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四年,资源大省山西重回全国产煤第一大省的位置,除了失而复得的欣喜,更多的还是负重前行的压力。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完成38.4亿吨,同比增长0.9%,增速较上年回落3.3个百分点。从省份来看,山西和内蒙古的煤炭产量分别为10.63亿吨、10.01亿吨,分别位居全国第一和第二位,同比分别增加8.2%和减少7.8%,两省区产量合计占全国的53.7%。
2016年,全国原煤累计产量达33.64亿吨,其中内蒙古产量达8.38亿吨,山西为8.16亿吨,内蒙古超越山西成为中国产煤第一大省份,并保持至2019年。当年,内蒙古原煤产量突破10亿吨,成为国内首个实现该成就的省份,山西则于去年成为继内蒙古之后中国第二个年原煤产量超10亿吨的省份。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谁是煤炭产量第一意义并不大,这与各省份的资源有关,山西与内蒙古都具有先天优势,真正的比拼是碳中和持久战。”
中国煤炭“霸主”之争
中国是一个缺油、少气、富煤的国家,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发展地位。而山西素有“煤海”之誉,据测算,山西全省含煤面积5.7万平方千米,占其国土面积的36.3%。
山西一直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早在“一五”期间,全国156项重点工业项目中,山西就占据了18项。1979年,山西省委、省革委向党中央、国务院呈报了一个名为《关于把山西建成全国煤炭能源基地的报告》。1980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尽快把山西建成强大的能源基地》的社论,分析了山西煤炭资源的优势和发展能源工业的有利条件,指出尽快把山西建成强大的能源基地。此后,国务院技术研究中心就山西煤炭开发问题进行了专题论证。1982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
自此,山西作为国家主要能源基地,大力发展煤炭产业,并凭借占据全国四分之一原煤总产量的优势,多年保持“中国煤炭第一省”的地位。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煤炭供不应求,山西经济在这一时期全面领先于同为能源大省份的陕西和内蒙古,到1990年,山西省生产总值高于内蒙古约6%,高于陕西约34%。
但进入新世纪后,陕西和内蒙古的经济增速加快。2006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过山西;2009年,陕西省经济规模也超过山西。此后,三省份差距越来越大,到2015年,内蒙古和陕西的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达到山西的1.4倍。
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等多因素影响,2009年,煤炭霸主易位。当年,内蒙古煤炭产量超越山西,居全国第一。而内蒙古煤炭产量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其2004年以来率先实施的煤炭资源整合。也就是说,山西在2010年砍掉2000个小煤矿时,内蒙古已提前其五年完成了矿业秩序整顿。2009年至2013年的5年间,内蒙古煤炭年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山西退居全国第二。
风水轮流转。
2014年,受煤炭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内蒙古许多中小煤矿被迫减产甚至停产以应对煤价暴跌导致的亏损,而山西在资源整合后,大型煤矿较多,出现了多个亿吨级的煤炭“巨无霸”,再加上整合矿逐步投产,使得地方及重点整合型煤矿煤炭产量增加,山西在当年重摘年度产煤桂冠。
只是这冠军位置没有保持太久,2016年,稍作喘息的内蒙古重夺冠军。
然而,2020年7月,中纪委网站发布题为《一场倒查20年之久的煤炭资源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文章称,2020年7月17日,随着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煤炭资源领域专项巡视全部反馈完毕,相关领域的一系列问题暴露在人们眼前。
文章提到,一段时期以来,内蒙古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集中,已经成为延续多年的积弊沉疴,成为污染政治生态的最大“毒瘤”和源头,必须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强力推进,坚决彻底割除。
据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消息,2020年该区纪委监委对涉煤腐败“倒查20年”。据统计,一年来,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累计立案查处涉煤腐败案件599件86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03人,组织处理687人,移送司法机关78人。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内蒙古煤炭产量同比减少了8500万吨。加上山西部分条件相对优越的重组煤矿复产,山西在去年反超内蒙古,再度成为我国煤炭产量最大省份。
碳中和持久战
2020年,全国24个产煤省份中,8个省份产量过亿吨,分别为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安徽、山东和河南。这八个省份原煤产量合计34.54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9.85%,其中5个产量增加,3个产量减少;新疆、山西、陕西产量增幅较高,山东、内蒙古降幅较大。晋陕蒙三省区合计产量达27.43亿吨,占全国产量的71.4%。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分析,从地区分布看,2020年国内原煤生产主要特点为,产煤大省产量比重持续增长,产煤小省产量规模持续萎缩。
这意味着,山西、内蒙古、陕西等产煤大省份转型的压力更大,一方面要满足市场供给,一方面要实现转型升级。
事实上,山西近十年都在尽力摆脱“一煤独大”的尴尬局面。
2020年5月2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山西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山西要通过综合改革试点,努力在提高能源供给体系质量效益、构建清洁低碳用能模式、推进能源科技创新、深化能源体制改革、扩大能源对外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
近几年来,山西努力去煤化,大力发展光伏、氢能等清洁能源,力争摘掉严重依赖煤炭资源的帽子。“十三五”期间,山西退出煤炭过剩产能1.57亿吨,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68%。
去年,山西煤炭行业历时6个月进行战略重组,省属煤炭企业从过去的“七足鼎立”,战略性重组至1家能源集团、1家煤企,试图通过“双航母”领航开启新格局。
这些能源大省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中,也频频提及“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等转型关键词。
比如,山西省提出要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加快煤矿绿色智能开采,推进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将碳基新材料作为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山东省提出,优化煤炭开发布局和煤电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陕西省提出,要调整优化煤电布局,积极发展风电、光电、生物质发电,加快陕北风光储氢多能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内蒙古提出,要严格控制新上能源资源型产业项目,积极培育消耗低、排放少、质量效益高的新兴产业,形成绿色化、开放型经济发展特色优势。
“各省份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都作出具体安排,而站在全省的发展角度,清洁能源只是转型的一种选择,还要向其他产业转型,这才是真正的战斗,将是持久战。”林伯强认为。
关键词: 煤炭“霸主”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