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中国市场,极不平静。
蚂蚁上市匆匆忙忙按下暂停键,全球最大规模的造富盛宴一夜之间化作浮云。
恒大和深深房的重组宣告终止,诉苦、借壳……花样百出之后还是得认清形势。
这些新闻指向了同一个信号:内循环必不可缺的环节,是推动金融、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
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高层一定会坚决遏制房地产金融化、资金脱实向虚的势头。
但与此同时,一场源于实体经济、席卷中国债市的信用风暴,也在近期加速发酵。
上周,河南一家国企永城煤炭发行的公司债出现毫无预兆的违约,更离谱的是永煤在违约之前将核心资产随意划转,一幅打定主意欠债不还的势头引发市场巨震,国企信仰崩塌,心凉了一大截。
中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性任务被高层在不同的场合反复提及。作为实体经济直接融资的主力、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债市却在此时显露出原始化色彩。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令人错愕的风险事件,市场躁动不安。随着经济调整越深化,我们越要学会适应更多“超预料”的出现。
畅通内循环之路,绝非易事。不过,目前来看,中国还是稳得住的。
在这场信用风暴中,我们也将会看到中国经济出现三大调整信号。
02
第一大信号,开启“国企违约”的常态。
在永煤之前,清华系的紫光、宝马的合资伙伴华晨,一个个浓眉大眼的也都相继爆雷。
本周一清华系的紫光还被媒体爆出,2017年发行的13亿私募债券实质违约,“先还1亿,剩下12亿展期半年”的方案流产了。
周五,华晨集团宣布破产重整。随后证监会宣布对华晨汽车集团及相关中介机构采取专项检查。
把核心资产无偿转给附属公司,最后借债不还,金蝉脱壳。
“做生意要有本钱,借钱要还,投资要承担风险,做坏事要付出代价。”这四句话放在国企身上,也不应该例外。
国企、校企的AAA评级信仰在风雨中飘摇,而中国的评级机构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也不得不令人怀疑。
这一波国企违约的苦果,是4年前那波盲目加杠杆“暴富”之后吞下的。
紫光、华晨、永煤……国企该爆的雷还没到头。
也是在这次风暴中,债券市场的“结构化发行”开出第一张罚单。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精功集团两只债券在发行过程中,直接或间接认购自己发行的债券,破坏了市场秩序。
同日,该协会下发通知严禁这种“自融”行为。这种违规行为此前已经在沪深交易所被禁止。
不过, 这些违约国企目前也没收到什么处罚,倒是金融中介机构倒了霉,反倒成了金融供给侧改革了。
债市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的路,还长着呢。
03
第二大信号,信用分层加速。
目前为止造成最直接冲击,一个是企业的融资成本上升,一个是地方的公信力下降。
11月19日,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创下了史上新高,一度达到了250个基点。
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连续7天上涨,来到了3.35%附近。
11月20日,在岸1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两年高位。
信用债市场的风险情绪传递到了利率债市场,加上现在年末机构资金并不充裕,只能从国债市场赎回流动性,国债都出现了价格下跌。
央行对货币政策不但没有松口,反而还有退出宽松的想法,导致国债的收益率继续受到扰动。
信用风险正在重新定价,整个债市遭遇抛售潮,煤炭类企业、部分AAA国企的债券价格大跌,有些还不得不取消债券发行,债券基金也显露出几分恐慌赎回的情绪。企业信用分化,弱资质国企短期内融资成本不断升高。
另一方面,可能地方政府的刚兑信仰还没打破,一些地方政府的“好运”已经快透支了。
在中国这种政商环境下,这些恶性违约事件无疑让部分地方公信力受到影响,区域内弱资质国企遭殃。包括上周在“青海模式”的市场传言中,云南城投债遭遇抛售。
尽管河南某财经部门厅局级官员说,:“政府要支持企业走出低谷,肯定不存在逃废债的问题。政府不会支持企业逃废债,这不符合市场规律,绝对没有那个意思,但是也不会无原则地帮。”
河南周围的兄弟省份也都生怕被连累。
比如山西。山西的领导很及时出来说,省属国企近期需要兑付的债券毫无问题,脑海里从没闪现过欠债不还的念头,借债还钱,天经地义,这是晋商的基因。漂亮话对安抚市场情绪还是有点作用的。
比如湖南。网上有一份文件传出,某经济技术开发区半威胁、半祈求辖区内某企业不能违约。因为关系整个区的大局稳定。
以后,区域的分化还会体现在信用的加速分层,越富裕的头部区域越容易融资,发展越快,道理很简单,钱生钱。而信用不好的地方,要怎么借到资本来发展,会变成难题。
这次违约引发的市场巨震也引发了高层的注意。
据彭博称,国务院已做出指示,要求相关部门评估信用市场的风险情况,确保金融市场稳定,不会出现溢出效应或者出现跨市场或系统性金融风险。
04
第三大信号,控杠杆和稳货币,是接下来的趋势。
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吹风了两个观点,引发市场的关注:
一是债务周期与经济周期错位,应坚决降杠杆以防债务破灭。
他认为,以往债务周期的“积累、危机、衰退、复苏”对应经济周期的“繁荣、衰退、停顿、复苏”。现在债务周期右移,与经济周期错位,债务的“积累”对应经济的“衰退”。而债务率的高企使得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空间缩小,应坚决降杠杆以防后期出现债务破灭风险。
截至2020年三季度,中国的宏观杠杆率为270.1%,比2019年末上升了24.7个百分点。而这轮债务,主要是由企业特别是民企驱动的。企业部门杠杆率164.0%,居民部门61.4%,政府部门44.7%,分别较2019年末抬升了12.7个百分点、5.6个百分点和6.4个百分点。
加杠杆有多快乐和疯狂,以后去杠杆就有多难。为了应对疫情而宽松的信用,也要开始进入防风险的阶段。像2018年那轮去杠杆的激烈程度应该不会出现,但控杠杆是必须的。
二是已经到了研究宽松货币政策有序退出的时候。
依据是中国在经济复苏上走在前面,但退出的节奏也要掌握好,必须要早研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可能正在减弱。而中国作为今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对比之下,监管层对未来的经济预期乐观了不少。
LPR已经7个月没有降,甚至有人认为央行可能会加息,但无论如何,央行退出宽松是必然的。
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最近也表示,总体而言,中国现在并没有多少空间去降息,因为目前市场利率水平低于自然利率均衡水平。这会带来某种程度的扭曲,导致资源分配到一些低效率领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道德风险。
即便是在这场信用风暴下,央行的立场似乎也丝毫不受撼动。
楼市渴望的大放水利好,是等不到了。
实体经济在借债的时候,也要早日做好了“不降息”的准备。
中国一边要防止债务失控,一边又要防止宽松带来的通胀。这是个不小的任务。
当然,高层的战略布局已经越来越清晰,安全被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发展的前提。自然也会有前瞻性的对策应对国内、国际的局势变化。
随着经济布局的深化调整,中国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会加速形成。这是中国应对一切局势变化的底气。
关键词: 信用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