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

来源: 果壳  发布时间:2021-05-13 11:12:19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

在性别比这个问题上,我国现有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男性比女性多3490万。

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7,与2010年(105.2)基本持平,略有降低。

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

“性别比”和“出生性别比”,是一个引人关注的数据。从这次的数据来看,中国的性别状况在改善,但依然是失衡的。

出生人口性别比,已经失衡40年

这次人口普查发现,我国依然存在男多于女,相差3490万。

而且从过往的抽样统计来看,65岁以后,女性的人数会多过男性。所以在65岁以下,男性比女性多出的人数应该还不止3490万。

男多女少,但65岁以后,女性的人数会多过男性

| 国家统计局官网,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按年龄分性别比)

而出生性别比,更是反映了未来人口的性别比例。

所谓“出生性别比”(sex ration at birth,SRB),就是一段时间内某地区每出生100个女婴,同时出生了多少个男婴。

一般来说,正常的出生性别比应该在103~107区间内。低于103,叫偏低。103~106.9,叫正常。超过107,都算偏高,无非程度区别。如果超过130,那就叫极度偏高(extremely high)。

我国的出生性别比问题引起关注,是在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时候,当时就发现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到了107.2,超出了正常区间。此后的历次普查,性别出生比都不正常。2007年抽查,出生性别比甚至到了125.5的峰值。

不仅如此,性别比失衡的地区范围还在扩大。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出生性别比失衡(>107)的省有12个。到了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8.06,除了西藏和新疆,剩下的省市自治区没有一个出生性别比正常。

这一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出生性别比是111.3,属于中度偏高(fairly high)的失衡。至于分地区的性别比,还要等后续的详细信息。

婚姻挤压,

正是性别比失衡的体现

性别比到底是真失衡,还是数据有误造成了假失衡?

早在1982年刚发现出生性别比失衡时,就有了这个争论。当时就有专家认为,瞒报、漏报女孩,不给女孩上户口,导致了性别比假性偏高。

然而,随着更精确的统计数据越来越多。学界逐渐意识到,女孩的瞒报漏报的确存在。但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也是真的失去了平衡。

比如说,一个对湖北天门农村地区的调研就发现,出生性别比开始升高的时点,正是B超诊断仪被广泛使用的时点。

又比如说,这几年的“天价彩礼” “光棍村增加”之类的新闻,都可以归结于男性结婚难,男性出现了婚姻挤压。

越是穷的地方,男性越难娶妻。

而西安交通大学的一个研究还发现,收入越低,越是偏好男孩,p值<0.001,意味着这个相关度比较明显。这可能意味着,越是在收入低的群体中,男孩偏好越明显,出生的女孩越少。

而婚姻常常是在类似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里进行的。于是低收入阶层里,适婚男女性别比失衡,女性明显偏少,男性则出现所谓“婚姻挤压”,又称“娶妻难”。

2020年,吉林大学的研究也发现,男性终身未婚的城乡差异不断拉大,农村00后男性面临严重婚姻挤压,主要是因为城市和农村未婚人口性别结构有差异。

2007年,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的预估认为,到2020年,20~45岁的适婚成年男性里会有3000万人找不到合适的对象。这正是流传的“三千万剩男”说法的来源。还有研究预估,2035年适婚男性将多出4200万。未来几十年里,男性终身未婚的比例将在10~15%。目前每年“过剩”的男性在100万以上。要到2060年之后男性婚姻挤压才开始减弱,每年仅“过剩”50万男性。

2015年,河南农业大学的研究发现,农村出现“重返光棍”现象,女性离婚后容易再嫁,而男性离婚后再婚难度极大,很多人从此一直单身。

2018年,天津社会科学院的研究走访了河北三个村庄的1.7万人,也发现了类似的“重返光棍”现象。当地女性即使残障,即使离婚带着孩子,也不愁嫁。比如L村的一个女性决定和丈夫离婚,但手续尚未办好,就已经接二连三不间断地接到了说媒的电话,而且彩礼、房车的标准一点不低。如今说媒时,男方对于女方结过几次婚已经不在意了,只在意女方愿不愿意踏踏实实过日子。

