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数十亿美金期权建仓炒美股”的传闻,终于有了白纸黑字的证明。当地时间2020年11月9日,软银集团发布了截至9月30日的财报。
《华夏时报》记者看到的财报内容显示,截至9月30日,软银集团持有的“买入上市公司股票看涨期权”的仓位公允价值为46.94亿美元。
这一数据,与9月初外媒曝出的软银斥资数十亿美元买入大量美股看涨期权基本一致。彼时,大量美股投资者疯狂交易几大科技股的期权不断推高美股三大指数的真相,刚刚被市场研究人士揭开。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洪灏当时在一份研究中称:“美股3月历史性暴跌之后的这一轮历史性上涨中,不仅仅是散户在疯狂地加仓,机构尤其是对冲基金这些一般都被认为是‘聪明钱’的资金,也在7月份之后不断地通过杠杆的形式加仓买入。”
期间,疯狂的期权交易,形成了一个不断“逼仓”做市商的状态:美国散户最近通过罗宾汉、citadel等交易平台大幅买入即将到期的看涨期权,这些期权往往在几天内就到期。做市商卖出这些期权获得收入之后,需要不断地买入股票来对冲其卖出股票看涨期权的风险。
在期权交易中,买入看涨期权的投资者,若标的物价格上涨,其账面浮盈。与之相对,卖出看涨期权的投资者,在标的物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其账面浮亏。而这就是上述期权做市商为何要在卖出看涨期权后,又去现货市场买入股票对冲风险的原因。
“然而,随着股价的上涨,做市商就需要买入更多的股票对冲;再由于做市商的加码,股价继续飙升;散户接着买入更多的期权加杠杆赌市场继续升,然后市场重复以上的步骤。这就是到了最后美国市场直线飙升的最重要的原因。”洪灏称。
2020年9月3日,在美联储宣布通胀率目标“平均”2%的几天后,美股发生了暴跌,并于此后开启了持续的震荡调整。纳斯达克指数一度从12000点跌至接近10000点,前期带动指数上涨的几大科技股也遭受重挫。市场一些声音因此猜测巨资买入看涨期权的孙正义将承受巨额亏损。
对此,几日后,外媒曝出软银高管在会见投资者时透露,公司在投资美股上,构建的是合成期权策略,而非单方向的高杠杆策略。
从此次11月9日的报表信息来看,这一说法似乎吻合。《华夏时报》记者看到的财报内容显示,截至9月30日,软银集团持有的卖出上市公司股票看涨期权的仓位公允价值为-12.61亿美元。
11月10日,洪灏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证实了他9月份的推测,仓位细节显示软银构建了一个合成的期权策略。
除了上述公允价值约34亿(46.94-12.61)美元的上市公司股票期权仓位外,根据11月9日的财报,截至9月30日,软银还持有价值168.25亿美元的个股股票,其中包括Adobe、谷歌母公司、亚马逊、Facebook、微软、耐飞、PayPal、Salesforce、台积电美国存托股(ADR)、Zoom、英伟达等,这让其投资上市公司股票的资产规模达到约200亿美元。
此外,软银还持有看空股指期货的仓位,截至9月30日时的公允价值为-6.96亿美元。
如今,根据财报可以确定的是,软银在投资上市公司股票以及相关衍生品方面亏了很多。《华夏时报》记者看到的财报称,在截至9月30日的6个月里,软银集团“在上市公司股票和其他金融工具上录得亏损1317亿日元(约13亿美元)”。
这13亿美元的巨亏,是否主要因为软银巨资玩期权所致?有很大概率。
投资巨亏下,软银集团以“强化企业治理、增加外部董事”的名义,进行了高层人员调整。
根据一同发布的公告,软银集团首席运营官马塞洛-卡洛瑞(Marcelo Claure),首席策略官卡苏诺瑞-赛高( Katsunori Sago),执行副总裁拉里夫-密斯拉(Rajeev Misra)等人即日起不再担任董事。
上述三人虽然不再担任董事,但并未离开公司,仍继续担任除董事之外的职位。