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农历牛年正月初十。清晨6点多,天色尚未破晓,赤水河静静流淌。河面上漂浮着一层薄雾,为河畔的茅台集团增添了些许神秘。
这是茅台集团春节后正式开工的第一天,上万名员工陆陆续续赶到生产车间上班,茅台酒厂各个门口进出车辆络绎不绝,矗立在茅台集团办公大楼顶部的标语——“爱我茅台,为国争光”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2月17日,茅台集团旗下贵州茅台(600519.SH)发布消息称,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各种质疑,纷至沓来,“白酒院士”成为网络热词,一直身居幕后的王莉也被推至聚光灯下。
在茅台内部,这仍是敏感话题。面对时代周报记者的询问,大多数茅台一线员工选择闭口不谈,一名员工仅称,“这是酒厂领导该考虑的话题。”
作为茅台集团9名核心管理层人员之一,现年49岁的王莉在茅台工作已有27年,是茅台史上首位女性总工程师。以茅台科研所一名普通员工为起点,王莉逐步升任为贵州茅台技术中心副主任、主任、副总经理,再到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在季克良、袁仁国、李保芳和高卫东四任茅台掌门人执掌茅台期间均担任要职,堪称茅台“四朝元老”。
2月20日,多名茅台集团的内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确认,王莉是茅台集团原董事长、“茅台教父”季克良的徒弟,茅台酒厂一直盛行“师带徒”模式。一名茅台内部人士透露,王莉由季克良一手提拔,可谓是季克良在茅台的“技术接班人”。
同日,时代周报记者就季克良与王莉是否为师徒关系事宜与茅台集团相关负责人求证,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另有接近茅台的人士表示,季克良与王莉的经历有一定相似之处,两人都是从外地来到茅台工作,“王莉是技术型人才,深受季克良赏识”。
“季克良的徒弟不是很多,多名徒弟现已身居茅台高位。当然,也有徒弟离职自办了酒厂。”上述人士称。
日前,贵州科协工作人员回应媒体表示,此次推选符合院士增补的相关流程,“往年茅台集团也有推荐过其他人,比如季克良”。中国工程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对此的回应则是,目前,王莉尚处于地方科协推荐公示阶段,并非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一名业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贵州省科协推荐王莉为院士候选人,应该有考虑到茅台为贵州省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因素,但没想到引起这么大争议,“这事估计是黄了”。
“白酒院士”引发争议之后的两个交易日,2月18日和19日,贵州茅台股价分别下跌5%和0.45%。2月19日,贵州茅台报收2460元/股,总市值为30902.47亿元。
“教父”之徒
从履历来看,季克良与王莉渊源颇深。
1964年,季克良从无锡轻工业学院(现江南大学)食品发酵专业毕业后被轻工业部选拔、分配到茅台酒厂工作,1983年成为茅台酒厂厂长。两年后后,季克良认为自己并不适合做行政工作,主动辞去厂长职务,成为茅台酒厂历史上第一位总工程师。
1991年,已经在茅台工作27年的季克良再次出任厂长,兼任厂党委副书记、总工程师。1998年,季克良出任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工程师。
在季克良再次掌舵茅台的第三年,1994年,王莉从西北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专业毕业后进入茅台。“因为爱情来到茅台”的她,被分配至茅台科研所分析组工作。
与前几任“管理型”厂长不同,季克良是一位“技术型”厂长,是第一个用科学理论解读茅台的人,以科学方法总结提炼了茅台酒的10大独特工艺,使茅台酒在1995年之后实现了质量、产量恒久如一。
季克良也颇为重视培训员工的微生物知识,王莉与季克良一样被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所吸引,开始“泡”到生产一线,在茅台酒师的指导下,逐渐对酿造工艺形成了系统认知,并开始利用现代分析手段对传统酿造工艺进行解析。
“茅台制酒技艺的传承,我们一直通过多种形式在做。一是师傅带徒弟,这是最传统、最古老的,也还蛮有效的一种办法。”季克良在2020年曾公开表示,“我1964年到茅台,就比较重视培训员工的微生物知识,我们利用夜校、总结会,后来还办了721工人大学,送青年员工到大专院校,和贵工、贵大办酒师、班长培训等等持续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培训的目的就是要传承,不但要依葫芦画瓢,还要懂得科学知识,更精准的传承。应该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王莉后来在季克良的母校江南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该大学的酿酒工程专业全国知名。从其履历来看,王莉颇符合季克良口中的“懂得科学知识”,能实现“更精准的传承”。
前述接近茅台的人士表示,茅台酒厂盛行“师带徒”的方式,酒厂大部分一线员工都有师傅。一般而言,拜师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师傅觉得员工资质不错,指名收为徒弟;二是员工选择师傅,但需经得同意后才可拜师。而确定师徒关系后需向酒厂报备登记,茅台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举行正式的师徒仪式。
拜季克良为师并非易事。前述接近茅台的知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要拜季克良为师,拜师者一般需要达到两个条件,一是职位不能相差太大,一般是比季克良低一至三个层级的高管;二是获得季克良的认可。而季克良收徒不会公开举办收徒仪式,一般是在私下举行简单的仪式,因此只有小范围内的人才能知道。