婚姻挤压的另一个结果是,这三个村庄里出现过不少外籍新娘。从2013年开始,经由婚姻中介带领出国相亲,当地娶到了不少来自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尼等地区的东南亚新娘。然而,东南亚新娘来了又走的现象比较普遍,原因可能包括不适应环境,觉得生活条件不如预期,或者一开始某一方就存在骗婚问题。现在,村民开始意识到跨国婚姻存在很高的破裂风险,因此出国相亲的情况也在减少。从“在国内找”,到“出国找”,再到“不出国找”,反映了农村男性择偶难度已经是极高了。

研究者认为,这些男性遇到婚姻挤压,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出生性别比长期失衡。

例如在河北,出生性别比:

1990年是112.7,

2000年是118.5,

2005年达到了120.1 。

当地男性结婚难,是2012年左右开始明显的,正是1990年出生的人达到法定婚龄的时候。

2018年,警方抓获78名拐卖越南女性的犯罪嫌疑人 | 重案组37号

性别比失衡,还会造成

养老和犯罪问题

出生性别比升高,对人口结构和社会安全,都有不良影响。维持人口更替会更难,犯罪率会升高,农村的养老负担也会更沉重。

拿人口结构来说。性别比失衡,其实会加速人口结构恶化。

在讨论生育率的时候,常常提到一个概念:“世代更替水平”(replacement fertility)。意思是,平均一个女性一生中需要生育几个子女,才不会让人口总数一代代越来越少。

说到“世代更替水平”的时候,常常提到的数字是2.1,这个数字基本考虑到了有的女性不生育,有的孩子会夭折。

但其实,2.1这个数字还有个隐含前提——性别比需要基本正常。

什么样的生育率能维持“这一代人的人口≈下一代人的人口”,是跟“这一代人的性别比”有关的。在性别比不正常的地方,比如明显男多女少的地方,“世代更替水平”就会明显升高。

比如说,想象一下极端情况——

如果十个人里,一女九男,这个女性得生10个孩子,才能“达到世代更替水平”。

如果十个人里,九女一男,平均每个女性只要生1.11个,就能“达到世代更替水平”。

我国育龄(15-49岁)人口男多于女,所以要达到“世代更替水平”,需要的生育率是大于2.1的,据估计可能在2.2~2.3。

而这次人口普查发现,我国的总和生育率仅有1.3,也就是预期每个女性平均生育1.3个孩子。这之间的差距相当大。

世代更替水平定为2.1的前提是——性别比正常,

我国不仅性别比长期失衡,目前总和生育率也仅有1.3

| Pixabay

性别比失衡既造成宏观上的养老困难,也导致个人的养老困境。

终身未婚的农村男性在步入老年后,往往经济困难,又没有家庭照顾,因此非常依赖社会保障。

2011年的一个研究分析了2008~2010年的三次农村人口专项抽样调查数据,发现目前的农村大龄未婚男性有接近16%打算依靠政府救济养老,还有接近29%对养老没有准备。

但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未来的农村养老恐怕会出现危机。

性别比失衡还会导致一个问题,犯罪会增加。

2011年,西安交通大学的论文《性别失衡对犯罪率的影响研究》里写到,男性犯罪率比女性高,大多数暴力犯罪都是由年轻、社会经济地位低的未婚男性犯下的。男性人口及未婚男性人口的增多,会危及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有研究分析了中国26个省份17年的数据,发现性别比每提高0.01,暴力和财产犯罪上升约3%。

吉林大学研究者2020年的论文里也提到,一些大龄未婚男性可能性侵幼女或强暴妇女,对儿童和妇女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两性平等,

