五粮...更多

2022-08-31 08:43:52

市场误解了中国的银行股 逢低应买入优质银行股

上周有两大声音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一是任正非的寒冬论一不小心把寒气传到了A股市场,当日4000多只股票下跌;二是美联储主席鲍威...更多

2022-08-31 08:46:36

深圳“绿色产业”崛起 2021年产业增加值达425亿元

一吨碳可以卖多少钱?在深圳有了具体数字。日前,2021年度深圳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放工作完成,最终成交58万吨碳,总成交金额2526万元。碳更多

2022-08-31 08:25:19

“大湾区组合港”模式获肯定 入选广东自贸区最佳

近日,广东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发布了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2021年最佳制度创新案例。深圳海关推出的大湾区组合港入选。据悉,在大...更多

2022-08-31 08:16:28

天天快消息!上半年营收大增83%,毛利率却接近腰

8月29日,周大生(002867 SZ)发布最新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0 98亿元,同比增加82 79%;归母净利润5 85亿元,同比减少4 07%;毛利更多

2022-08-30 22:31:03

焦点速读:稻盛和夫离世,揭开其商业成功的秘籍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日本著名实业家、京瓷公司名誉会长稻盛和夫于8月24日在京都市的私宅中去世,终年90岁。世上唯一创立两...更多

2022-08-30 21:38:49

最新快讯!国家药监局部署规范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

金融界8月30日消息据国家药监局网站消息,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开展规范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生产经营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决定...更多

2022-08-30 20: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