多个独立信源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茅台酒厂第三个发酵工程本科生、现贵州茅台镇国威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梁明锋也是季克良嫡传弟子;茅台集团原副总经理吕云怀、茅台集团副总经理万波也均是季克良的徒弟,其中万波拜师的时间较晚。截至发稿,时代周报记者未能就这些信息与当事人进行核实,茅台集团对相关信息也未能予以回应。
目前,茅台集团9名领导班子成员中,包括高卫东、李静仁在内的6位核心高管均为“空降派”,只有副总经理杨代勇、王莉和万波三人属“老茅台人”。
2月21日,一名茅台内部员工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一般而言,茅台酒厂内收徒都会有记录,但不会对外公布具体名单,所以并不清楚季克良到底收了多少徒弟。“这不是什么重要的环节,就是一个例行的传统,对于传统没必要刻意宣传,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该茅台内部员工说。
“师带徒”利与弊
据媒体报道,自2004年以来,茅台集团每年在重阳节举办茅台酒节,在茅台酒节祭祀大典上亦会举办拜师仪式,7名来自茅台酒生产一线的首席酿造师、特级酿造师,分别接受7名徒弟的敬酒并向徒弟赠送信物,行使“戒尺加身”的仪式——一敲头,头脑清醒,质量先行;二敲肩,勇挑重担,传承工艺;三敲身,身心示范,德艺双馨。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师带徒,长期以来都是中国白酒的传统传承方式,也是继承名师、大师衣钵的重要方式。拜师仪式除了“戒尺加身”之外,还需行跪拜礼、聆听师父教诲等。
一名贵州地区的资深酒业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师带徒”是制酒技艺传承中一种比较高效的做法,因为制酒技艺很难做到完全的工业化和规范化,更多依靠“师带徒”的方式进行有效传承。而酿酒大师对徒弟的人品、技艺和天赋等方面均有要求,且要严格执行拜师仪式。
就在2020年,仁怀市酒业协会发起“名师带徒·匠心传承”计划,旨在鼓励引导技能高手、名师大匠,带徒弟、传承经验与心得,也更好地传承酱香白酒酿造的独特工艺。时代周报记者从仁怀市酒业协会网站了解到,在2021年1月举办的遵义市(仁怀市)酒业专家委员会2020年度年会上,也举行了吕云怀收徒仪式。
拜师亦是人际关系的一次重构。
前述接近茅台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酿酒员工一般都会选择比自己职位高的资深员工为师,但有时亦需要看关系才能成功拜师。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一种拉近关系的方式,拜师之后,“师徒之间的关系肯定更亲密些,因此一定程度有利于徒弟在茅台系统内‘更上一层楼’”。
前述茅台内部员工则表示,所谓传承,师傅自然会重点照顾自己的弟子,但是徒弟能升迁到什么程度,还是得靠自身努力。“师傅再怎么帮衬,也只能到一个门槛上,茅台酒厂行政级别和工艺级别是分开的,员工可能是工艺大师,但行政上可能只是普通职员。”该茅台内部员工对时代周报记者称。
王莉是一个例外,无论是在茅台工艺级别,还是行政级别上,升迁速度都极为迅速。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根据贵州茅台在2010年5月发布的公告,王莉从2000年12月起担任贵州茅台董事,当时年仅28岁,王莉也是在这一年考取了国家白酒评酒委员。
2010年,王莉主持开展“白酒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项目,构建和提升了企业农残检测、重金属检测、塑化剂检测等方面的能力,依托这一平台,茅台共有十余项重要科研项目投入实施并取得重大成果。王莉还主导开发了“白酒风味物质剖析及应用建设”项目,首次运用风味化学的思路研究酱香型白酒,项目的成功还直接促成了中国白酒169计划的产生和发展,为行业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凭借技术优势,王莉亦逐渐奠定了个人在茅台的地位。在多名业内人士看来,在酿酒行业,总工程师要比董事长、总经理的地位更高,因为总工掌握着与产品相关的一切技术,甚至可以被视为是一家酒企的“灵魂人物”。
“因为质量对茅台来说就是生命,需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去爱护它。如果质量出现问题,茅台的根基很快就会动摇!”2019年3月,王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2010年之后,王莉的升迁速度加快。2010年7月-2011年12月,王莉任贵州茅台副总工程师兼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之后逐步升至贵州茅台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技术中心主任、质量部主任,并于2015年7月升任贵州茅台副总经理。
在王莉升任副总经理后的一个月,2015年8月,季克良正式退休,不再担任茅台集团董事、贵州茅台董事职务,仅保留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和技术总顾问职位;2018年8月起,不再担任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技术总顾问等职。
王莉的专业能力已受到业内高度认可。她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酿造高级评酒师、全国首批轻工“大国工匠”等荣誉称号。尽管拥有诸多殊荣,但在“白酒院士”风波发生之前,外界对王莉却知之甚少。前述茅台内部员工表示,王莉工作认真,行事低调,“茅台内部分工很明确,王莉主要分管质量和技术,不是天天抛头露面的销售老总,不为外界熟知也很正常”。
“我唯一的优势仅仅只是感官比较灵敏,最重要的还是前辈们的教导和茅台这个大家庭的培养。”王莉曾公开表示,“茅台今天的质量是3.6万名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不管是质量管理部门、生产部门、还是技术部门,大家都在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目的就是共同提高茅台质量。我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克尽职守而已,并没有太多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