才能让性别比恢复正常

第七次人口普查,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人口普查工作。700万名普查人员,对全国所有家庭和人口进行了全面普查。还随机抽取3.2万户进行了事后质量抽查,结果显示,第七次人口普查漏登率仅0.05%。

这份最新的调查数据,再一次指向这样的结论:中国的确少了几千万女性,中国的出生性别比,的确是失衡的。

出生性别比之所以会失衡,是源于根深蒂固的男孩偏好。

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者2010年左右在陕西访谈,总结出偏好男孩的几个因素,比如宗族、继嗣文化;现实经济因素;家庭社区压力。

认为只有男孩才是“后”,才能传宗接代。女孩既不能进家谱,也不能在丧礼上砸瓦罐。社区间的风气也加重了这种歧视。这无疑会形成对男孩的偏好。

正式制度和非正式文化里存在的性别不平等,使得女性在家庭地位、经济能力、基本权益、生存条件、发展机会和社会评价上都居于弱势。对单独的小家庭来讲,生育女孩变成一件经济效益上“不划算”的事。这也会进一步恶化出生性别比。

男尊女卑的传统糟粕,导致了出生性别比失衡。只要社会依然重男轻女,堕女胎、杀女婴就不会停止。而出生性别比失衡导致的恶果,也将继续下去。

关键词: 人口普查 性别 第七次 国家统计局

【环球速看料】雅居乐2022年中报:降负债、稳经营

2022年8月30日,雅居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383 HK,以下简称“雅居乐”)发布了2022年度上半年业绩公告。中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更多

2022-08-31 09:41:17

王思聪退出了万达集团董事职务 这些年“万达父子

8月29日,一则关于万达集团的工商变更信息引发市场关注,万达创始人王健林的独子王思聪退出了董事职务。相关人员名单变更为:董事长...更多

2022-08-31 08:52:12

热点在线丨抖音“百川”入综艺

影视剧制作周期较长,虽然当下立项或投资的情况确实不好,但市场上剧集的不错表现还是能给人一种热火朝天的感受;而综艺则以一种更...更多

2022-08-31 08:32:25

热门:白酒中报密集披露,泸州老窖净利增速赶超茅

近期,白酒公司纷纷交出中报成绩单。从财务数据来看,多家酒企上半年实现营收、净利双位数增长。其中,贵州茅台(600519,诊股)、五粮...更多

2022-08-31 08:43:52

市场误解了中国的银行股 逢低应买入优质银行股

上周有两大声音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一是任正非的寒冬论一不小心把寒气传到了A股市场,当日4000多只股票下跌;二是美联储主席鲍威...更多

2022-08-31 08:46:36

深圳“绿色产业”崛起 2021年产业增加值达425亿元

一吨碳可以卖多少钱?在深圳有了具体数字。日前,2021年度深圳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放工作完成,最终成交58万吨碳,总成交金额2526万元。碳更多

2022-08-31 08:25:19

“大湾区组合港”模式获肯定 入选广东自贸区最佳

近日,广东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发布了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2021年最佳制度创新案例。深圳海关推出的大湾区组合港入选。据悉,在大...更多

2022-08-31 08:16:28

天天快消息!上半年营收大增83%,毛利率却接近腰

8月29日,周大生(002867 SZ)发布最新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0 98亿元,同比增加82 79%;归母净利润5 85亿元,同比减少4 07%;毛利更多

2022-08-30 22:31:03

焦点速读:稻盛和夫离世,揭开其商业成功的秘籍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日本著名实业家、京瓷公司名誉会长稻盛和夫于8月24日在京都市的私宅中去世,终年90岁。世上唯一创立两...更多

2022-08-30 21:38:49

最新快讯!国家药监局部署规范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

金融界8月30日消息据国家药监局网站消息,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开展规范装饰性彩色隐形眼镜生产经营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决定...更多

2022-08-30 20: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